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4233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其中,调节池与除铜池连接,所述除铜池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混凝剂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一絮凝罐连接,第一絮凝罐与第二絮凝罐连接,絮凝剂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二絮凝罐连接,第二絮凝罐与斜管沉淀池连接,斜管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抽至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泵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板框压滤机中的滤液通过泵与循环水池连接,循环水池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氧化池与斜管沉淀池连接,二氧化氯通过管道与氧化池连接,中间水池与氧化池连接,过滤池与中间水池连接,水质检查井与过滤池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污水处理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印刷电路板废水是印刷电路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时带有一定的技术性,不仅需要清楚废水处理的一般技术,更重要的是对印刷电路板废水的生产过程有所了解。在印刷电路板的生产过程中需用大量的自来水和高纯水清洗电路板,在清洗电路板时生成了大量含有机物和铜、锰、镍等重金属离子的废水,这种废水成分复杂,处理的难度大。大部分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简陋,只作简单混凝、沉淀和过滤等常规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很难达到所规定的指标,只待水变清就向外排放,严重地污染了当地水体环境,造成了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其运行稳定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各种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除铜池、循环水池、板框过滤池、第一絮凝罐、混凝剂、污泥浓缩池、絮凝剂、斜管沉淀池、二氧化氯、氧化池、第二絮凝罐、中间水池、过滤池和水质检查井;所述调节池与除铜池连接,所述除铜池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所述混凝剂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所述第一絮凝罐与第二絮凝罐连接,所述絮凝剂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二絮凝罐连接,所述第二絮凝罐与斜管沉淀池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抽至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泵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中的滤液通过泵与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池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所述氧化池与斜管沉淀池连接,所述二氧化氯通过管道与氧化池连接,所述中间水池与氧化池连接,所述过滤池与中间水池连接,所述水质检查井与过滤池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混凝剂采用硫酸铝和硅藻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絮凝剂采用聚丙烯酰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污水通过调节池调节水量和水质,减小对后续处理构筑物的冲击负荷,保证后续构筑物进水的稳定性;然后流入除铜池,除铜池采用斜管除铜池形式,当废水进水的铜的含量超标时,进一步回收利用铜,在废水铜含量正常的情况下调节池的出水可直接超越除铜池进入后续的第一絮凝罐和第二絮凝罐;然后流入斜管沉淀池,主要作用是沉淀絮凝后出水的悬浮物,降低废水的SS和CODcr值;斜管沉淀池中的污泥先经泵抽至污泥浓缩池后到半框压滤机浓缩处理,压滤机的压缩也经过中间水池后至第一絮凝罐再次处理;斜管沉淀池出水再经过氧化池进一步将大分子的有机物氧化成小分子的有机物,同时出水脱色,色度达标,最后至过滤罐进一步去除氧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悬浮物,通过水质检查井最后排放。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工艺处理方法技术成熟,操作管理简单等特点;运行稳定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负荷能力,对各种污染物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可以达到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调节池,2:除铜池,3:循环水池,4:板框过滤池,5:第一絮凝罐,6:混凝剂,7:污泥浓缩池,8:絮凝剂,9:斜管沉淀池,10:二氧化氯,11:氧化池,12:第二絮凝罐,13:中间水池,14:过滤池,15:水质检查井。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1、除铜池2、循环水池3、板框过滤池4、第一絮凝罐5、混凝剂6、污泥浓缩池7、絮凝剂8、斜管沉淀池9、二氧化氯10、氧化池11、第二絮凝罐12、中间水池13、过滤池14和水质检查井15;所述调节池1与除铜池2连接,所述除铜池2与第一絮凝罐5连接,所述混凝剂6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一絮凝罐5连接,所述第一絮凝罐5与第二絮凝罐12连接,所述絮凝剂8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二絮凝罐12连接,所述第二絮凝罐12与斜管沉淀池9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9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抽至污泥浓缩池7,所述污泥浓缩池7通过污泥泵与板框压滤机4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4中的滤液通过泵与循环水池3连接,所述循环水池3与第一絮凝罐5连接,所述氧化池11与斜管沉淀池9连接,所述二氧化氯10通过管道与氧化池11连接,所述中间水池13与氧化池11连接,所述过滤池14与中间水池13连接,所述水质检查井15与过滤池14连接。优选的,所述混凝剂6采用硫酸铝和硅藻土。优选的,所述絮凝剂8采用聚丙烯酰胺。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技术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除铜池、循环水池、板框过滤池、第一絮凝罐、混凝剂、污泥浓缩池、絮凝剂、斜管沉淀池、二氧化氯、氧化池、第二絮凝罐、中间水池、过滤池和水质检查井;所述调节池与除铜池连接,所述除铜池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所述混凝剂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所述第一絮凝罐与第二絮凝罐连接,所述絮凝剂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二絮凝罐连接,所述第二絮凝罐与斜管沉淀池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泵抽至污泥浓缩池,所述污泥浓缩池通过污泥泵与板框压滤机连接,所述板框压滤机中的滤液通过泵与循环水池连接,所述循环水池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所述氧化池与斜管沉淀池连接,所述二氧化氯通过管道与氧化池连接,所述中间水池与氧化池连接,所述过滤池与中间水池连接,所述水质检查井与过滤池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间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除铜池、循环水池、板框过滤池、第一絮凝罐、混凝剂、污泥浓缩池、絮凝剂、斜管沉淀池、二氧化氯、氧化池、第二絮凝罐、中间水池、过滤池和水质检查井;所述调节池与除铜池连接,所述除铜池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所述混凝剂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一絮凝罐连接,所述第一絮凝罐与第二絮凝罐连接,所述絮凝剂通过混合搅拌装置经过管道与第二絮凝罐连接,所述第二絮凝罐与斜管沉淀池连接,所述斜管沉淀池中的污泥通过污泥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信谋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安信显像管循环处理应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