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500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静电除尘设备,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袋式除尘设备,所述静电除尘器包括阳极管和阴极线,所述阴极线设置在所述阳极管的轴线位置,所述阳极管之间相接触的一面共用一块导电板,所述阴极线上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转动连接在所述阴极线上,气流通过所述阳极管时,所述叶轮发生转动。使用时,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到壳体内,先经过静电除尘设备一级过滤,除去70%到80%的粉尘,然后再经过袋式除尘设备的后道除尘,然后从出气口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阳极管相接触的面都共用一块导电板,避免了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除尘器,更具体的,涉及用于电袋复合除尘器。
技术介绍
电袋复合式除尘器有机结合了静电除尘和布袋除尘的特点,通过前级电场的预收尘、荷电作用和后级滤袋区过滤除尘的一种高效除尘器,它充分发挥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各自的除尘优势,以及两者相结合产生新的性能优点,弥补了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的除尘缺点。该复合型除尘器具有效率高、稳定、滤袋阻力低、寿命长、占地面积小等优点,是未来控制细微颗粒粉尘、PM2.5以及重金属汞等多污染物协同处理的主要技术手段。电袋复合除尘器后端处理的袋式除尘器,在使用一端时间以后,会因为布袋表面积累太多的灰尘而导致堵塞,影响使用,为此,一般会在通过向布袋内吹送脉冲气流,将布袋表面的粉尘抖落下来,但是遇到一些顽固的灰尘,这种方式往往不能清理干净,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能充分清洁布袋上的灰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静电除尘设备,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袋式除尘设备,所述袋式除尘设备包括布袋,所述布袋的顶部设置有挂杆,所述挂杆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伸入所述布袋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一个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圈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与所述布袋的内壁紧密接触。如果布袋需要清洁,则转动螺纹杆,在螺纹杆带动转盘往下运动,运动过程中,转盘外圈的刷毛会将布袋内壁上的灰尘全部清理干净。清洁完毕后,螺杆反转,将转盘带动到初始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静电除尘器包括阳极管和阴极线,所述阴极线设置在所述阳极管的轴线位置,所述阳极管之间相接触的一面共用一块导电板,所述阴极线上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转动连接在所述阴极线上,气流通过所述阳极管时,所述叶轮发生转动。使用时,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到壳体内,先经过静电除尘设备一级过滤,除去70%到80%的粉尘,然后再经过袋式除尘设备的后道除尘,然后从出气口排出。本专利技术中,阳极管相接触的面都共用一块导电板,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另外,气流通过叶轮时,叶轮能够将气流推向阳极管内壁,这就加速了阳极管吸附灰尘的速度。这种结构的电极,不再单纯依靠电场驱动去除灰尘,在同等的电场强度下,吸尘效果远远好于一般的电极。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布袋竖直设置。布袋竖直设置,可以让粉尘自动掉落到布袋底部的壳体上,尽量避免布袋堵塞。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阳极管包括三联接头,所述三联接头包括三个互成120°的凹槽,所述导电板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所述三联接头,所述导电板的两端分别卡入所述三联接头的一个凹槽内,所述三联接头的另两个凹槽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阳极管上与所述导电板相邻的板相配合。对于共用的导电板,采用三联接头固定的方式,这种方式,阳极管可以方便的拆卸,而且这样的结构,我们不再需要制作整个的六边形管,而只需要板材就可以,所以无需再专门购买制造六边形管材的设备。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阳极管上没有相接触的面由一块板折弯而成。这样设计,不会增加材料的消耗量且能节省组装时间。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三联接头包括三个互成120°的凸起,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凸起上。这种结构的三联接头最省材料,有助于降低成本。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的,所述叶轮包括管套和设置在管套外壁上的叶片,所述叶片有四块,所述叶片沿着所述管套的轴线纵向分布,所述叶片沿着所述管套的轴线翻转一定角度。气流通过叶片时,由于翻转角度的存在,会在叶片上产生切向力,在这个切向力的作用下,叶片发生旋转,转动时,将气流推向阳极管的内壁,方便阳极管吸附灰尘。上述技术方案中,具体的,所述叶片沿着所述管套的轴线翻转90度到180°。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阳极管相接触的面都共用一块导电板,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另外,气流通过叶轮时,叶轮结构能够将气流推向阳极管内壁,加速了阳极管吸附灰尘的速度。这种结构的电极,不再单纯依靠电场驱动去除灰尘,在同等的电场强度下,吸尘效果远远好于一般的电极。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静电除尘设备的示意图(局部)。图3为阴极线的示意图。图4为导电板与三联接头的配合示意图。图5为袋式除尘设备的示意图(局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和图3,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一端为进气口11,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为出气口12,所述壳体1内靠近所述进气口11的一端设置有静电除尘设备2,所述壳体1内靠近所述出气口12的一端设置有袋式除尘设备4,所述静电除尘设备包括阳极管21和阴极线,所述阴极线设置在所述阳极管21的轴线位置,所述阳极管21之间相接触的一面共用一块导电板2a。所述阳极管21包括三联接头211,所述三联接头211包括三个互成120°的凸起21a,每个凸起21a上设置有一个凹槽21b。所述共用的导电板2a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所述三联接头211,所述共用的导电板2a的两端分别卡入所述三联接头211的一个凹槽21b内,所述三联接头211的另两个凹槽21b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阳极管上与所述共用的导电板2a相邻的板相配合。所述阳极管21上没有相接触的面由一块导电板折弯而成。所述阴极线上设置有叶轮3,所述叶轮3转动连接在所述阴极线2上,所述叶轮3包括管套31和设置在管套31外壁上的叶片32,所述叶片32有四块,所述叶片32沿着所述管套的轴线纵向分布,所述叶片32沿着所述管套的轴线翻转90度到180°。气流通过所述阳极管时,所述叶轮发生转动。所述袋式除尘设备4包括布袋41,所述布袋41竖直设置,所述布袋41的顶部设置有挂杆42,所述挂杆42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螺纹杆43,所述螺纹杆43伸入所述布袋41的内部,所述螺纹杆43上连接有一个转盘44,所述转盘44的外圈设置有刷毛441,所述刷毛441与所述布袋41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静电除尘设备2和所述袋式除尘设备4底部设置有集灰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静电除尘器,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袋式除尘设备,所述袋式除尘设备包括布袋,所述布袋的顶部设置有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伸入所述布袋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一个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圈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与所述布袋的内壁紧密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袋复合除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一端为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为出气口,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进气口的一端设置有静电除尘器,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出气口的一端设置有袋式除尘设备,所述袋式除尘设备包括布袋,所述布袋的顶部设置有挂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挂杆上设置有向下伸出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伸入所述布袋的内部,所述螺纹杆上连接有一个转盘,所述转盘的外圈设置有刷毛,所述刷毛与所述布袋的内壁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除尘器包括阳极管和阴极线,所述阴极线设置在所述阳极管的轴线位置,所述阳极管之间相接触的一面共用一块导电板,所述阴极线上设置有叶轮,所述叶轮转动连接在所述阴极线上,气流通过所述阳极管时,所述叶轮发生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袋复合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布袋竖直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亚军李瑞友方伟亮郭如忠金德忠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华东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