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27998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处理箱和混合箱,传送机构的两端均置于处理箱的外部,中部与处理箱贯穿连接,处理箱包括除湿室和烘干室,除湿室内部设有的通风孔与湿气抽风机的抽风管相通,烘干室内部设置的通风管与总进风管相通,总进风管与混合箱的出风口相通,混合箱的其中一个进风口通过第一电磁阀门分别与冷风机和热风机相通,混合箱的另一个进风口与窑炉余热风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传送机构能够减少人工的投入,将窑炉预热和除湿室内的热气二次利用,既能节能减排,又能降低热能的散失,通过设置双重测温计和两个电磁阀实现对箱内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保证处理箱内部的温度,提高烘干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工艺
,具体为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陶瓷成型后的素坯在进窑炉烧成前都需经过干燥,对于规模生产厂家,常用的干燥方式为箱式烘房或平面烘房,产品摆放在类似货架形式相对密闭的箱体内,箱体高度约2米,底部提供热源(热源可以是利用烧成窑炉余热,也可以由独立的供热设备提供),排出的湿空气从箱体顶部自然散发或用抽湿风机抽出,但是传统的陶瓷素培成型工艺存在占地面积较大、干燥周期长、箱体内上下温差大;产品干燥程度不均匀,会影响后面的烧成质量;由于经常要开关箱体门用于摆放和拿取产品,散热损失大,热能利用效率低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陶瓷素培烘干工艺存在的散热损失大、烧成质量差、箱内温度难控制和耗费人工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处理箱和混合箱,所述传送机构的两端均通过机架与地面固定,所述传送机构的两端均置于处理箱的外部,所述传送机构中部与处理箱贯穿连接,所述处理箱包括除湿室和烘干室,所述除湿室内部设有的通风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包括传送机构(3)、处理箱(4)和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3)的两端均通过机架(5)与地面固定,所述传送机构(3)的两端均置于处理箱(4)的外部,所述传送机构(3)的中部与处理箱(4)贯穿连接,所述处理箱(4)包括除湿室(13)和烘干室(14),所述除湿室(13)内部设有的通风孔与湿气抽风机(12)的抽风管相通,所述烘干室(14)内部设置的通风管与总进风管(2)相通,所述总进风管(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门(17),所述总进风管(2)的另一端与混合箱(1)的出风口相通,所述混合箱(1)的其中一个进风口通过第一电磁阀门(10)分别与冷风机(8)出风管道和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包括传送机构(3)、处理箱(4)和混合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3)的两端均通过机架(5)与地面固定,所述传送机构(3)的两端均置于处理箱(4)的外部,所述传送机构(3)的中部与处理箱(4)贯穿连接,所述处理箱(4)包括除湿室(13)和烘干室(14),所述除湿室(13)内部设有的通风孔与湿气抽风机(12)的抽风管相通,所述烘干室(14)内部设置的通风管与总进风管(2)相通,所述总进风管(2)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门(17),所述总进风管(2)的另一端与混合箱(1)的出风口相通,所述混合箱(1)的其中一个进风口通过第一电磁阀门(10)分别与冷风机(8)出风管道和热风机(9)的出风管道相通,所述混合箱(1)的另一个进风口与窑炉余热风管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素坯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室(14)和除湿室(13)的内部均分别安装有第一测温计(15)与第二测温计(16),且第一测温计(15)与第二测温计(16)分别与第一电磁阀门(10)和第二电磁阀门(17)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旭峰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金鱼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