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007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包括:光标签,用于进行数据显示;光标签背板,用于固定光标签;与光标签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光标签发出的光的变化模式的控制器;与光标签及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该结构能够快速的安装与衣服与鞋帽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光标签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
技术介绍
光标签能够提供远距离的识别功能,并且实现的识别与二维码、条形码相比较,具有作用距离更远、指向性强、数据容量更大的优点,应用用途广泛。在采用高容量的编码技术后,光标签的编码空间迅速扩大,从而可以为更多的物体进行唯一性标识,因此可以成为佩戴附件,穿戴在人体上,提供对个人的身份标识。这种针对个人信息标识的光标签,一方面进一步拓展了社交网络的便捷性、广泛性,另一方面也可为服务人员提高服务水平、质量提供更好的支持。因此需要开发出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该光标签结构能够可以在衣服、鞋帽上迅速安装,并与个人智能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数据通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该结构能够快速的安装与衣服与鞋帽上。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包括:光标签,用于进行数据显示;光标签背板,用于固定光标签;与光标签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光标签发出的光的变化模式的控制器;与光标签及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光标签包括第一定位光源柱、第二定位光源柱及数据光源;其中,第一定位光源柱位于数据光源的一侧,第二定位光源柱位于数据光源的另一侧,其中,第一定位光源柱、第二定位光源柱及数据光源均与控制器相连接。光标签固定于光标签背板的正面上,控制器及电源模块固定于光标签背板的背面上,光标签背板上设有用于连接用户衣物、箱包、鞋袜、毛发、帽子、围巾、领带及皮肤的固定件及扣件。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用于与外界用户移动终端或计算机系统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控制器连接有具有震动及扬声功能的告警模块,控制器驱动告警模块实现对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佩戴者的告警。光标签背板上还设置有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及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光标签还包括警示光源,其中,警示光源及第二定位光源柱位于数据光源的同一侧,且警示光源与控制器相连接。第一定位光源柱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光源柱的长度。光标签、光标签衬板及光标签背板均为柔性或半柔性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在具体操作时,只需将光标签背板粘接于用户的衣服或鞋帽上,即光标签的固定,在使用时,通过控制器控制光标签发出的光的变化模式,实现与外界的信息交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本技术与外接设备之间的间距超过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本技术与外接设备自动断开;当本技术与外接设备之间的间距在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内时,从而实现对用户的提醒,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极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光标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光标签衬板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光标签衬板1的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光标签控制器结构图。其中,1为光标签衬板、2为数据光源、3为第一定位光源柱、4为第二定位光源柱、5为警示光源、6为光标签、7为充电接口、8为固定件、9为扣件、10为光标签背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包括光标签6、光标签衬板1、光标签背板10、固定件8以及与固定件8相配合的扣件9;优选的固定件8采用螺钉,扣件9采用螺母;光标签6固定于光标签衬板1的正面上,光标签背板10上开设有若干固定孔,固定件8的一端固定于光标签衬板1的背面上,固定件8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孔与扣件9相连接,光标签背板10上设置有振动器、控制器、与外接装置进行通信的通信模块以及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其中,控制器通过通信模块与外接装置相连接,控制器与振动器及光标签6的控制端相连接。第一定位光源柱3及第二定位光源柱4直接通过电源模块进行供电,并且保持稳定工作,在工作时,将待显示的信息输入至控制器中,控制器通过驱动电路驱动数据光源2改变的光强度、频率、波长,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所述通信模块优选的,为蓝牙、Wifi通信模块;光标签背板10上还设置有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蓄电池及与蓄电池相连接的充电接口7;所述光标签6包括第一定位光源柱3、第二定位光源柱4及数据光源2;其中,第一定位光源柱3位于数据光源2的一侧,第二定位光源柱4位于数据光源2的另一侧,其中,第一定位光源柱3、第二定位光源柱4及数据光源2均与控制器相连接;所述光标签6还包括警示光源5,其中,警示光源5及第二定位光源柱4位于数据光源2的同一侧,且警示光源5与控制器相连接;第一定位光源柱3的长度大于第二定位光源柱4的长度;光标签6、光标签衬板1及光标签背板10均为柔性结构;所述的告警模块可以实现对该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佩戴者进行告警的功能,通过震动、发出声响引起佩戴者的注意。在使用时,本技术通过通信模块与用户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相连接,当本技术与用户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距离超出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时,则自动断开,本技术与用户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之间的距离在通信模块的通信范围内时,用户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通过通信模块向控制器发送光标签信息,控制器根据所述光标签信息控制数据光源2进行显示,同时控制警示光源5闪络,并控制第一定位光源柱3及第二定位光源柱4工作,实现数据光源2的定位,同时控制器控制振动器振动,提醒用户控制器已与用户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相连接。实施例一佩戴本技术交友,用户W使用本技术L与自己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P进行蓝牙连接,在自己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P中输入个人信息;将个人信息及个人配置参数通过蓝牙传入本技术L中;将配置好后将本技术L佩戴在胸前;当另一用户M在开放场合遇到用户W,想了解用户W的个人信息并建立社交联系,则用户M使用个人移动通讯终端读取本技术L,获得用户W的个人微信号;通过微信号用移动通信终端向智能移动通信终端P发送“加为好友”的请求;智能移动通信终端P接收到该请求后,向本技术L发送震动、“哔哔”告警指令,告警后用户W意识到有讯息,查看讯息处理与用户M的交友请求。实施例二服务员佩戴本技术进行餐厅服务。餐厅服务员P将本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佩戴于胸前。W使用本技术L与自己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P进行蓝牙连接,在自己的智能移动通信终端P中输入个人信息;将个人信息及个人配置参数通过蓝牙传入本技术L中;将配置好后将本技术L佩戴在胸前;当另一用户M在开放场合遇到用户W,想了解用户W的个人信息并建立社交联系,则用户M使用个人移动通讯终端读取本技术L,获得用户W的个人微信号;通过微信号用移动通信终端向智能移动通信终端P发送“加为好友”的请求;智能移动通信终端P接收到该请求后,向本技术L发送震动、“哔哔”告警指令,告警后用户W意识到有讯息,查看讯息处理与用户M的交友请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标签(6),用于进行数据显示;光标签背板(10),用于固定光标签(6);与光标签(6)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光标签(6)发出的光的变化模式的控制器;与光标签(6)及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标签(6),用于进行数据显示;光标签背板(10),用于固定光标签(6);与光标签(6)相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光标签(6)发出的光的变化模式的控制器;与光标签(6)及控制器相连接,用于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标签(6)包括第一定位光源柱(3)、第二定位光源柱(4)及数据光源(2);其中,第一定位光源柱(3)位于数据光源(2)的一侧,第二定位光源柱(4)位于数据光源(2)的另一侧,其中,第一定位光源柱(3)、第二定位光源柱(4)及数据光源(2)均与控制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光标签(6)固定于光标签背板(10)的正面上,控制器及电源模块固定于光标签背板(10)的背面上,光标签背板(10)上设有用于连接用户衣物、箱包、鞋袜、毛发、帽子、围巾、领带及皮肤的固定件及扣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可穿戴光标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内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东方俊李江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外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