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63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5: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船舶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包括钢板、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所述钢板为矩形结构,钢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钢板和第一角钢垂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角钢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角钢贴合设置在第一角钢的外侧,所述第二角钢与第一角钢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根据角钢的横截面大小来确定岩棉的使用量,岩棉上的开口减小,不仅能够减少粘合岩棉的胶带的使用量,而且施工完毕后外观更加美观,同时铺设岩棉更加简单,可减少施工人员铺设岩棉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设备底座
本技术涉及船舶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设备底座。
技术介绍
通常船舶上大部分电气设备,除有封板区域的小型电气设备外,均需配备底座才能安装。由于船舶上的各个区域间有不同的防火要求,在部分区域需要铺设岩棉材料,在这些岩棉区域有布置相当数量的电气设备。之前安装在岩棉区域的小型电气设备底座为不可拆卸的结构,采用圆管作为支脚,整体直接焊接在船舶上,在铺设岩棉时,为了更好地与底座契合,需要在岩棉上切割一个大于底座最大宽度的孔,以便岩棉可以将底座完全包覆其中,因此整个过程中需要较大面积破坏岩棉,而且铺设的岩棉也不美观,不仅增加了施工人员铺设岩棉的工作量,还增加了玻璃丝胶带或铝箔胶带的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完毕后外型美观,既能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又能减少粘合岩棉的玻璃丝胶带或铝箔胶带用量的用于岩棉区域的电气设备底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包括钢板、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所述钢板为矩形结构,钢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钢板和第一角钢垂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角钢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角钢贴合设置在第一角钢的外侧,所述第二角钢与第一角钢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都是等边角钢,厚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第一角钢的尺寸规格为L30X30X4,长度为90,单位为毫米,第二角钢的尺寸规格为L40X40X4,长度为110,单位为毫米。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通过螺栓和螺母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螺栓和第二角钢的第三通孔连接处还设置有垫片,所述螺母与第一角钢的第二通孔连接处还设置有垫片。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角钢远离钢板的自由端焊接在固定面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原有的底座设计基础上将不可拆装的底座结构改进成可拆装的结构,采用改进后的电气设备底座,在铺设岩棉时,不需要在岩棉上切割一个大于底座最大宽度的孔,以便岩棉可以将底座完全包覆其中,而是根据角钢的横截面大小来确定岩棉的切割量,使得岩棉可更好的与底座契合,减少破坏岩棉的效果以及岩棉的使用量。岩棉上的开口减小,不仅能够减少粘合岩棉的玻璃丝胶带或者铝箔胶带的使用量,而且施工完毕后外观更加美观,同时铺设岩棉更加简单,可减少施工人员铺设岩棉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气设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气设备底座的主视图;标号说明:1、钢板;11、第一通孔;2、第一角钢;21、第二通孔;3、第二角钢;31、第三通孔;4、螺栓;5、螺母;6、垫片。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本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提出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底座结构使用角钢代替原有底座结构的圆管作为支脚,角钢通过螺栓和螺母活动连接,使得底座的整体结构具备可拆装性能。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包括钢板1、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所述钢板1为矩形结构,钢板1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钢板1和第一角钢2垂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角钢2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角钢3贴合设置在第一角钢2的外侧,所述第二角钢3与第一角钢2的第二通孔21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三通孔31;所述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活动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上述的电气设备底座的工作过程为:一种电气设备底座主体由钢板1、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构成,可根据设备的尺寸和重量等因素来采用不同规格的角钢和钢板1,底座的整体结构分成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的制作和之前的普通小型电气设备的底座基本相同,但支脚采用第一角钢2替代圆管,另外一部分则是选用一根适当长度的第二角钢3,在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上相对应的位置上各打2个直径相同的第二通孔21和第三通孔31,通过连接件使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活动连接,通过钢板上的第一通孔11将小型电气设备与底座连接在一起,从而安装在船舶上。从上述描述可知,上述的电气设备底座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原有的底座设计基础上将不可拆装的底座结构改进成可拆装的结构,采用岩棉区域的电气设备底座,在铺设岩棉时,不需要在岩棉上切割一个大于底座最大宽度的孔,以便岩棉可以将底座完全包覆其中,而是根据角钢的横截面大小来确定岩棉的切割量,使得岩棉可更好的与底座契合,减少破坏岩棉的效果以及岩棉的使用量。岩棉上的开口减小,不仅能够减少粘合岩棉的玻璃丝胶带或者铝箔胶带的使用量,而且施工完毕后外观更加美观,同时铺设岩棉更加简单,可减少施工人员铺设岩棉的工作量。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都是等边角钢,厚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第一角钢2的尺寸规格为L30X30X4,长度为90,单位为毫米,第二角钢3的尺寸规格为L40X40X4,长度为110,单位为毫米。从上述描述可知,根据小型电气设备实际形状大小,设计底座结构的整体尺寸大小,选用厚度相同,长度相互配合的等边角钢,第二角钢3贴合第一角钢2设置,将第一角钢2的整体结构置于内部,通过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上的通孔活动连接,实现底座整体结构的可拆装性能。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通过螺栓4和螺母5连接。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通过螺栓4和螺母5配合连接,螺栓4选用的型号为M8X25,螺母5选用的型号为M8,连接方式灵活而且能够有效的锁紧,实现底座结构整体的可拆装性,不仅便于日常情况下底座结构的维护,而且方便施工人员铺设岩棉和更换岩棉。进一步的,所述螺栓4和第二角钢3的第三通孔31连接处还设置有垫片6,所述螺母5与第一角钢2的第二通孔21连接处还设置有垫片6。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通过螺栓4和螺母5配合连接,在锁紧的过程中配合垫片6,垫片6选用的厚度为8mm,有助于增大螺栓4或螺母5与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表面的接触面积,防止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的表面被磨坏;而且还能起到防松作用,增加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角钢3远离钢板1的自由端焊接在固定面上。从上述描述可知,用于岩棉区域的电气设备底座整体直接焊接在结构上后,将底座上用于固定的螺栓4取出,只剩下一根L40X40X4的第二角钢3焊接在结构上,在铺设岩棉时,只需要切割一个比L40X40X4的第二角钢3的截面略微大一点的L型小孔即可让岩棉将底座完全包覆其中,完成岩棉铺设后将原来拆除的底座再用螺栓4和螺母5连接上。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包括钢板1、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所述钢板1为矩形结构,钢板1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11;所述钢板1和第一角钢2垂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角钢2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二通孔21;所述第二角钢3贴合设置在第一角钢2的外侧,所述第二角钢3与第一角钢2的第二通孔21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三通孔31;所述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角钢2和第二角钢3都是等边角钢,厚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第一角钢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气设备底座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所述钢板为矩形结构,钢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钢板和第一角钢垂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角钢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角钢贴合设置在第一角钢的外侧,所述第二角钢与第一角钢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板、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所述钢板为矩形结构,钢板的四个角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钢板和第一角钢垂直固定连接成一体;所述第一角钢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二角钢贴合设置在第一角钢的外侧,所述第二角钢与第一角钢的第二通孔相对应的侧面上设置有两个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活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设备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钢和第二角钢都是等边角钢,厚度相同但长度不同,第一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马尾造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