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蓝莓采摘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2140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多功能蓝莓采摘篮,包括篮体、坐垫、提手、抽屉、活动盖、筒体、透气孔、绑带、显示屏、旋转栓、筛板、冷凝管、压力传感器、海绵垫、充电孔、称重板、筛孔和充电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篮体内部设置充电槽,充电槽内部安装筒体,且筒体底部设置充电孔,使得在筒体内部电量不能支撑筒体的使用时,可以将筒体放进充电槽内进行充电,通过在筒体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方设置称重板,称重板上方安装海绵垫,且筒体外壁设置显示屏,使得将蓝莓放到筒体内部后,防止蓝莓出现撞坏的现象,并且可以通过压力传感器将重量传输到显示屏上。装置具有对蓝莓保护效果好、功能多样化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蓝莓采摘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摘篮,具体为多功能蓝莓采摘篮,属于蓝莓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蓝莓是一种小浆果,果实呈蓝色、色泽美丽、蓝色被1层白色果粉包裹,果肉细腻、种子极小,甜酸适口,且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为鲜食佳品,蓝莓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防止脑神经老化、保护视力、强心、抗癌、软化血管、增强人机体免疫等功能,营养成分高。目前,人们在采摘蓝莓时常用一般的提篮,这样在采摘的过程中需要单手或将提篮放放置在地上,才能双手采摘,这样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影响采摘的速度,蓝莓表皮很薄,容易破损,稍有破损就会腐败或损坏,因此在进行蓝莓采摘时需要尽可能的减少蓝莓的碰撞,并及时的进行保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多功能蓝莓采摘篮,装置具有对蓝莓保护效果好、功能多样化的优点。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多功能蓝莓采摘篮,包括篮体和提手,所述篮体上方设置坐垫,所述坐垫一侧设置充电槽,所述篮体一侧外壁设置两个抽屉,所述篮体两侧外壁均安装所述提手,所述充电槽内部安装筒体,所述筒体上方设置活动盖,所述活动盖两侧设置旋转栓,所述活动盖内部设置透气孔,所述筒体外壁设置显示屏,所述筒体外壁套有绑带,所述活动盖下方设置筛板,所述筛板内部设置若干筛孔,所述筒体底部设置充电孔,所述筒体内部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上方设置称重板,所述称重板上方安装海绵垫,所述筒体两侧内壁均设置冷凝管。优选的,为了使蓝莓在采摘完成之后放进所述筒体后,经过所述筛板的筛选后进入到所述海绵垫上,再通过所述冷凝管进行保鲜,将除了蓝莓之外的东西利用所述筛板排出在外,所述筛板置于所述筒体内部,且在所述活动盖与所述冷凝管之间。优选的,为了使所述筒体在放入蓝莓时,不用先打开上方的盖子,而是直接按下所述活动盖将蓝莓放入桶内,所述活动盖也使内部的冷气不往外漏,从而使内部的蓝莓起到一个良好的保鲜效果,所述活动盖与所述筒体之间通过所述旋转栓呈转动连接。优选的,为了使所述筛孔能将除了蓝莓之外的树枝和树叶分离出来,所述筛孔与蓝莓的规格相等。优选的,为了使可以将采摘蓝莓时需要的工具放入到两个所述抽屉中,在采摘时方便取出,从而加快蓝莓的采摘速度,两个所述抽屉与所述篮体之间呈活动连接。优选的,为了使装置内部组件在运行时有足够的电力来源,且采摘蓝莓的重量可以经过所述压力传感器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所述篮体内部设置电源箱,且所述显示屏和所述冷凝管与电源箱呈电性连接。优选的,为了使所述筒体内部的蓝莓能够更好的进行保鲜,所述筒体内壁的所述冷凝管呈对称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篮体内部设置充电槽,充电槽内部安装筒体,且筒体底部设置充电孔,使得在筒体内部电量不能支撑筒体的使用时,可以将筒体放进充电槽内进行充电,从而保证筒体的正常使用,通过在筒体底部安装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上方设置称重板,称重板上方安装海绵垫,且筒体外壁设置显示屏,使得将蓝莓采摘下来后,将蓝莓放到筒体内部,通过海绵垫的缓冲,防止蓝莓在放下的途中出现毁坏的现象,并且通过压力传感器将重量传输到显示屏上,让采摘人员知道已经采摘了多少蓝莓。装置具有对蓝莓保护效果好、功能多样化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筒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筛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篮体,2、坐垫,3、提手,4、抽屉,5、活动盖,6、筒体,7、透气孔,8、绑带,9、显示屏,10、旋转栓,11、筛板,12、冷凝管,13、压力传感器,14、海绵垫,15、充电孔,16、称重板,17、筛孔,18、充电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所示,多功能蓝莓采摘篮,包括篮体1和提手3,篮体1上方设置坐垫2,所述坐垫2一侧设置充电槽18,篮体1一侧外壁设置两个抽屉4,篮体1两侧外壁均安装提手3,充电槽18内部安装筒体6,筒体6上方设置活动盖5,活动盖5两侧设置旋转栓10,活动盖5内部设置透气孔7,筒体6外壁设置显示屏9,筒体6外壁套有绑带8,活动盖5下方设置筛板11,筛板11内部设置若干筛孔17,筒体6底部设置充电孔15,筒体6内部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上方设置称重板16,称重板16上方安装海绵垫14,筒体6两侧内壁均设置冷凝管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筛板11置于筒体6内部,且在活动盖5与冷凝管12之间,从而使蓝莓在采摘完成之后放进筒体6后,经过筛板11的筛选后进入到海绵垫14上,再通过冷凝管12进行保鲜,将除了蓝莓之外的东西利用筛板11排出在外。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活动盖5与筒体6之间通过旋转栓10呈转动连接,从而使筒体6在放入蓝莓时,不用先打开上方的盖子,而是直接按下活动盖5将蓝莓放入桶内,活动盖5也使内部的冷气不往外漏,从而使内部的蓝莓起到一个良好的保鲜效果。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筛孔17与蓝莓的规格相等,从而使筛孔7能将除了蓝莓之外的树枝和树叶分离出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两个抽屉4与篮体1之间呈活动连接,从而使可以将采摘蓝莓时需要的工具放入到两个抽屉4中,在采摘时方便取出,从而加快蓝莓的采摘速度。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篮体1内部设置电源箱,且显示屏9和冷凝管12与电源箱呈电性连接,从而使装置内部组件在运行时有足够的电力来源,且采摘蓝莓的重量可以经过压力传感器13在显示屏9上显示出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筒体6内壁的冷凝管12呈对称设置,从而使筒体6内部的蓝莓能够更好的进行保鲜。本技术在使用时,首先,将提手3拿起,将整个装置拿到需要采摘蓝莓的地方,在需要对一株蓝莓树进行长时间的采摘时,可以将充电槽18内部的筒体6拿出,将筒体6外壁的绑带8绑在自己身上,这样可以进行双手的采摘,提高采摘效率,蓝莓果树高度不是很高,因此采摘时需要弯腰,但长时间弯腰会使人更快的体力透支,这样可以坐在篮体1上方的坐垫2上,,抽屉4内可放置一些采摘蓝莓时所需要的工具,避免在拿工具的途中浪费时间,然后,通过旋转栓10按下活动盖5,将采摘好的蓝莓放入筒体6内,经过筛板11上的筛孔17将蓝莓和树枝分离开,确保进入保鲜区的只有蓝莓,蓝莓经过海绵垫14的缓冲,防止蓝莓有过多的碰撞,造成蓝莓的毁坏,再通过称重板16和底部的压力传感器13(型号:m153251)将所采摘蓝莓的重量传送到显示屏9上,筒体6内部的冷凝管12,对蓝莓进行保鲜作用,活动盖5内部的透气孔7可以防止内部的温度过低,对内部的空气也具有流通的作用,最后,在筒体6内部的电量不支持筒体6使用时,将筒体放回到充电槽18内,通过筒体6底部的充电孔15进行充电。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蓝莓采摘篮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蓝莓采摘篮,包括篮体(1)和提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1)上方设置坐垫(2),所述坐垫(2)一侧设置充电槽(18),所述篮体(1)一侧外壁设置两个抽屉(4),所述篮体(1)两侧外壁均安装所述提手(3),所述充电槽(18)内部安装筒体(6),所述筒体(6)上方设置活动盖(5),所述活动盖(5)两侧设置旋转栓(10),所述活动盖(5)内部设置透气孔(7),所述筒体(6)外壁设置显示屏(9),所述筒体(6)外壁套有绑带(8),所述活动盖(5)下方设置筛板(11),所述筛板(11)内部设置若干筛孔(17),所述筒体(6)底部设置充电孔(15),所述筒体(6)内部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13)上方设置称重板(16),所述称重板(16)上方安装海绵垫(14),所述筒体(6)两侧内壁均设置冷凝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蓝莓采摘篮,包括篮体(1)和提手(3),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1)上方设置坐垫(2),所述坐垫(2)一侧设置充电槽(18),所述篮体(1)一侧外壁设置两个抽屉(4),所述篮体(1)两侧外壁均安装所述提手(3),所述充电槽(18)内部安装筒体(6),所述筒体(6)上方设置活动盖(5),所述活动盖(5)两侧设置旋转栓(10),所述活动盖(5)内部设置透气孔(7),所述筒体(6)外壁设置显示屏(9),所述筒体(6)外壁套有绑带(8),所述活动盖(5)下方设置筛板(11),所述筛板(11)内部设置若干筛孔(17),所述筒体(6)底部设置充电孔(15),所述筒体(6)内部底部设置压力传感器(13),所述压力传感器(13)上方设置称重板(16),所述称重板(16)上方安装海绵垫(14),所述筒体(6)两侧内壁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聪范艳萍罗灿王迅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