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48424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7: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风向标、风向标支架和用于校正工装的扁铁,风向标1的N位(S位)正对机舱尾部且与风向标支架固定,主控系统通过计算实际风向和机舱位置的差判断进行偏航。如果风向标1的N位未对正机舱尾部,则此风机至少一直相差此角度运行,则会影响风能的吸收。本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制作简单,机加工工厂均能加工;使用简单,基本不占用人工时;能够有效避免由于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差别造成的风向标N位的差异,保证风能捕捉,提升发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辅助设备
,具体为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风电机组上应用的风向标大部分为电子式风向标。风向标的作用为:主控系统计算风向值与风向标标记点(N点或S点)的差值,判定风机是否偏航,使风机正对风以捕捉的最大的风能。一般情况下N点需要朝向机尾,S点朝向机头方向。如果N点或S点与机舱位置出现错位,那么风机无论如何偏航将始终保持至少此“错位角度”的偏差,对风偏差造成风电机组叶轮风能利用系数降低、效率下降的情况,影响风电机组的实际运行功率曲线。请参阅对比图1,风向标安装在风机机舱外部靠近机尾的支架上,由于缺少参照点,风向标N点的调整,由风场运维人员靠肉眼进行校正,由于运维人员的水平经验不同,造成此种校正方法的偏差范围较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向标的作用为采集风向信号,主控系统对信号进行处理后给出偏航指令,使风力发电机绕垂直轴旋转即偏航。在自然环境下风向是经常改变的,如果风轮扫掠面和风向不垂直,吸收的风能将大大减少。如果风力发电机组不对风则与正对风吸收的风能的关系为cosθ(θ为与风向夹角)。为使风机对风正确,需要将风向标N位(S位)正对机舱尾部且与风向标支架固定,主控系统通过计算实际风向和机舱位置的差判断进行偏航。如果风向标N位未对正机舱尾部,则此风机至少一直相差此角度运行,则会影响风能的吸收。对风偏差对功率曲线的影响程度如下图所示:目前校正风向标的方法为运维人员通过肉眼判断风向标N位是否对准机舱尾部,由于缺少参照点,受运维人员的水平经验的影响很大,造成此种校正方法的偏差范围较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价格便宜,使用简单,投入产出比高的风向标校正工装,能够有效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能捕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风向标、风向标支架和用于校正工装的扁铁,风向标1的N位(S位)正对机舱尾部且与风向标支架固定,主控系统通过计算实际风向和机舱位置的差判断进行偏航。如果风向标1的N位未对正机舱尾部,则此风机至少一直相差此角度运行,则会影响风能的吸收;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设计原理:找到一个参照点,保证风向标的N点或S点与机舱位置一致;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将风向标固定在扁铁上,使角钢直角处卡住固定风向标的扁铁;第二步:在角钢上画出“1、2、3”三条边平行线,然后在“1、2、3”三条边平行的角钢上进行加工;一面进行开口,开后长度略小于风向标直径;第三步:角钢的开口处搭在风向标上,开口中线与S点对准,即与N点对准;找到机舱位置的参照点,保证N点与机舱位置准确。优选的,所述角钢上平行线1和2在同一平面,平行线2和3在同一平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找到一个参照点,保证风向标的N点或S点与机舱位置一致;工装简单实用,使运维人员能够有参照物,大大提高工装校正精度本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制作简单,机加工工厂均能加工;使用简单,基本不占用人工时(可在其他工作间隙完成即可);能够有效避免由于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差别造成的风向标N位的差异,保证风能捕捉,提升发电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风向标固定在扁铁上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制作方法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角钢制作过程。图中:1风向标、2风向标支架、3扁铁、4角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亲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风向标1、风向标支架2和用于校正工装的扁铁3,风向标1的N位(S位)正对机舱尾部且与风向标支架2固定,主控系统通过计算实际风向和机舱位置的差判断进行偏航。如果风向标1的N位未对正机舱尾部,则此风机至少一直相差此角度运行,则会影响风能的吸收;目前校正风向标的方法为运维人员通过肉眼判断风向标N位是否对准机舱尾部,由于缺少参照点,受运维人员的水平经验的影响很大,造成此种校正方法的偏差范围较大,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本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设计原理:找到一个参照点,保证风向标的N点或S点与机舱位置一致;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将风向标1固定在扁铁3上,使角钢4直角处卡住固定风向标1的扁铁3;第二步:在角钢4上画出“1、2、3”三条边平行线,然后在“1、2、3”三条边平行的角钢4上进行加工,角钢4上平行线1和2在同一平面,平行线2和3在同一平面;一面进行开口,开后长度略小于风向标直径;第三步:角钢4的开口处搭在风向标1上,开口中线与S点对准,即与N点对准;找到机舱位置的参照点,保证N点与机舱位置准确。目前风机主流厂商如金风、联合动力、明阳等厂商的绝大部分机组均使用电子式风向标,所以此工装可以在行业全面推广,只需根据风向标直径确定开口大小即可。制作本工装的成本约为10元,使用期约为1年,则投入产出比为1:50000,投入产出比高;本工装制作简单,机加工工厂均能加工;使用简单,基本不占用人工时(可在其他工作间隙完成即可)。能够有效避免由于运维人员的技术水平的差别造成的风向标N位的差异,保证风能捕捉,提升发电量。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风向标(1)、风向标支架(2)和用于校正工装的扁铁(3),其特征在于:风向标(1)的N位(S位)正对机舱尾部且与风向标支架(2)固定,主控系统通过计算实际风向和机舱位置的差判断进行偏航;如果风向标(1)的N位未对正机舱尾部,则此风机至少一直相差此角度运行,则会影响风能的吸收;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设计原理:找到一个参照点,保证风向标(1)的N点或S点与机舱位置一致;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将风向标(1)固定在扁铁(3)上,使角钢(4)直角处卡住固定风向标(1)的扁铁(3);第二步:在角钢(4)上画出“1、2、3”三条边平行线,然后在“1、2、3”三条边平行的角钢(4)上进行加工;一面进行开口,开后长度略小于风向标直径;第三步:角钢(4)的开口处搭在风向标(1)上,开口中线与S点对准,即与N点对准;找到机舱位置的参照点,保证N点与机舱位置准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及其使用方法,包括风向标(1)、风向标支架(2)和用于校正工装的扁铁(3),其特征在于:风向标(1)的N位(S位)正对机舱尾部且与风向标支架(2)固定,主控系统通过计算实际风向和机舱位置的差判断进行偏航;如果风向标(1)的N位未对正机舱尾部,则此风机至少一直相差此角度运行,则会影响风能的吸收;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设计原理:找到一个参照点,保证风向标(1)的N点或S点与机舱位置一致;风向标N位校正工装的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将风向标(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峰魏本林吴士华李刚陈宇刘昊薛浩宁谢海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