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20599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其包括:内视镜镜壳(5),其背部安装有内视镜支座(6),所述内视镜镜壳安装有内视镜镜片(1),所述内视镜镜片具有透明区(11)以及EC镜片区(10),所述EC镜片区设置的EC镜片与安装在内视镜镜壳内腔的PCB板(4)相连;所述内视镜镜壳的内腔体设置有位于透明区背部的红外摄像头(3),所述红外摄像头接于PCB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长波长红外灯将更为隐蔽,无可视光源制造驾驶危害潜在因素;内置高清动态摄像头易损性更低;高清动态摄像头可确保数据采集稳定;防疲劳检测系统成本降低。

Anti glare internal rearview mirror with night vis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anti glare inner view mirror with night vision function, which comprises an endoscopy mirror shell (5), an endoscope bearing (6) on the back, and an endoscopy lens shell with an endoscope lens (1), and the endoscope lens has a transparent area (11) and a EC mirror sheet area (10), and the EC lens set in the EC mirror sheet area. The PCB plate (4) is attached to the inner mirror shell cavity, and the inner cavity body of the endoscopy mirro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frared camera (3) located on the back of the transparent area, and the infrared camera is connected to the PCB board.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long wave long red outer lamp will be more concealed, the potential factor is made without the visible light source, the built-in HD dynamic camera is less vulnerable to the vulnerability, the high definition dynamic camera can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data collection, and the cost of the anti fatigue detection system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
技术介绍
随着对造车厂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安全辅助功能在汽车上得到应用。这些应用中后视镜的防眩目功能已得到普遍。但对于目前的防疲劳驾驶检测方式集中在使用感应器采集行驶中各项车辆行驶数据,使用驾驶员人脸面部数据采集方式较少。当前在汽车外后视镜上的显示方式存在一下弊端:一、内视镜产品内空间设计存在利用不足,例如图4示出的现有内视镜结构,在该图示出了内视镜支架B、安装于内视镜支架的内视镜壳A、安装于内视镜壳内腔体的PCB板C,在内视镜壳上安装有与PCB板相连的EC镜片D。二、目前汽车防疲劳检测系统需要大量行驶数据采集,在部分数据偏差时会造成判断失效。三、生理检测采集方式的防疲劳驾驶检测系统,对于采集器无法做到隐藏式,容易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其包括:内视镜镜壳(5),其背部安装有内视镜支座(6),所述内视镜镜壳安装有内视镜镜片(1),所述内视镜镜片具有透明区(11)以及EC镜片区(10),所述EC镜片区设置的EC镜片与安装在内视镜镜壳内腔的PCB板(4)相连;所述内视镜镜壳的内腔体设置有位于透明区背部的红外摄像头(3),所述红外摄像头接于PCB板。进一步,所述红外摄像头为高清动态摄像头,其可对驾驶员进行人脸捕捉、驾驶员信息收集。进一步,所述PCB板接于车身模块,车身模块包括车载电源、汽车CDC系统。进一步,所述内视镜镜壳安装有支持红外摄像头工作的红外LED灯组(2),其接于PCB板。进一步,所述红外LED灯组(2)安装于透明区背部的内视镜镜壳内腔中。进一步,所述透明区设置有位于内视镜镜壳内腔且朝向车内空间的前光敏电阻;所述内视镜镜壳背部设置有朝向车体前方的后光敏电阻。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长波长红外灯将更为隐蔽,无可视光源制造驾驶危害潜在因素。2:内置高清动态摄像头易损性更低。3:高清动态摄像头可确保数据采集稳定;4:防疲劳检测系统成本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分解图;图3为内视镜镜片分区示意图;图4为
技术介绍
中现有内视镜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见图1-3所示,一种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其包括:内视镜镜壳5,其背部安装有内视镜支座6,所述内视镜镜壳安装有内视镜镜片1,所述内视镜镜片具有透明区11以及EC镜片区10,透明区11以及EC镜片区10的形状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定,所述EC镜片区设置的EC镜片与安装在内视镜镜壳内腔的PCB板4相连;所述内视镜镜壳的内腔体设置有位于透明区背部的红外摄像头3,所述红外摄像头接于PCB板。从图2和图3可知,红外摄像头3布置在内视镜镜壳5内腔的左侧,对应的是,内视镜镜片的透明区则布置在内视镜镜片的左侧,而EC镜片区10布置在内视镜镜片的右侧,该内视镜镜片透明区选择透明的玻璃结构,而透明的玻璃结构与右侧的EC镜片采用一体式结构,从而构成一个整体的内视镜镜片。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红外摄像头为高清动态摄像头,其可对驾驶员进行人脸捕捉、驾驶员信息收集,内置高清动态摄像头易损性更低,且可确保数据采集稳定。作为一种改进,红外摄像头通过可转动装置而安装于内视镜镜壳内腔中,例如通过电机驱动的转盘机构而安装就位。另外,所述PCB板接于车身模块,车身模块包括车载电源、汽车CDC系统。值得一提的是,所述内视镜镜壳安装有支持红外摄像头工作的红外LED灯组2,其接于PCB板,而作为一种选择,所述红外LED灯组2安装于透明区背部的内视镜镜壳内腔中,长波长红外灯将更为隐蔽,无可视光源制造驾驶危害潜在因素。而透明区设置有位于内视镜镜壳内腔且朝向车内空间的前光敏电阻;所述内视镜镜壳背部设置有朝向车体前方的后光敏电阻。根据前后光敏原件及后视镜内部PCB控制调节镜片反射率,实现防眩目功能。通过产品内部红外摄像头可进行驾驶员人脸捕捉、驾驶员信息收集,并通过车身模块可完成防疲劳、防危险驾驶、防乘车人员危险乘车的行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其包括:内视镜镜壳(5),其背部安装有内视镜支座(6),所述内视镜镜壳安装有内视镜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视镜镜片具有透明区(11)以及EC镜片区(10),所述EC镜片区设置的EC镜片与安装在内视镜镜壳内腔的PCB板(4)相连;所述内视镜镜壳的内腔体设置有位于透明区背部的红外摄像头(3),所述红外摄像头接于PCB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其包括:内视镜镜壳(5),其背部安装有内视镜支座(6),所述内视镜镜壳安装有内视镜镜片(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视镜镜片具有透明区(11)以及EC镜片区(10),所述EC镜片区设置的EC镜片与安装在内视镜镜壳内腔的PCB板(4)相连;所述内视镜镜壳的内腔体设置有位于透明区背部的红外摄像头(3),所述红外摄像头接于PCB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摄像头为高清动态摄像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夜视功能的汽车防眩目内后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接于车身模块。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波王坤沈斌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金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