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和使用其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2814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1:37
热交换器具有制冷剂管(2),该制冷剂管(2)以直管部(2b)和曲管部(2a)相连地形成多个排和层的方式以规定间距形成为蛇行状。另外,具有: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矩形部的两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长孔的DB板翅片(3);和在板端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矩形部的单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半长孔的FB板翅片(4)。另外,将多个DB板翅片(3)和FB板翅片(4)组合配置,使制冷剂管(2)贯通固定于长孔和半长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热交换器和使用其的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家庭用电冷藏库、业务用电冷藏库、陈列橱等的热交换器和使用其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在家庭用电冷藏库中,为了不改变外形尺寸而增大库内容量,要求冷却装置的功能部件紧凑化、高效化。另外,在业务用电冷藏库中也同样。另一方面,因原材料昂贵,部件材料的合理化的要求也变高,随着热交换器的高性能化,要求使用材料的合理化(薄壁化)。作为一例,公知的是在板翅片上加工的狗骨(dogbone)式长孔中插入蛇形(serpentine)的铝制制冷剂管的狗骨式热交换器(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04-08649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093036号公报)。图13是现有热交换器的主视图,图14是现有热交换器的侧视图。在图13、图14中,热交换器101a具有制冷剂管102,其以直管部和曲管部相连地形成有多个排和层,且以规定间距弯曲加工为蛇行状;和翅片,其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矩形部的两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长孔105。而且,在每2排的制冷剂管上设有多个独立的DB(DOGBONE,狗骨)板翅片103a和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长孔105,并且在4排以上的制冷剂管上设有DB端部翅片103b。构成为:相互具有间隔地配置有多个DB板翅片103a,在制冷剂管102的曲管部附近配置有DB端部翅片103b,使制冷剂管102贯通固定于长孔105。另外,贯通固定的方法是通过液压对制冷剂管102进行扩管,使其和长孔105的圆弧部密接固定。以下,对于如以上构成的热交换器101a,说明其动作。首先,DB板翅片103a为每2排独立的形状,所以相对于排方向即气流方向,DB板翅片103a的前缘多次出现,热传递率最大化(称为边界层前缘效应)。现有热交换器101a通过该边界层前缘效应来实现高效率化。另外,制冷剂管102通过液压进行扩管后,与长孔105的圆弧部密接固定。由此,即使因制冷剂管102的管径精度和弯曲精度等的偏差,在向多个所配置的DB板翅片103a的长孔105贯通时制冷剂管102和长孔105的接触状态差,扩管时也会将偏差吸收,提高了制冷剂管102和长孔105的密接性。即,通过制冷剂管102和DB板翅片103a的接触热阻的降低而实现高效率化。根据上述,热交换器101a实现了紧凑化或翅片材料的薄壁化带来的材料成本的合理化。另外,DB端部翅片103b配置于制冷剂管102的曲管部附近,且使使制冷剂管102贯通固定于长孔105,从而保持了4排以上的制冷剂管的热交换器的形状。由此,只有每2排独立的形状的DB板翅片103a的结构的热交换器101a解决了作为课题的形状保持。另一方面,狗骨式热交换器有为了改善除霜特性促进节能化,而适度地掺混每2排独立的板翅片和以4排以上一体化的板翅片的结构(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0-261678号公报)。图15表示该现有热交换器。图15所示的现有热交换器101b是狗骨式热交换器,包括4排以上的蛇行弯曲的制冷剂管102、每2排制冷剂管具有独立的DB板翅片103a,在4排以上的制冷剂管上设置有DB端部翅片103b。将多个DB板翅片103a和DB端部翅片103b以一定的比例相互具有间隔地配置,使制冷剂管102贯通固定于长孔(未图示)。在热交换器101b的下部配置有除霜加热器114。以下,对于如以上构成的热交换器101b,说明其动作。由于DB板翅片103a是每2排独立的形状,所以在排方向即气流方向上,DB板翅片103a的前缘出现了多次,热传递率最大化。即,与图13、图14所示的现有热交换器101a同样,热交换器101b也通过边界层前缘效应实现了高效率化。即,DB板翅片103a是每2排独立的形状,所以与以4排以上一体化的DB端部翅片103b相比,虽然在相同的配置空间内的传热面积小,但通过边界层前缘效应实现了高效率化。因此,如果考虑作为冷却器的热交换效率,只要仅用DB板翅片103a构成热交换器,则能够提高性价比。另一方面,如果仅用DB板翅片103a构成热交换器,除霜时的从下部向上部的热传导差,除霜效率降低。但是,通过以特定的比例掺混DB端部翅片103b,能够不使热交换效率降低而提高除霜效率。即,配置于热交换器101b的下部的除霜加热器114的热能够对DB端部翅片103b传热,且直接向上部进行传热,所以通过以特定的比率构成DB端部翅片103b,传热面积增加产生的热交换效率的提高和前缘减少产生的热交换效率的降低平衡,能够不使热交换效率降低而提高除霜效率。然而,在现有热交换器101a的结构中,热交换器是4排以上的规格的情况下,DB板翅片103a是至少每2排独立的形状,所以若热交换器101a每2排独立,如果不用什么固定工具进行位置固定就不能保持作为热交换器的形状。另外,将4排以上的规格的热交换器使用DB端部翅片103b保持形状的情况下,由于DB端部翅片103b比DB板翅片103a大,所以加工用的模具也变大,对每个尺寸必须保有模具,具有变得成本上升的课题。另外,在制冷剂管102的直管部长度每排有差异的情况下,产生制冷剂管102不能与DB板翅片103a的圆弧部接触固定的部位,液压扩管工序的破裂风险增高。即,通过向管内侧注入液体进行加压,对制冷剂管102进行扩管的情况下,存在DB板翅片103a的部位难以膨胀、不存在DB板翅片103a的部位易膨胀。因此,在液压扩管工序中,有制冷剂管102发生破裂的可能性,具有工艺品质降低的课题。另外,在现有热交换器101a的结构中,制冷剂管102为4排以上的情况下,由于DB板翅片103a每2排独立,所以虽然存在DB端部翅片103b进行的热传导,但来自下部设置的除霜加热器114的热难以传导。因此,具有加热时间变长,消耗电力量增加的课题。另外,在现有热交换器101b的结构中,要想使除霜效率提高,只要提高DB端部翅片103b的比率即可,但由于DB板翅片103a的比率降低,所以具有边界层前缘效应变差,热交换效率降低的课题。本技术弥补现有独立翅片型热交换器的缺点,提供实现模具成本的降低,实现热交换效率和除霜效率的提高和节能,还实现工艺品质的提高的热交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热交换器具有制冷剂管,该制冷剂管以直管部和曲管部相连地形成多个排和层的方式且以规定间距形成为蛇行状。另外,具有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矩形部的两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长孔的DB(DOGBONE,狗骨)板翅片。而且,具有在板端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矩形部的单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半长孔的FB(FISTBONE,拳骨)板翅片、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矩形部的两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长孔和在板端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矩形部的单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半长孔的HB(HYBRID,混合)板翅片的任一者或两者。而且,将多个DB板翅片和FB板翅片、HB板翅片的任一者或两者组合配置,使制冷剂管贯通固定于长孔和半长孔。由此,在配置有多排制冷剂管的热交换器中,通过在相同的制冷剂管上组合DB板翅片和FB板翅片或HB板翅片的任一者或两者,来提高热交换器的核心强度。另外,也不需要贯通固定多个制冷剂管的DB端部翅片用的多余的大型的模具,还能够降低模具成本。另外,通过在现有难以配置DB板翅片的直管部配置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热交换器和使用其的冷却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管,其以直管部和曲管部相连地形成多个排和层的方式以规定间距形成为蛇行状;DB板翅片,其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所述矩形部的两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长孔;和FB板翅片,其在板端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所述矩形部的单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半长孔,多个所述DB板翅片和所述FB板翅片组合配置,使所述制冷剂管贯通固定于所述长孔和所述半长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5.13 JP 2014-099181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管,其以直管部和曲管部相连地形成多个排和层的方式以规定间距形成为蛇行状;DB板翅片,其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所述矩形部的两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长孔;和FB板翅片,其在板端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所述矩形部的单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半长孔,多个所述DB板翅片和所述FB板翅片组合配置,使所述制冷剂管贯通固定于所述长孔和所述半长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剂管的难以配置所述DB板翅片的所述直管部,配置所述FB板翅片。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的难以配置所述DB板翅片的所述直管部被加工硬化。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的难以配置所述DB板翅片的直管部的直径比所述制冷剂管的直径小。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制冷剂管上组合配置所述DB板翅片和所述FB板翅片。6.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剂管,其以直管部和曲管部相连地形成多个排和层的方式以规定间距形成为蛇行状;DB板翅片,其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所述矩形部的两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长孔;和HB板翅片,其在板中央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所述矩形部的两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长孔,并在板端面设置有多个由矩形部和设置于所述矩形部的单侧短边的圆弧部构成的半长孔,多个所述DB板翅片和所述HB板翅片组合配置,使所述制冷剂管贯通固定于所述长孔和所述半长孔。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制冷剂管的难以配置所述DB板翅片的所述直管部,配置所述HB板翅片。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的难以配置所述DB板翅片的所述直管部被加工硬化。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剂管的难以配置所述DB板翅片的直管部的直径比所述制冷剂管的直径小。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制冷剂管上组合配置所述DB板翅片和所述HB板翅片。1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井克则砂田正树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