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3455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侧镶嵌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上部包裹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内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卡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位于连接柱的外侧上部,所述连接柱的外侧下部开有卡槽,所述环形支撑板的下端左右侧通过连接轴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下端均通过螺纹插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卡接在连接柱的外侧下部左右两侧的卡槽内。该足踝肌力训练装置,通过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结构,调节使用方便,能够根据训练者要求而调整训练的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
本技术涉及足踝肌力训练
,具体为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足踝肌是位于人的脚部与小腿部之间的肌肉,而对于足踝肌的训练过程中,普通的训练装置力度的不好控制,并且对于训练装置力度的调节较麻烦,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左侧镶嵌有重力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外侧上部包裹有环形支撑板,所述环形支撑板的内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卡接在滑槽内,所述滑槽位于连接柱的外侧上部,所述连接柱的外侧下部开有卡槽,所述环形支撑板的下端左右侧通过连接轴连接有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的下端均通过螺纹插接有第二调节杆,所述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均卡接在连接柱的外侧下部左右两侧的卡槽内,所述连接柱的内腔中部开有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腔下部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限位滑槽的内腔上部插接有连接支柱,所述连接支柱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环形支撑板的上端,所述连接支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连接块,所述三角连接块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压板的下端左侧,所述三角连接块的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所述压板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固定带,所述压板的右端通过销轴插接在限位块的内腔中部,所述限位块的左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所述限位块的上端固定设有显示屏,所述底板的内腔右侧设有微处理器和数据处理芯片。优选的,所述重力传感器、微处理器、数据处理芯片和显示屏依次电性串联。优选的,所述压板与水平面呈40度到45度的夹角。优选的,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与连接支柱下部的侧边均光滑。优选的,所述重力传感器与微处理器之间电性串联有AD转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足踝肌力训练装置,通过设有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结构,在调整第二弹簧的压力大小时,拉出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拧动第二调节杆,使得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长度改变,根据力度调整好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的长度,然后把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卡在卡槽内,这样会使的环形支撑板的位置改变,使得第二弹簧的长度改变,进而改变足踝肌训练的力度,调节使用方便,能够根据训练者要求而调整训练的力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连接支柱和连接柱连接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原理示意图。图中:1底板、2重力传感器、3连接柱、4滑槽、5环形支撑板、6连接块、7连接轴、8第一调节杆、9第二调节杆、10限位滑槽、11第一弹簧、12连接支柱、13第二弹簧、14三角连接块、15压板、16第一挡块、17固定带、18限位块、19第二挡块、20显示屏、21微处理器、22数据处理芯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上端左侧镶嵌有重力传感器2,所述重力传感器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外侧上部包裹有环形支撑板5,所述环形支撑板5的内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卡接在滑槽4内,所述滑槽4位于连接柱3的外侧上部,所述连接柱3的外侧下部开有卡槽,所述环形支撑板5的下端左右侧通过连接轴7连接有第一调节杆8,所述第一调节杆8的下端均通过螺纹插接有第二调节杆9,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的插接处为透明材料,第二调节杆9的表面上设有刻度,所述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均卡接在连接柱3的外侧下部左右两侧的卡槽内,在调整第二弹簧13的压力大小时,拉出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拧动第二调节杆9,使得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的长度改变,根据力度调整好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的长度,然后把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卡在卡槽内,这样会使的环形支撑板5的位置改变,进而使得第二弹簧13的长度改变,进而改变足踝肌训练的力度,调节使用方便,所述连接柱3的内腔中部开有限位滑槽10,所述限位滑槽10的内壁与连接支柱12下部的侧边均光滑。所述限位滑槽10的内腔下部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限位滑槽10的内腔上部插接有连接支柱12,所述连接支柱1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环形支撑板5的上端,所述连接支柱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连接块14,所述三角连接块1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压板15的下端左侧,所述压板15与水平面呈40度到45度的夹角。所述三角连接块14的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16,所述压板15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固定带17,调节好训练的力度后,把脚插接在固定带17内,然后脚的后部反复向下压下压板15即可达到训练的目的,所述压板15的右端通过销轴插接在限位块18的内腔中部,所述限位块18的左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19,所述限位块18的上端固定设有显示屏20,所述底板1的内腔右侧设有微处理器21和数据处理芯片22,在压下压板15时,压力传感器2会检测着每次压下的力度,并把数据传递到微处理器21中,通过数据处理芯片22把数据处理后传递到显示屏20上进行力度的显示,所述重力传感器2、微处理器21、数据处理芯片22和显示屏20依次电性串联,所述重力传感器2与微处理器21之间电性串联有AD转换器。工作原理:足踝肌力训练装置在进行工作时,根据使用者的足踝肌的力度,进而来调整第二弹簧13的压力大小,在调整第二弹簧13的压力大小时,拉出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拧动第二调节杆9,使得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的长度改变,根据力度调整好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的长度,然后把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卡在卡槽内,这样会使的环形支撑板5的位置改变,进而使得第二弹簧13的长度改变,进而改变足踝肌训练的力度,调节使用方便,调节好训练的力度后,把脚插接在固定带17内,然后脚的后部反复向下压下压板15即可达到训练的目的,并且在压下压板15时,压力传感器2会检测着每次压下的力度,并把数据传递到微处理器21中,通过数据处理芯片22把数据处理后传递到显示屏20上进行力度的显示。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左侧镶嵌有重力传感器(2),所述重力传感器(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外侧上部包裹有环形支撑板(5),所述环形支撑板(5)的内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卡接在滑槽(4)内,所述滑槽(4)位于连接柱(3)的外侧上部,所述连接柱(3)的外侧下部开有卡槽,所述环形支撑板(5)的下端左右侧通过连接轴(7)连接有第一调节杆(8),所述第一调节杆(8)的下端均通过螺纹插接有第二调节杆(9),所述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均卡接在连接柱(3)的外侧下部左右两侧的卡槽内,所述连接柱(3)的内腔中部开有限位滑槽(10),所述限位滑槽(10)的内腔下部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限位滑槽(10)的内腔上部插接有连接支柱(12),所述连接支柱(1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环形支撑板(5)的上端,所述连接支柱(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连接块(14),所述三角连接块(14)的上端固定连接在压板(15)的下端左侧,所述三角连接块(14)的下端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挡块(16),所述压板(15)的上端右侧固定连接固定带(17),所述压板(15)的右端通过销轴插接在限位块(18)的内腔中部,所述限位块(18)的左端上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块(19),所述限位块(18)的上端固定设有显示屏(20),所述底板(1)的内腔右侧设有微处理器(21)和数据处理芯片(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足踝肌力训练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左侧镶嵌有重力传感器(2),所述重力传感器(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柱(3),所述连接柱(3)的外侧上部包裹有环形支撑板(5),所述环形支撑板(5)的内侧下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6),所述连接块(6)卡接在滑槽(4)内,所述滑槽(4)位于连接柱(3)的外侧上部,所述连接柱(3)的外侧下部开有卡槽,所述环形支撑板(5)的下端左右侧通过连接轴(7)连接有第一调节杆(8),所述第一调节杆(8)的下端均通过螺纹插接有第二调节杆(9),所述第一调节杆(8)和第二调节杆(9)均卡接在连接柱(3)的外侧下部左右两侧的卡槽内,所述连接柱(3)的内腔中部开有限位滑槽(10),所述限位滑槽(10)的内腔下部连接有第一弹簧(11),所述限位滑槽(10)的内腔上部插接有连接支柱(12),所述连接支柱(1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弹簧(13),所述第二弹簧(13)的下端固定连接在环形支撑板(5)的上端,所述连接支柱(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三角连接块(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晓锋刘晓东张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