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型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896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保温型布料,包括面料、里衬和保温层,保温层由底布和毛绒层组成,毛绒层由均匀分布在底布上的毛圈打散起绒形成,毛圈的高度为0.8~1.2厘米,里衬与底布相结合,面料位于毛绒层外侧。该布料兼具保暖性和舒适性,制作的衣服轻便灵活,透气性好,便于水洗,不会出现薄厚不均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保温型布料
本技术涉及一种布料,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保温型布料。
技术介绍
衣服是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制作衣服的布料品种繁多,各式各样,但一般都是围绕实用性和美观性做文章。对于具有保暖性的衣服而言,如棉衣,羽绒服等,都是在表层布料和里衬之间填充保温层来制作,保温层内常用棉花、羽绒等材料。这种衣服虽然能保暖,但是穿起来显得周身臃肿,也会使穿着者行动不便,美观效果和灵活性均较差,在经水洗后棉花、羽绒还会聚集成团,使得衣服薄厚不均,容易透风等,降低保暖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型布料,该布料兼具保暖性和舒适性,制作的衣服轻便灵活,透气性好,便于水洗,不会出现薄厚不均的情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保温型布料,包括面料、里衬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由底布和毛绒层组成,毛绒层由均匀分布在底布上的毛圈打散起绒形成,所述毛圈的高度为0.8~1.2厘米,所述里衬与底布相结合,面料位于毛绒层外侧。优选的,所述保温层的底布和毛圈由毛经纱、地经纱和纬纱纺织而成,并且单位长度的底布内所用毛经纱和地经纱的长度之比为6~8:1,所述毛经纱为40支两合股纯棉无捻纱。优选的,所述里衬采用棉布充当,并且棉布与所述底布之间通过相隔一定距离的连接点进行结合,所述面料与保温层缝纫在一起上述技术方案中,保温层在一侧与里衬复合为一体,另一侧与面料相结合,保温层采用毛圈散绒的方式形成,均匀分布在底布一侧,这样在制作衣服时保温层不会错位,始终保持薄厚均匀,便于水洗。相比以往保温层采用棉花直接填充,本技术将棉花材质以毛圈形式分布到底布上,增强了致密度和均匀度,整体上不仅轻而薄,而且保暖效果更好,消除臃肿感,使穿着者行动更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衣服衬料由面料1、里衬2和保温层3组成,保温层3由底布4和毛绒层5组成,毛绒层5由均匀分布在底布上的毛圈6经打散起绒形成,制作时,可以采用40支两合股纯棉无捻纱作为毛经纱,与地经纱、纬纱通过纺织形成,毛圈的高度为0.8~1.2厘米,并且单位长度的底布上所用毛经纱和地经纱的长度之比为6~8:1,因为无捻,毛圈长度较大,所以容易被打散起绒,增强保暖性能,柔软舒适,穿着舒服。里衬一般采用棉布,通过缝纫或纺织的方式与底布之间每间隔一定距离即产生一个接结点(图中未画出),面料1通过缝纫的方式连接在保温层上,由此形成完整的布料。利用本技术制作保暖型衣服,相比填充棉花的棉服而言,保暖层分散均匀致密,保暖效果好,而且经水洗不会发生错误聚团的情况,穿着不臃肿,轻便灵活。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构思和实现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技术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保温型布料

【技术保护点】
一种保温型布料,包括面料、里衬和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由底布和毛绒层组成,毛绒层由均匀分布在底布上的毛圈打散起绒形成,所述毛圈的高度为0.8~1.2厘米,所述里衬与底布相结合,面料位于毛绒层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保温型布料,包括面料、里衬和保温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由底布和毛绒层组成,毛绒层由均匀分布在底布上的毛圈打散起绒形成,所述毛圈的高度为0.8~1.2厘米,所述里衬与底布相结合,面料位于毛绒层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型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层的底布和毛圈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高阳县卫东巾被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