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风口表面强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3795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高炉风口表面强化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炉风口进行表面共渗合金元素强化,使表面形成铜合金渗层;在铜合金表面采用热喷涂法形成表面强化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即可避免高温时涂层脱落的现象,又可以弥补多元共渗层耐高温性差、硬度低、热疲劳性差等缺陷。在不影响基体导热能力的前提下,发挥基体优良导热能力和强化表面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风口使用寿命。同时在提高高炉炼铁生产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进而为材料的表面强化理论与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及试验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能源日趋严峻,节能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高炉喷煤为代表的炼铁节能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其中,风口是高炉冶炼生铁生产的关键元件。由于高炉冶炼强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喷煤技术等的应用,高炉风口工作环境更加恶劣,其处在温度可达2000℃以上高炉缸内,承受着高温区的辐射以及对流的冲击;在其前端受到约1500℃的液态渣铁和物料的冲蚀;风口内通过900℃~1300℃的热风;燃烧循环区存在着强烈的氧化作用和微量元素的浸润;煤粉的冲蚀等使风口寿命不断降低。由此可见,提高风口寿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生产中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改进高炉风口结构、改善材质、表面处理等。其中表面强化处理技术主要有热喷涂、多元共渗和堆焊等。例如采用共渗表面处理,由于共渗层较薄,所以其耐高温性差,硬度低;采用热喷涂表面处理,由于涂层与风口材质表面具有不同的热膨胀系数、导热系数等,所以涂层易脱落。通常仅采用一种表面强化技术,不能有效解决高炉风口频繁烧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进一步提高高炉风口使用寿命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1).高炉风口进行表面共渗合金元素强化,使表面形成铜合金渗层;2).在铜合金表面采用热喷涂法形成表面强化层。所述的共渗合金元素包括Al、Si、Cr、Cu、Fe、W、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元素组合。所述的热喷涂法为常规的热喷涂法,喷涂材料为陶瓷或金属陶瓷材料。如Al2O3或ZrO2等;所述的金属陶瓷材料为Al2O3+Ni、TiC+Ni或WC+Co等。本专利技术采用常规的热喷涂法,通常包括等离子喷涂法、电弧喷涂法或火焰喷涂法。所述的离子喷涂法工艺条件是喷涂功率18~28kW,工作气体流量N22.0~2.5m3/h、H20.3m3/h,送粉气流量N20.5m3/h,送粉率1~1.5kg/h,粉末粒度160~320目。所述的电弧喷涂法工艺条件是电弧电压30~40V,工作电流100~250A,压缩空气0.4~0.55MPa。所述的火焰喷涂法工艺条件是火焰温度2700~3200℃,基体表面温度260~320℃,微粒速度50~130m/s。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即可避免高温时涂层脱落的现象,又可以弥补多元共渗层耐高温性差、硬度低、热疲劳性差等缺陷。在不影响基体导热能力的前提下,发挥基体优良导热能力和强化表面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风口使用寿命。同时在提高高炉炼铁生产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进而为材料的表面强化理论与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及试验依据。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高炉风口的表面进行共渗合金元素强化,共渗元素为Cu-Al-Fe、Cu-Al-Fe-W或Cu-Al-Fe-W+稀土元素或Al-Si-Cr或Al-Si-Cr+稀土元素,共渗温度600~900℃,保温时间3~10h;再采用等离子弧喷涂等离子喷涂Al2O3工艺参数如下功率20~25kW,工作气体流量N22.5m3/h、H20.3m3/h,送粉气流量N20.5m3/h,送粉率1~1.5kg/h,粉末粒度220~320目。涂层结合强度约60~90N/mm2。实施例2采用实施例1的高炉风口的表面进行共渗合金元素强化,等离子喷涂ZrO2工艺参数如下功率22~28kW,工作气体流量N22.0m3/h、H20.3m3/h,送粉气流量N20.6m3/h,送粉率1kg/h,粉末粒度160~320目。涂层结合强度约60~90N/mm2。实施例3采用实施例1的高炉风口的表面进行共渗合金元素强化,等离子喷涂Al2O3+Ni或TiC+Ni或WC+Co工艺参数如下功率18~24kW,工作气体流量N22.0m3/h、H20.3m3/h,送粉气流量N20.6m3/h,送粉率1kg/h,粉末粒度140~260目。涂层结合强度约60~90N/mm2。实施例4在高炉风口的表面进行共渗合金元素强化,共渗元素为Cu-Al-Fe或Cu-Al-Fe-W或Cu-Al-Fe-W+稀土元素或Al-Si-Cr或Al-Si-Cr+稀土元素,共渗温度600~900℃,保温时间3~10h;再采用电弧喷涂工艺,喷涂陶瓷(例如Al2O3、ZrO2)或金属陶瓷材料(例如Al2O3+Ni、TiC+Ni、WC+Co)参数如下电弧电压30~40V,工作电流100~250A,压缩空气0.4~0.55MPa;涂层结合强度约10~40N/mm2。实施例5在高炉风口的表面进行共渗合金元素强化,共渗元素为Cu-Al-Fe或Cu-Al-Fe-W或Cu-Al-Fe-W+稀土元素或Al-Si-Cr或Al-Si-Cr+稀土元素,共渗温度600~900℃,保温时间3~10h;再采用火焰喷涂火焰喷涂陶瓷(例如Al2O3、ZrO2)或金属陶瓷材料(例如Al2O3+Ni、TiC+Ni、WC+Co)工艺参数如下火焰温度2500~3500℃,基体表面温度260~320℃,微粒速度50~130m/s。喷涂厚度约0.1~5mm,涂层结合强度约5~30N/mm2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技术,它的描述是说明性的,并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权限由权利要求所限定,基于本
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所能够变化、重组等方法得到的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技术,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1)高炉风口进行表面共渗合金元素强化,使表面形成铜合金渗层;2)在铜合金表面采用热喷涂法形成表面强化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共渗合金元素包括Al、Si、Cr、Cu、Fe、W、稀土元素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元素组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热喷涂法为常规的热喷涂法,喷涂材料为陶瓷或金属陶瓷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陶瓷为Al2O3或ZrO2;所述的金属陶瓷材料为Al2O3+Ni、TiC+Ni或WC+Co。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常规的热喷涂法包括等离子喷涂法、电弧喷涂法或火焰喷涂法。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离子喷涂法工艺条件是喷涂功率18~28kW,工作气体流量N22.0~2.5m3/h、H20.3m3/h,送粉气流量N20.5m3/h,送粉率1~1.5kg/h,粉末粒度160~320目。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电弧喷涂法工艺条件是电弧电压30~40V,工作电流100~250A,压缩空气0.4~0.55MPa。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其特征是所述的火焰喷涂法工艺条件是火焰温度2700~3200℃,基体表面温度260~320℃,微粒速度50~130m/s。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高炉风口进行表面共渗合金元素强化,使表面形成铜合金渗层;在铜合金表面采用热喷涂法形成表面强化层。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即可避免高温时涂层脱落的现象,又可以弥补多元共渗层耐高温性差、硬度低、热疲劳性差等缺陷。在不影响基体导热能力的前提下,发挥基体优良导热能力和强化表面的协同作用,从而提高风口使用寿命。同时在提高高炉炼铁生产经济效益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前景,进而为材料的表面强化理论与技术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及试验依据。文档编号C23C4/10GK1974847SQ20061013015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风口表面强化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步骤如下:    1)高炉风口进行表面共渗合金元素强化,使表面形成铜合金渗层;    2)在铜合金表面采用热喷涂法形成表面强化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涛张建褚亮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