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3656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0: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用器械制备技术领域,采用尼龙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胶原作为原料,粉碎并灭菌后的胶原,采用LiBr或LiCl水溶液提取,离心,在超纯水中进行透析,得到的透析液离心去除沉淀,浓缩得到胶原混合水溶液,加入共价交联剂,充分混匀后注入无菌模具中,得到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放入无菌平皿中,冷冻,放入冷冻真空干燥机中,在零度以下过夜冻干,冻干后得到的导管从模具中取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生物相容性,可在体内自然降解并促进长距离损伤的外周神经再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管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属于医用器械制备

技术介绍
在很多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如血管瘤、失血和肿瘤,都会需要对目标血管进行栓塞,在癌症治疗中,特别是难以触及和无法手术切除的肿瘤,供血血流的堵塞几乎是唯一的方法。然而引导微导管在血管内穿行到达目标肿瘤是一项非常困难的操作,为克服这个困难,医务人员在微导管的设计制作中采用了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是当需要将药物、治疗组合物或其他治疗物品送达所需治疗的病灶位置时,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的微导管仍然存在容易堵塞的情况,需要使用较高的压力才能将治疗物送达目标病灶。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申请号为201420770541.8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柔性渐变血管微导管,包括管轴,管轴靠近操作者的一端设为近端,管轴近端连接有用于连接其他医用设备的接头,管轴用于进入患者血管的一段设为远端;管轴包括至少两个具有不同硬度的节段,多个节段由管轴近端向管轴远端按由硬到软的顺序依次连接,相邻节段之间通过连接器连接;多个节段均是采用同一种柔性可变形材料制成,然而,在现有技术中并未有关于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的技术资料,而如何能够提供一种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而规模化的生产出符合使用需求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同时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大规模生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尼龙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胶原作为原料,将尼龙嵌段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粉碎并灭菌,胶原单独粉碎并灭菌;步骤2:粉碎并灭菌后的胶原,在60-70℃,采用浓度为3-5mol/L的LiBr或LiCl水溶液,在60-70℃进行提取处理3-5小时;步骤3: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与尼龙嵌段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混合,4000r/min离心,去除不溶性物质,得到澄清溶液;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0.2-0.4mol/L、pH9.0-10.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并在超纯水中进行透析;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透析液离心去除沉淀,浓缩得到浓度为5.5-25wt%的胶原混合水溶液,置于4℃保存备用;步骤6:向步骤5得到的胶原混合水溶液中加入0.4-0.6ml浓度为0.5-30wt%的共价交联剂,充分混匀后注入无菌模具中,置于室温10分钟,得到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步骤7:将制成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放入无菌平皿中,再置于-70℃冷冻3小时;步骤8:将步骤7中冷冻后导管,放入冷冻真空干燥机中,在零度以下过夜冻干,冻干后得到的导管从模具中取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尼龙嵌段共聚物为尼龙与聚乙烯氧化物的嵌段共聚物。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所用的LiBr或LiCl水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均经过0.22um滤器过滤除菌。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粉碎并灭菌后的胶原,在65℃,采用浓度为4mol/L的LiBr或LiCl水溶液,在65℃进行提取处理4小时。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向步骤3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0.3mol/L、pH9.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向步骤5得到的胶原混合水溶液中加入0.5ml浓度为1.5wt%的共价交联剂。进一步的,所述步骤6中,共价交联剂可选择戊二醛和丙二醛中的一种或多种,共价交联剂的浓度为1.5wt%的戊二醛。进一步的,所述步骤7中,为了增加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孔隙度,可将其置于零度以下冷冻成型,将制成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放入无菌平皿中,再置于-70℃的液氮中冷冻3小时。进一步的,制得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内径为0.025-3.5mm,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内径满足直径为0.021mm的导丝的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制备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制成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还具有孔隙多、比表面积大的特点,具有良好的药物或细胞因子缓释能力,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可以搭载细胞因子或者药物,使其缓慢释放,以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和再生,上述柔性渐变血管导管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如强度和柔韧性,在体内不会对组织造成过度挤压,同时方便与神经断端进行手术缝合,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同时有利于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图1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的方法流程图;图2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制备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横截面及外表面的扫描电镜图片;图3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的一优选实施例制备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吸水膨胀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尼龙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胶原作为原料,将尼龙嵌段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粉碎并灭菌,胶原单独粉碎并灭菌,尼龙嵌段共聚物为尼龙与聚乙烯氧化物的嵌段共聚物;步骤2:粉碎并灭菌后的胶原,在65℃,采用浓度为4mol/L的LiBr或LiCl水溶液,在65℃进行提取处理4小时,所用的LiBr或LiCl水溶液、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均经过0.22um滤器过滤除菌,粉碎并灭菌后的胶原;步骤3: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与尼龙嵌段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混合,4000r/min离心,去除不溶性物质,得到澄清溶液;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0.3mol/L、pH9.5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并在超纯水中进行透析;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透析液离心去除沉淀,浓缩得到浓度为5.5wt%的胶原混合水溶液,置于4℃保存备用;步骤6:向步骤5得到的胶原混合水溶液中加入0.5ml浓度为1.5wt%的戊二醛,充分混匀后注入无菌模具中,置于室温10分钟,得到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步骤7:将制成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放入无菌平皿中,再置于-70℃冷冻3小时;步骤8:将步骤7中冷冻后导管,放入冷冻真空干燥机中,在零度以下过夜冻干,冻干后得到的导管从模具中取出。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7中,为了增加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孔隙度,可将其置于零度以下冷冻成型,将制成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放入无菌平皿中,再置于-70℃的液氮中冷冻3小时。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制得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内径为0.025-3.5mm,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内径满足直径为0.021mm的导丝的通过。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渐变血管导管性能分析:对在本实施例中制备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样品D1)进行以下性能分析,具体为:1、宏观结构使用选定的模具,使得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尼龙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胶原作为原料,将尼龙嵌段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粉碎并灭菌,胶原单独粉碎并灭菌;步骤2:粉碎并灭菌后的胶原,在60‑70℃,采用浓度为3‑5mol/L的LiBr或LiCl水溶液,在60‑70℃进行提取处理3‑5小时;步骤3: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与尼龙嵌段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混合,4000r/min离心,去除不溶性物质,得到澄清溶液;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0.2‑0.4mol/L、pH9.0‑10.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并在超纯水中进行透析;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透析液离心去除沉淀,浓缩得到浓度为5.5‑25wt%的胶原混合水溶液,置于4℃保存备用;步骤6:向步骤5得到的胶原混合水溶液中加入0.4‑0.6ml浓度为0.5‑30wt%的共价交联剂,充分混匀后注入无菌模具中,置于室温10分钟,得到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步骤7:将制成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放入无菌平皿中,再置于‑70℃冷冻3小时;步骤8:将步骤7中冷冻后导管,放入冷冻真空干燥机中,在零度以下过夜冻干,冻干后得到的导管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尼龙嵌段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胶原作为原料,将尼龙嵌段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混合粉碎并灭菌,胶原单独粉碎并灭菌;步骤2:粉碎并灭菌后的胶原,在60-70℃,采用浓度为3-5mol/L的LiBr或LiCl水溶液,在60-70℃进行提取处理3-5小时;步骤3:步骤2得到的提取物与尼龙嵌段共聚物和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混合物混合,4000r/min离心,去除不溶性物质,得到澄清溶液;步骤4:向步骤3得到的澄清溶液中加入0.2-0.4mol/L、pH9.0-10.0的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盐酸盐缓冲液,并在超纯水中进行透析;步骤5:将步骤4得到的透析液离心去除沉淀,浓缩得到浓度为5.5-25wt%的胶原混合水溶液,置于4℃保存备用;步骤6:向步骤5得到的胶原混合水溶液中加入0.4-0.6ml浓度为0.5-30wt%的共价交联剂,充分混匀后注入无菌模具中,置于室温10分钟,得到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步骤7:将制成的柔性渐变血管导管半成品放入无菌平皿中,再置于-70℃冷冻3小时;步骤8:将步骤7中冷冻后导管,放入冷冻真空干燥机中,在零度以下过夜冻干,冻干后得到的导管从模具中取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用柔性渐变血管导管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尼龙嵌段共聚物为尼龙与聚乙烯氧化物的嵌段共聚物。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秋荣胡伟平虞荣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鑫泽源精密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