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和建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50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和建筑物。保温板包括板体;板体具有第一板面,第一板面用于依附在混凝土层上;凹槽设置在第一板面上,凹槽包括槽口,凹槽的截面为梯形,梯形包括上底边和下底边,上底边的长度小于下底边的长度。在保温板的板面上形成凹槽,保温板与混凝土墙体同时施工,当把保温板置于外模板时,流体状的混凝土会进入到凹槽内。这种方式能够加强保温板与混凝土层之间的附着力,使得整个墙体保温体系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和建筑物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保温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和建筑物。
技术介绍
现如今,国家对建筑节能越来越重视,对建筑外墙保温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将保温板内置于将浇筑的墙体外模内侧,与混凝土外墙一次浇筑成型。然而,传统的保温板结构与混凝土层的结合方式比较单一,仅仅是靠粘接作用力,或者外界固定件的方式。但采取上述方式时,保温板与混凝土层之间的粘接效果不足,容易造成两者之间出现间隙。这就容易造成墙体的结构稳定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保温板的建筑物。为了完成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其包括板体:板体具有第一板面,第一板面用于依附在混凝土层上;板体包括凹槽,凹槽设置在第一板面上,凹槽包括槽口,凹槽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梯形包括上底边和下底边,上底边的长度小于下底边的长度。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梯形为等腰梯形,上底边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值,下底边的长度为第二长度值,第一长度值与第二长度值的比例范围是0.3至0.7。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板体包括耐火层和保温层,凹槽设置在保温层上,保温层用于依附在混凝土层上。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保温板还包括锚固件,锚固件包括杆体,杆体前端设置螺纹,杆体后端设置圆形底盘,杆体后端至中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倒刺。本技术提供的建筑物包括墙体,墙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混凝土层和保温板;其中,保温板包括板体,板体具有第一板面,第一板面依附在混凝土层上;其中,所述板体包括凹槽,凹槽设置在第一板面上,凹槽包括槽口,凹槽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梯形包括上底边和下底边,上底边的长度小于下底边的长度,且混凝土层的一部分进入到凹槽形成的容纳空间内。一个优选的方案是,梯形为等腰梯形,上底边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值,下底边的长度为第二长度值,第一长度值与第二长度值的比例范围是0.3至0.7;板体包括耐火层和保温层,凹槽设置在保温层上,保温层用于依附在混凝土层上。一个优选的方案是,保温板还包括锚固件,锚固件包括杆体,杆体前端设置螺纹,杆体后端设置圆形底盘,杆体后端至中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倒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保温板的板面上形成凹槽,当把保温板依附在混凝土层上之后,流体状的混凝土会进入到凹槽内,待混凝土硬化后则会长久地驻留在凹槽内。这种方式能够加强保温板与混凝土层之间的附着力,使得整个墙体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另外,作为优选方案,凹槽的数量可以是多个,多个凹槽沿着宽度方向间隔排列,且凹槽贯通整个保温板的长度方向。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的凹槽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保温板,11、板体,12、凹槽,13、第一板面,14、槽口,15、上底边,16、下底边,17、侧壁,18、凸起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保温板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10包括板体11,板体11具有第一板面13,第一板面13用于依附粘接在混凝土层上。其中,所述板,11包括凹槽12,凹槽12设置在第一板面13上,凹槽12包括槽口14。如图2所示,凹槽12的截面为梯形(梯形的上底边15为虚拟的线,实际产品中不存在,这里是为了方便说明凹槽的截面形状而引入该梯形),梯形包括上底边15和下底边16,上底边15的长度小于下底边16的长度。梯形为等腰梯形,上底边15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值,下底边16的长度为第二长度值,第一长度值与第二长度值的比例范围是0.3至0.7。保温板第二实施例:板体包括耐火层和保温层,凹槽设置在保温层上,保温层用于依附粘接在混凝土层上。保温板还包括锚固件,锚固件包括杆体,杆体前端设置螺纹,杆体后端设置圆形底盘,杆体后端至中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倒刺;杆体的前端依次穿过耐火层、保温层,且杆体在穿过保温层后具有裸露部,裸露部用于插入固定到混凝土层内。建筑物实施例:本技术提供的建筑物包括墙体,墙体由内向外依次包括混凝土层和保温板;其中,保温板包括板体,板体具有第一板面,第一板面依附粘接在混凝土层上;其中,板体包括凹槽,凹槽设置在第一板面上,凹槽包括槽口,凹槽的截面为梯形,梯形包括上底边和下底边,上底边的长度小于下底边的长度,且混凝土层的一部分进入到凹槽形成的容纳空间内。在其它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凹槽12内的侧壁17上具有多个凸起部18,当混凝土进入到凹槽12内之后,凸起部18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加强保温板10与混凝土层之间的结构强度。在保温板的板面上形成凹槽,保温板与混凝土墙体同时施工,当把保温板置于外模板时,流体状的混凝土会进入到凹槽内。这种方式能够加强保温板与混凝土层之间的附着力,使得整个墙体保温体系的结构强度得到提高。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和建筑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具有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用于依附在混凝土层上;其中,所述板体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上,所述凹槽包括槽口,所述凹槽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包括上底边和下底边,所述上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底边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板体,具有第一板面,所述第一板面用于依附在混凝土层上;其中,所述板体包括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板面上,所述凹槽包括槽口,所述凹槽的纵向截面为梯形,所述梯形包括上底边和下底边,所述上底边的长度小于所述下底边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为等腰梯形,所述上底边的长度为第一长度值,所述下底边的长度为第二长度值,所述第一长度值与所述第二长度值的比例范围是0.3至0.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包括耐火层和保温层,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保温层上,所述保温层用于依附在混凝土层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提高与混凝土层连接强度的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板还包括锚固件,所述锚固件包括杆体,所述杆体前端设置螺纹,所述杆体后端设置圆形底盘,所述杆体后端至中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彦林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美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