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1278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解决现有沥青罐箱加热方式效率低,火管受火焰辐射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沥青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结焦和老化的问题。加热系统包括罐体、导热油内排管组件、导热油进出口阀门和导热油炉组件;导热油内排管组件包括内排管、排管端部支撑台、排管支架;排管支架固定设置在罐体内,内排管设置在排管支架上,排管端部支撑台固定支撑内排管的进出口,内排管的进出口设置有连接法兰,连接法兰与导热油进出口阀门连接;导热油炉组件包括电控柜、循环油泵、导热油加热炉、高位油箱、导热油出口和导热油进口;导热油进出口阀门通过配置的金属软管分别与导热油炉组件的导热油进口、导热油出口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沥青罐箱
,具体涉及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沥青罐箱的加热方式为火管直热,沥青罐箱内部设有加热火管,燃烧器燃烧燃料产生高温火焰与烟气,对罐箱内火管及火管周围沥青进行加热,但是采用火管直热加热方式效率低,火管受火焰辐射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易导致局部沥青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结焦和老化,而且燃烧器一般采用柴油为燃料,在管道中燃烧时还存在燃烧不充分问题,出烟口存在明显的黑色烟雾,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沥青罐箱的加热方式效率低,火管受火焰辐射的温度场分布不均匀,导致局部沥青因温度过高而产生结焦和老化的问题,提供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包括罐体、导热油内排管组件、导热油进出口阀门和导热油炉组件;所述导热油内排管组件包括内排管、排管端部支撑台、多个排管支架;所述排管支架固定设置在罐体内,所述内排管设置在排管支架上,所述排管端部支撑台固定设置在罐体的一端,所述排管端部支撑台固定支撑内排管的进出口,所述内排管的进出口伸出罐体外,且设置有连接法兰,所述连接法兰与导热油进出口阀门连接;所述导热油炉组件包括电控柜、循环油泵、导热油加热炉、高位油箱、导热油出口和导热油进口;所述高位油箱和导热油加热炉连接,所述导热油加热炉和循环油泵连接,所述导热油出口设置在导热油加热炉上,所述导热油进口与循环油泵连接;导热油进出口阀门通过配置的金属软管分别与导热油炉组件的导热油进口、导热油出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上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电控柜内的温控开关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排管端部支撑台和排管支架焊接在罐箱底部,所述内排管穿过排管端部支撑台焊接于排管支架上。进一步地,多个排管支架在内排管轴向方向均布。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油进口与循环油泵之间设置有过滤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为:1.本专利技术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电加热导热油炉对传热介质导热油加热,导热油在循环油泵的驱动作用下,沿供油管线到罐体内的排管中加热沥青,再经回油管路流回炉内,如此往复循环对沥青加热。2.本专利技术配备的电控柜使加热过程易于自动控制,能有效控制油温,导热油循环往复加热沥青,使沥青升温均匀,受热柔和,解决高温骤燃及加热不均匀引起的沥青老化问题,保持沥青原有性能。3.本专利技术采用导热油作为传热介质,其热稳定性好,可在温度指标允许范围内较长时间使用;热传导性好,升温快,保温时间内随用随加热。4.本专利技术加热系统对导热油的消耗低,安全系数高,热油炉出口温度与进口温度差仅为20℃~25℃,大量余热回炉进行循环加热,导热油只需补充部分热量即可回到工作温度,工作效率高,导热油热损耗仅为5%,热效率高达85%以上,高温低压,传热温度高,工作温度230℃;常压工作,工作压力0.3MPA,加热系统压力低,工作安全可靠,使用稳定。整个系统采用闭路循环方式,导热油克服管路的循环阻力运行,间接加热沥青,加热系统采用闭路循环,高温低压,系统稳定,温度可调,工作可靠。5.本专利技术导热油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全,节约用工,消烟除尘效果良好,操作环境优越,环境污染小,符合环保规定的指标,实现文明生产,安装简单,即装即用,成本低,配套设备维护少,无需经常检修换料。6.本专利技术采用热油循环的方式对沥青集装箱的沥青加热,避免了采用火管直热方式时燃烧器燃烧燃料产生的污染,节能环保,在能源消耗、劳动强度、环境污染以及作业安全等方面具有良好优越性,是较好的沥青加热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罐体的侧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导热油内排管组件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导热油内排管组件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导热油炉组件结构图。附图标记:1-罐体,2-连接法兰,3-导热油进出口阀门,4-导热油内排管组件,5-内排管,6-排管端部支撑台,7-排管支架,8-温度传感器,9-导热油炉组件,10-导热油出口,11-电控柜,12-循环油泵,13-导热油加热炉,14-高位油箱,15-过滤器,16-导热油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包括罐体1、导热油内排管组件4、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和导热油炉组件9;导热油内排管组件4包括内排管5、排管端部支撑台6、多个排管支架7;排管支架7固定设置在罐体1内,内排管5设置在排管支架7上,排管端部支撑台6固定设置在罐体1的一端,排管端部支撑台6固定支撑内排管5的进出口,内排管5的进出口伸出罐体1外,且设置有连接法兰2,连接法兰2与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连接;导热油炉组件9包括导热油出口10、导热油进口16、电控柜11、循环油泵12、导热油加热炉13、高位油箱14和过滤器15等,高位油箱14和导热油加热炉13连接,导热油加热炉13和循环油泵12连接,导热油出口10设置在导热油加热炉13上,导热油进口16与循环油泵12连接;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通过配置的金属软管分别与导热油炉组件9的导热油进口16、导热油出口10连接,导热油加热炉13采用电加热方式,电控柜11控制温度和加热过程,导热油在加热炉获得热能,升温的导热油通过循环油泵12经供油管线输送到罐体1中的导热油内排管5中加热沥青,再经回油管路流回炉内,如此往复循环加热沥青,使其达到理想工作温度。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通过配置的金属软管分别与导热油炉组件9的导热油进出口连接,导热油进口16与循环油泵12之间设置有过滤器15。罐体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与电控柜11内的温控开关相连。排管端部支撑台6和排管支架7焊接在罐箱底部,内排管5穿过排管端部支撑台6焊接于排管支架7上,多个排管支架7在内排管5轴向方向均布。导热油内排管5与罐体1焊接,进出口排管伸出罐体1外部后,与法兰2一端连接,法兰2另一端连接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排管端部支撑台6和排管支架7焊于罐箱底部,内排管5穿过排管支撑台焊于排管支架7上。罐箱上的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通过配置的金属软管分别与导热油炉的导热油进出口相连,形成封闭的导热油循环管线。为封闭循环管路注入导热油,导热油从导热油炉获得热能、温度升高,升温的导热油通过循环油泵12经供油管线输送到沥青罐箱的内排管5中加热沥青,再经回油管路流回炉内。如此往复循环,经过一系列热能传导、对流和交换作用,使沥青温度升高,达到对沥青加热的目的。电控柜11实行自动控温运行,当导热油达到设定温度时,油炉停止对导热油加热。固定在罐内的温度传感器8检测沥青温度,当罐内沥青的温度达到设定值时,停止加热导热油,随后关闭循环油泵12,沥青加热完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导热油内排管组件(4)、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和导热油炉组件(9);所述导热油内排管组件(4)包括内排管(5)、排管端部支撑台(6)、多个排管支架(7);所述排管支架(7)固定设置在罐体(1)内,所述内排管(5)设置在排管支架(7)上,所述排管端部支撑台(6)固定设置在罐体(1)的一端,所述排管端部支撑台(6)固定支撑内排管(5)的进出口,所述内排管(5)的进出口伸出罐体(1)外,且设置有连接法兰(2),所述连接法兰(2)与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连接;所述导热油炉组件(9)包括电控柜(11)、循环油泵(12)、导热油加热炉(13)、高位油箱(14)、导热油出口(10)和导热油进口(16);所述高位油箱(14)和导热油加热炉(13)连接,所述导热油加热炉(13)和循环油泵(12)连接,所述导热油出口(10)设置在导热油加热炉(13)上,所述导热油进口(16)与循环油泵(12)连接;所述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通过金属软管分别与导热油炉组件(9)的导热油进口(16)、导热油出口(10)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沥青罐式集装箱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导热油内排管组件(4)、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和导热油炉组件(9);所述导热油内排管组件(4)包括内排管(5)、排管端部支撑台(6)、多个排管支架(7);所述排管支架(7)固定设置在罐体(1)内,所述内排管(5)设置在排管支架(7)上,所述排管端部支撑台(6)固定设置在罐体(1)的一端,所述排管端部支撑台(6)固定支撑内排管(5)的进出口,所述内排管(5)的进出口伸出罐体(1)外,且设置有连接法兰(2),所述连接法兰(2)与导热油进出口阀门(3)连接;所述导热油炉组件(9)包括电控柜(11)、循环油泵(12)、导热油加热炉(13)、高位油箱(14)、导热油出口(10)和导热油进口(16);所述高位油箱(14)和导热油加热炉(13)连接,所述导热油加热炉(13)和循环油泵(12)连接,所述导热油出口(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明月拜雪玲王云涛董正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西安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