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3114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包括嵌装于建筑面内的基座一、与基座一分体式耦接的基座二以及与基座二转动连接的控制面板,基座二与控制面板的连接处或基座二上或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获得基座二与控制面板相对位置关系的识别模块。该智能电子装置可作为无线储能充电装置对移动设备充电,还可以作为一种无线控制装置使用,能与智能家居设备通信,且用户通过翻折控制面板,可以将控制面板切换为不同的操作界面,在某一翻折角度下操作界面对应所需的功能,这样可以让用户体验更加舒适、方便和人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电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属于电子产品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居家生活中,居家环境的舒适性和便利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人们生活中的娱乐活动主要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等移动设备进行,给这些移动设备充电时,最传统的就是通过带有充电线的充电器一端连接移动设备、另一端连接至电源取电,由于每个家庭中都有多种或多个移动设备,每个移动设备又有单独的充电器,充电时就显得非常冗杂和烦乱,于是无线充电装置应运而生。虽然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无线充电装置,但这些充电装置只有一个基座,也就是对移动设备充电时需要将基座固定于某个地方连接至交流电源,并将移动设备放置于基座上,这种无线充电装置使得移动设备在充电时,基座无法随意拿动到其他地方,用起来不方便;并且,随着智能家居的发展,多个智能家居设备的控制操作和信息反馈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控制装置,每个智能家居设备可能就需要配备一个控制装置,使用起来非常不便,所以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来兼容无线充电和集中控制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时,作为控制装置使用的控制面板的使用方便性和人性化是需要考虑的一个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子装置。本技术克服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包括嵌装于建筑面内的基座一、与基座一分体式耦接的基座二以及与基座二转动连接的控制面板,所述基座二与控制面板的连接处或基座二上或控制面板上设置有用于获得基座二与控制面板相对位置关系的识别模块;所述基座一被配置成通过敷设在建筑面内的电力线获得外部交流电源以变换产生第一无线充电源;所述基座二被配置成用于与基座一内的第一无线充电源无线耦合以收集并存储电能,并将所存储电能的至少一部分变换产生第二无线充电源,以向所述控制面板有线地传输电能和/或向置于该基座二上的移动设备无线地传输电能;所述控制面板被配置成与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建立无线通信以交互和处理若干控制指令。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基座二与控制面板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识别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于基座二与控制面板转轴处的至少2个触点开关、设置于基座二上的角度传感器、设置于控制面板内的陀螺仪传感器或设置于基座二上的2个干簧管和控制面板上的磁铁。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至少2个触点开关设置于转轴与基座二的连接处。本技术优选的,所述角度传感器设置于基座二上且角度传感器的轴连接于基座二与控制面板的连接处。本技术优选的,所述2个干簧管分别设置于基座二自由端的正反两面,磁铁设置于控制面板的自由端。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基座一内设置有:电源转换模块,被配置成获得外部交流电源并变换为直流电源;耦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能发送模块一,被配置成从直流电源产生高频电磁场以向所述基座二发射第一无线充电源;和耦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一,被配置成确定所述基座一与基座二间的无线耦合以激励所述电能发送模块一发射第一无线充电源;所述基座二内设置有:电能接收模块一,被配置成基于所述无线耦合匹配所述高频电磁场以收集来自所述第一无线充电源的电能;耦接所述电能接收模块一的电能储存模块;耦接所述电能储存模块的电能发送模块二,被配置成至少部分利用所储存的电能产生高频电磁场以向所述移动设备发射第二无线充电源;和无线充电控制模块二,被配置成确定所述基座二与移动设备间的无线耦合以激励所述电能发送模块二发射第二无线充电源。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内设置有信号接收模块、控制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识别模块、信号接收模块、信号发射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接,信号接收模块和信号发射模块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智能家居设备通信,人机交互模块用于显示接收的信号或数据,以及接收控制指令,控制模块被配置成用于根据基座二与控制面板的相对位置关系切换不同的操作界面,且反馈、处理接收到的智能家居设备发送或反馈的信号或数据,以及向智能家居设备发送与通过人机界面接收的控制指令相应的控制信号。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基座一在一定距离内或穿过阻碍屏障与基座二无线耦合连接,或者所述基座一与基座二通过易拆式机械结构连接并进行无线耦合。本技术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相对于基座二具有角度为360°的自由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智能电子装置可以作为无线储能充电装置对移动设备充电,且充电时无需固定放置于某个地方,由于包括分体式连接的基座一和基座二,于是可以将基座二拿到其他任何地方或一定距离范围内的其他地方或使得基座一穿过阻碍屏障对移动设备充电,非常方便、实用。2、该智能电子装置可以作为一种无线控制装置使用,能与智能家居设备通信,接收智能家居设备发送或反馈的信号或数据进行反馈、处理并向智能家居设备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另外,用户通过翻折控制面板,可以将控制面板切换为不同的操作界面,在某一翻折角度下操作界面对应所需的功能,这样可以让用户体验更加舒适、方便和人性化。3、该智能电子装置还可以与标准接线暗盒相匹配,可直接将基座一固定于标准接线暗盒上,不仅可以快速安装,无需另打孔,还有助于产品的标准化,能建立起以基座一为基础的系列设备,可发展成为未来一种通用型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的基座一在一定距离内或穿过阻碍屏障与基座二无线耦合连接的智能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的基座一与标准接线暗盒及其配套组件装配的爆炸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基座一与基座二通过易拆式机械结构耦合连接的智能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的控制面板与基座二正面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的控制面板与基座二反面贴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施例的识别模块为触点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控制面板与基座二反面贴合时人机界面处于横屏的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的控制面板与基座二反面贴合时人机界面处于竖屏的示意图。图10为本实施例的控制面板与基座二未贴合时的示意图。图11为本实施例的识别模块为角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实施例的识别模块为陀螺仪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实施例的识别模块为干簧管和磁铁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实施例中设置有支架及支撑区域的基座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实施例的支架处于翻转状态的基座二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实施例的移动设备放置于支架上的基座二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座一,2、基座二,3、控制面板,4、移动设备,5、接线暗盒,6、面板后盖,7、安装面盖,8、面盖,11、连接扣,21、支架、22、支撑区域,211、支撑部,212、凹槽,213、边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下述仅是示例性的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出现的“无线充电源”是表示可利用任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发射承载有电能能量介质的起始端或源头。例如,在某些无线电能传输技术里,可使用磁感应耦合/磁感应谐振的方式来输送电能,在此,所述的无线充电源可包含一些硬件电路模块,诸如可布置依次电连接的整流滤波电路、高频逆变器、补偿电路,从而产生高频电磁场以向自由空间辐射。在实施例中,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电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嵌装于建筑面内的基座一(1)、与基座一(1)分体式耦接的基座二(2)以及与基座二(2)转动连接的控制面板(3),所述基座二(2)与控制面板(3)的连接处或基座二(2)上或控制面板(3)上设置有用于获得基座二(2)与控制面板(3)相对位置关系的识别模块;所述基座一(1)被配置成通过敷设在建筑面内的电力线获得外部交流电源以变换产生第一无线充电源;所述基座二(2)被配置成用于与基座一(1)内的第一无线充电源无线耦合以收集并存储电能,并将所存储电能的至少一部分变换产生第二无线充电源,以向所述控制面板(3)有线地传输电能和/或向置于该基座二上的移动设备无线地传输电能;所述控制面板(3)被配置成与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建立无线通信以交互和处理若干控制指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嵌装于建筑面内的基座一(1)、与基座一(1)分体式耦接的基座二(2)以及与基座二(2)转动连接的控制面板(3),所述基座二(2)与控制面板(3)的连接处或基座二(2)上或控制面板(3)上设置有用于获得基座二(2)与控制面板(3)相对位置关系的识别模块;所述基座一(1)被配置成通过敷设在建筑面内的电力线获得外部交流电源以变换产生第一无线充电源;所述基座二(2)被配置成用于与基座一(1)内的第一无线充电源无线耦合以收集并存储电能,并将所存储电能的至少一部分变换产生第二无线充电源,以向所述控制面板(3)有线地传输电能和/或向置于该基座二上的移动设备无线地传输电能;所述控制面板(3)被配置成与一个或多个智能家居设备建立无线通信以交互和处理若干控制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二(2)与控制面板(3)通过转轴连接,所述识别模块包括但不限于:设置于基座二(2)与控制面板(3)转轴处的至少2个触点开关(a)、设置于基座二(2)上的角度传感器(b)、设置于控制面板(3)内的陀螺仪传感器(c)或设置于基座二(2)上的2个干簧管(d)和控制面板(3)上的磁铁(e)。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触点开关(a)设置于转轴与基座二(2)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传感器(b)设置于基座二(2)上且角度传感器的轴连接于基座二(2)与控制面板(3)的连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个干簧管(d)分别设置于基座二(2)自由端的正反两面,磁铁(e)设置于控制面板(3)的自由端。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一(1)内设置有:电源转换模块,被配置成获得外部交流电源并变换为直流电源;耦接所述电源转换模块的电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志勋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鸿雁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