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子装置及其按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333888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2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及其按键结构,按键结构安装于外壳上,用于触发电子组件,按键结构包括:按键主体,穿设于外壳内;弹性臂,呈“U”字形结构,弹性臂设于外壳内侧,且其所在平面与按键主体的侧边相平行,弹性臂的一端与按键主体相连接;及固定件,固定件可拆卸的安装于外壳的内壁上;弹性臂远离按键主体的一端与固定件相连接;其中,按压按键主体,按键主体带动弹性臂扭转;释放按键主体,弹性臂驱动按键主体复位。上述按键结构通过设置“U”字形的弹性臂,弹性臂与按键主体的侧边平行设置,使得弹性臂在垂直于按键主体行程方向的平面内所占的空间减小,智能电子装置内部只需要预留较小的安装空间即可实现按键结构的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及其按键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例如,路由器、电视机及电脑等智能电子装置,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为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带来了便利。而大多数的智能电子装置都具有按键结构,通过按键结构,人们能够对智能电子装置进行信息输入。但是,随着智能电子装置的小型化,对按键结构预留的安装空间也越来越小,因此要求按键结构具有较小的体积。在传统的按键结构中,弹性臂需要通过横向变形来实现按键功能,其占用的空间较大,无法较好的实现按键功能,而且按键结构的组装操作也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占用空间较小且按键功能较好的智能电子装置及其按键结构。一种按键结构,安装于智能电子装置的外壳上,所述按键结构用于触发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子组件,包括:按键主体,穿设于所述外壳内;弹性臂,呈“U”字形结构,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外壳内侧,且其所在平面与所述按键主体的侧边相平行,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按键主体相连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按键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其中,按压所述按键主体,所述按键主体带动所述弹性臂扭转;释放所述按键主体,所述弹性臂驱动所述按键主体复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弹性纵臂,所述弹性纵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弹性纵臂的一端与所述按键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弹性纵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所述弹性纵臂远离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其中,按压所述按键主体,所述按键主体迫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带动所述弹性纵臂运动,以使所述弹性纵臂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发生扭转变形。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弹性纵臂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弹性纵臂的方向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按键主体上平行于所述弹性臂所在平面的侧边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置于所述按键主体相对的两侧,且与所述按键主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弹性臂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主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弹性臂有四个,所述按键主体相对的两侧边上分别设置两个所述弹性臂,位于同一侧边上的两个弹性臂沿平行于所在侧边且远离所述按键主体的方向延伸以与所述第一固定件和/或所述第二固定件相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触发部,所述触发部固定于所述按键主体上,且位于所述外壳内部,按压所述按键主体,所述按键主体带动所述触发部靠近所述电子组件,所述触发部与所述电子组件抵接以触发所述电子组件。一种智能电子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安装孔;电子组件,所述电子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部;及上述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穿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按键主体及所述弹性臂通过所述固定件安装于所述外壳上,按压所述按键主体,所述按键主体能够触发所述电子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卡扣,所述卡扣靠近所述安装孔设置,所述卡扣呈折弯状,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一避位缺口,所述卡扣与所述第一避位缺口相配合,以将所述固定件卡于所述卡扣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壁上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位于所述安装孔远离所述卡扣的一侧,所述固定件上开设有第二避位缺口,所述固定柱能够与所述第二避位缺口相配合,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卡扣相配合以将所述固定件固定于所述外壳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结构为多个,多个按键结构均安装于所述外壳上,相邻两个所述按键结构的所述固定件相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固定件的连接处远离所述外壳内壁的一侧设有防联动缺口。上述按键结构通过设置“U”字形的弹性臂,弹性臂与按键主体的侧边平行设置,在按压按键主体时,弹性臂相对固定件发生扭转变形,使得按键结构在实现按键功能的同时,在垂直于按键主体行程方向的平面内所占的空间减小,进而使得智能电子装置内部只需要预留较小的安装空间即可实现按键结构的安装。进一步的,上述按键结构通过卡扣及固定柱可拆卸的固定于外壳上,不仅能够实现按键结构的快速安装与拆卸,而且降低了系统结构的复杂性,也简化了外壳和按键结构的模具结构,降低了开模成本费用。进一步的,多个按键结构在固定件处进行连接,以方便按键结构的模具制作和生产,并且在固定件的连接处开设防联动缺口,以避免多个按键结构之间发生联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电子装置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图1中所示智能电子装置的外壳及按键结构的连接状态示意图;及图3为图1中所示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结合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智能电子装置10(以路由器为例)包括外壳100、电子组件200及按键结构300。电子组件200容置于外壳100内部,按键结构300穿设于外壳100内,通过按键结构300能够对电子组件200进行触发,以使电子组件200动作。如图3所示,按键结构300包括按键主体310、弹性臂320、固定件330及触发部340。其中,外壳100上开设有安装孔110,按键主体310穿设于安装孔110内。触发部340固定于按键主体310上,且位于外壳100内部。按压按键主体310,按键主体310带动触发部340靠近电子组件200,触发部340的端面与电子组件200抵接以触发电子组件200。固定件330可拆卸的安装于外壳100的内壁上。弹性臂320为“U”字形结构,且设于外壳100内侧。弹性臂320所在平面与按键主体310的侧边相平行。弹性臂320一端与固定件330相连接,另一端与按键主体310的侧壁相连接。按键主体310及弹性臂320通过固定件330安装于外壳100上。按压按键主体310,弹性臂320相对固定件330发生扭转变形,以满足按键主体310的行程需要。当释放按键主体310时,弹性臂320恢复初始状态,进而驱动按键主体310复位。具体的,触发部340为横截面呈“十”字形的条状结构。触发部340设于按键主体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按键结构,安装于智能电子装置的外壳上,所述按键结构用于触发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主体,穿设于所述外壳内;弹性臂,呈“U”字形结构,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外壳内侧,且其所在平面与所述按键主体的侧边相平行,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按键主体相连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按键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其中,按压所述按键主体,所述按键主体带动所述弹性臂扭转;释放所述按键主体,所述弹性臂驱动所述按键主体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键结构,安装于智能电子装置的外壳上,所述按键结构用于触发设于所述外壳内的电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键主体,穿设于所述外壳内;弹性臂,呈“U”字形结构,所述弹性臂设于所述外壳内侧,且其所在平面与所述按键主体的侧边相平行,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按键主体相连接;及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壁上;所述弹性臂远离所述按键主体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其中,按压所述按键主体,所述按键主体带动所述弹性臂扭转;释放所述按键主体,所述弹性臂驱动所述按键主体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臂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及弹性纵臂,所述弹性纵臂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弹性纵臂的一端与所述按键主体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远离所述弹性纵臂的一端与所述固定件相连接,所述弹性纵臂远离所述外壳的内壁设置;其中,按压所述按键主体,所述按键主体迫使所述第一连接部带动所述弹性纵臂运动,以使所述弹性纵臂相对所述第二连接部发生扭转变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弹性纵臂的一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及所述弹性纵臂的方向折弯形成折弯部,所述第一连接部通过所述折弯部与所述按键主体上平行于所述弹性臂所在平面的侧边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及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及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置于所述按键主体相对的两侧,且与所述按键主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分别与所述弹性臂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主体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弹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维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共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