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227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60~75份,生石灰15~25份,水泥5~10份,磷石膏2.5~4.5份,铝粉0.05~0.15份,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0.02~0.0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005~0.0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05~0.01份;还加入一定量的干铝粉脱脂剂,其加入量为铝粉的1%~4%。还提供了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了一定量的铝粉与干铝粉脱脂剂保证产品的品质同时,加入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更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强度,抗压性能增强。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仅具有高强度、高抗压性能,并且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具有一定的广泛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涉及一种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技术介绍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是一种低能耗的、环保型的新型建筑材料,具有重量轻、保温隔热性能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加工性能好、耐高温、隔音性能好等优点。其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蒸压加气混凝土生产原料丰富,特别是使用粉煤灰为原料,既能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治理环境污染、不破坏耕地,又能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一种替代传统实心粘土砖理想的墙体材料,多年来受到国家墙改政策、税收政策和环保政策的大力支持,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随着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的逐步实施,蒸压加气混凝土越来越受到关注。现有技术中有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如CN104211436B公开的一种添加氧化镁、氯化镁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65~70份,生石灰15~20份,水泥5~10份,磷石膏2.83~3.83份,铝粉0.1份,稳泡剂0.05份,氧化镁和氯化镁混合0.02~0.04份;该砌块采用三级粉煤灰作为原料主要组成成分,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使该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强度增加,抗压性能增强;该加气混凝土砌块添加一定量的氧化镁、氯化镁溶液,可提高砌块的凝结速度,增强砌块承受压力,缩短生产工艺中蒸压的时间,节约了生产成本,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提高产品阻燃效果和产品功能。鉴于此,为更进一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品质,尤其是提升砌块的强度,通过外加剂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制备过程中起到发气、稳泡、减水、调节孔径及分布等多方面作用,将其作为蒸压加气混凝土的核心材料,研制出一种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强度高、抗压性能好的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60~75份,生石灰15~25份,水泥5~10份,磷石膏2.5~4.5份,铝粉0.05~0.15份,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0.02~0.0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005~0.0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05~0.01份。粉煤灰采用细度为25~30达到标准要求的三级粉煤灰,其相对于普遍使用的一级粉煤灰、二级粉煤灰成本低,可废物再利用,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加气混凝土的强度,抗压性能好。铝粉采用铝粉膏,使用方便,在砌块制备过程中使形成的微小气孔具有良好的气孔结构。在生产加气混凝土砌块加工磨细过程中,为了避免着火爆炸,还需要加入一定量的干铝粉脱脂剂,其加入量一般为铝粉的1%~4%。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为由体积比为1:1的氧化镁溶液与氯化镁溶液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中添加一定量的氧化镁和氯化镁溶液可以提高砌块的凝结速度,增强砌块承受压力,缩短生产工艺中蒸压的时间,从而节约生产成本,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十二烷基磺酸钠(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异的渗透、洗涤、润湿、去污和乳化作用,化工和轻纺工业中作为乳化剂、浮选剂和浸透剂。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是由棉、木经碱化、环氧丙烷和氯甲烷醚化等过程制成的非离子型纤维素混合醚。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在冷水中分散性能好、黏度高、增稠保水性好,适合建筑用的胶水的生产,可以用于砌墙、抹灰、粉刷、嵌缝等施工中,同时也适合用于干混凝砂浆。本专利技术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中添加一定量的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同时,等比例加入一定量的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混合搅拌后,因为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能协助铝粉形成复合发泡,在浆料发气过程中气体和“液体”构成两相系统,使气体分散在一个连续液相中,当有空气通入含有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的料浆中,表面气泡就具有了双重壁膜,能使气泡长期稳定地存在,从而达到降低密度提升强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除了具有采用三级粉煤灰作为原料主要组成成分和添加一定量的氧化镁和氯化镁混合物后已能达到的性能和技术效果以外,添加了一定量的铝粉与干铝粉脱脂剂保证产品的品质同时,加入的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更进一步提升了产品的强度,抗压性能增强。因此,本专利技术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仅具有高强度、高抗压性能,并且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具有一定的广泛应用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以重量份计,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65.3份,生石灰24.5份,水泥7.5份,磷石膏2.5份,铝粉0.15份,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0.0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00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05份;还含有干铝粉脱脂剂0.006份。实施例2以重量份计,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70.25份,生石灰15.25份,水泥10份,磷石膏4份,铝粉0.1份,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0.3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0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1份;还含有干铝粉脱脂剂0.002份。实施例3以重量份计,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72.5份,生石灰18.5份,水泥5份,磷石膏3.5份,铝粉0.05份,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0.0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08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85份;还含有干铝粉脱脂剂0.002份。制备上述实施例1~实施例3的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具体按照如下步骤:将粉煤灰和磷石膏加水研磨制成粉煤灰原浆,制成的粉煤灰原浆与生石灰,水泥、铝粉、干铝粉脱脂剂、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混合均匀,再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制得混合浆;将混合浆经加水搅拌、浇注成型、发气膨胀;于45~50℃条件下带模初养4~5h,初养后切割砌块坯,然后在1.0MPa的压力下进行蒸养6~8h,即得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将实施例1~实施例3参照以上制备方法生产的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与现有技术中添加氧化镁、氯化镁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进行试验对比,具体试验结果如下:(1)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添加氧化镁、氯化镁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相比干密度降低15~20%;(2)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与添加氧化镁、氯化镁的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相比抗压强度提高20~40%。由上可知,本专利技术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外加剂的选择和配比参数,实现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中对外加剂使用计量的精细化,从而提高了产品性能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60~75份,生石灰15~25份,水泥5~10份,磷石膏2.5~4.5份,铝粉0.05~0.15份,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0.02~0.0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005~0.0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05~0.01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粉煤灰60~75份,生石灰15~25份,水泥5~10份,磷石膏2.5~4.5份,铝粉0.05~0.15份,氧化镁和氯化镁的混合物0.02~0.05份,十二烷基磺酸钠0.005~0.01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005~0.01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中还加入一定量的干铝粉脱脂剂,其加入量为所述铝粉的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采用细度为25~30达到标准要求的三级粉煤灰。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添加十二烷基磺酸钠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铝粉采用铝粉膏。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殿武余晓娟
申请(专利权)人:固原开源节能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