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10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缓降机构,包括转动件、前安装板、传动轴及转动支架,钢丝绳带动转动件转动,转动件内形成有一圈内齿,前安装板与转动件固定且前安装板上设有与内齿啮合的传动齿轮组,传动轴的一端与传动齿轮组连接,转动支架包括支撑臂,支撑臂上滑动套设有摩擦块。当转动件转动时通过内齿与传动齿轮组的啮合带动传动轴反向转动,转动支架转动使摩擦块被向外甩出而与转动件内壁产生摩擦,从而利用摩擦阻力降低转动件的转动速度。当转动件转速越大时转动支架反向转动的速度也就越大,与转速正相关的离心力也会增大,摩擦块对转动件的摩擦阻力也变大,从而增强限速作用,确保在整个缓降过程中钢丝绳的速度都不会过大。

Slow down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low drop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 rotating piece, a front mounting plate, a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rotating bracket. The wire rope drives a rotating part to rotate, and a ring of inner teeth is formed in the rotating part, the front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with the rotating part and the front moun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gear set meshing with the inner teeth, one end of the drive shaft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 group are set. The rotating bracket comprises a supporting arm, and the sliding sleeve of the support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 friction block. When the rotating part is rotated,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driven by the meshing of the inner tooth and the transmission gear group, and the rotation of the frame makes the friction block out and friction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rotating parts, thus reducing the rotation speed of the rotating parts by friction resistance. When the rotational speed of the rotating part is larger, the faster the rotation speed of the rotating bracket turns, the centrifugal force tha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rotational speed will also increase, and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of the friction block becomes larger, thus enhancing the speed limit effect, and ensuring that the speed of the wire rope will not be too large during the whole slow dow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降机构
本技术涉及高楼逃生装置
,尤其涉及缓降机构。
技术介绍
在发生地震、火灾等灾难时,位于高楼层建筑中的人员无法使用电梯快速到达地面,只能通过楼梯下行,但利用楼梯逃生的速度太慢,往往导致人员无法及时逃出。虽然在消防救援力量的协助下,高楼中的人员也可通过云梯或救生气垫逃生,但是在灾难恶化危机人身安全之前消防救援力量不一定能够赶到现场,如果盲目等待救援将会贻误逃生黄金时间。为使高楼中的人员能够在发生灾难时较快速的自行逃生到地面,目前已开发了一些相关的逃生装置,其中以缓降装置的实用性最强。缓降装置的核心部件是盘绕有钢丝绳的缓降机构,当钢丝绳被拉出时缓降机构内部能够产生一定的阻力作用,从而对钢丝绳进行限速,达到缓降的目的。但是人体在下落时速度随下落时间而增加,假如缓冲机构内产生的阻力恒定,则在一定时间后对钢丝绳的限速效果将变得不明显,可能导致人体落地时的速度过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限速作用随钢丝绳速度提高而增强的缓降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限速作用随钢丝绳速度提高而增强的缓降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降机构,包括呈筒形结构的转动件、位于所述转动件之内的前安装板、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固定的转动支架,钢丝绳盘绕于所述转动件的外周面并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内形成有一圈内齿,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转动件固定且所述前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所述转动支架包括沿所述转动件的径向延伸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滑动套设有摩擦块。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缓降机构中在转动件之内设置了转动支架,转动支架的支撑臂上滑动设置有摩擦块,因此当转动件转动时能够通过内齿与传动齿轮组的啮合带动传动轴反向转动,与转动轴固定的转动支架转动,在离心力作用下摩擦块将被向外甩出而与转动件内壁产生摩擦,从而利用摩擦阻力降低转动件的转动速度,进而达到限制钢丝绳速度的目的。当转动件转速越大时转动支架反向转动的速度也就越大,与转速正相关的离心力也会增大,摩擦块对转动件的摩擦阻力也变大,从而增强了限速作用,确保在整个缓降过程中钢丝绳的速度都不会过大,保障逃生人员安全。较佳地,所述转动件内还固定有位于后端的后安装板,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定位于所述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上,所述转动支架位于所述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之间。较佳地,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件前端面的前挡板与固定于所述转动件后端面的后挡板,所述前挡板与后挡板相对所述转动件的外周面立起。较佳地,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中心齿轮与至少一行星齿轮,所述中心齿轮与所述传动轴固定,所述行星齿轮转动地设于所述前安装板上并分别与所述中心齿轮、所述内齿啮合。具体地,所述传动齿轮组包括三个所述行星齿轮,三个所述行星齿轮等间隔地分布于所述中心齿轮之外。较佳地,所述转动支架呈十字形并包括有四个所述支撑臂,每一所述支撑臂上均设有所述摩擦块。较佳地,所述转动件的内壁面设有一圈凸起的导轨,所述摩擦块的末端设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凹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缓降机构的立体图。图2是缓降机构去除前挡板、后挡板后的立体图。图3是缓降机构中后安装板分离后的示意图。图4是缓降机构的爆炸图。图5是缓降机构与缓降装置壳体的示意图。图6是缓降装置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给出的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出描述。结合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缓降机构,包括转动件1、前挡板21、后挡板22、前安装板31、后安装板32、传动轴4、传动齿轮组以及转动支架5。转动件1呈两端开口的圆筒形结构,其长度较短,前挡板21与后挡板22均是薄片状的环形,且前挡板21、后档案的外边直径大于转动件1的直径,前挡板21固定在转动件1的前端面,后挡板22固定在转动件1的后端面,前挡板21与后挡板22相对转动件1的外周面立起,使转动件1与前挡板21、后挡板22之间形成一个容纳钢丝绳9的空间,钢丝绳9盘绕到转动件1的外周面上并受到前挡板21与后挡板22的限位。当钢丝绳9被从转动件1上拉出时能够凭借摩擦力带动转动件1转动。转动件1内形成有一圈内齿11,内齿11与转动件1的前端面相邻接。转动件1的内壁还设有一圈凸起的导轨12。前安装板31固定在转动件1之内,其位置紧靠于内齿11的后方。通过在前安装板31的周壁设置螺孔并在转动件1周壁对应设置通孔后,使用螺丝拧入即可实现前安装板31在转动件1中的固定。后安装板32固定于转动件1之内,后安装板32的位置位于导轨12之后,后安装板32的固定方式可与前安装板31相同,也可采用其他方式。传动轴4位于转动件1之内,传动轴4的前端通过轴承承载定位于前安装板31上,传动轴4的后端通过轴承承载定位于后安装板32上,使传动轴4可相对转动件1转动。传动齿轮组包括中心齿轮61与至少一行星齿轮62,中心齿轮61固定于传动轴4上从而与传动轴4同步转动,行星齿轮62转动地设于前安装板31上并同时与中心齿轮61以及转动件1的内齿11啮合。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62的数量为三个,三个行星齿轮62呈均等间隔地分布于中心齿轮61外围,即每两个行星齿轮62之间的角度为120度。转动支架5设于转动件1之内并位于前安装板31与后安装板32之间,转动支架5套在传动轴4上并与传动轴4固定,当传动轴4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支架5转动。转动支架5呈十字形并包括四个沿转动件1的径向延伸的支撑臂51,于每一支撑臂51上滑动地套设有一摩擦块7,摩擦块7可在支撑臂51上沿转动件1的径向来回滑动。摩擦块7的末端设有与转动件1内的导轨12配合的凹槽71,摩擦块7藉由导轨12与凹槽71的配合实现了在转动件1之内一定的定位效果,使摩擦块7在绕转动件1的周向转动时不会出现轴向或其它方向上的偏摆。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转动支架5可以是其他结构并包括多于或少于四个的支撑臂51。以下介绍本缓降机构实现缓降的原理:当钢丝绳9带动转动件1转动时设置在前安装板31上的三个行星齿轮62跟随转动件1转动,凭借行星齿轮62与中心齿轮61的啮合关系,行星齿轮62的转动时推动中心齿轮61、传动轴4做与转动件1反向相反的转动。与传动轴4固定的转动支架5也跟随传动轴4转动。转动支架5的转动将对滑动设置于其上的摩擦块7产生离心力,从而将支撑臂51上的摩擦块7向外甩出以使摩擦块7与转动件1内壁面接触(凹槽71内壁面与导轨12接触)。摩擦块7对转动件1产生摩擦阻力,具有降低转动件1转速的作用。已知离心力与转速呈正比,当转动件1转速提高时转动支架5的反向转动速度也提高,因此摩擦块7受到的离心力越大,其施加于转动件1的摩擦阻力也就越大,从而加强了缓降效果,有利于保持对钢丝绳9的限速作用,有效防止钢丝绳9速度过快,保障了人员安全。参照图5、图6,缓降装置的壳体包括底盖81与顶盖82,缓降机构安装于底盖81与顶盖82之间,顶盖82固定至底盖81上。装配后缓降机构的前挡板21紧贴于底盖8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例而已,其作用是方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并据以实施,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缓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缓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形结构的转动件、位于所述转动件之内的前安装板、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固定的转动支架,钢丝绳盘绕于所述转动件的外周面并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内形成有一圈内齿,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转动件固定且所述前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所述转动支架包括沿所述转动件的径向延伸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滑动套设有摩擦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筒形结构的转动件、位于所述转动件之内的前安装板、传动轴以及与所述传动轴固定的转动支架,钢丝绳盘绕于所述转动件的外周面并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所述转动件内形成有一圈内齿,所述前安装板与所述转动件固定且所述前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传动齿轮组,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传动齿轮组连接,所述转动支架包括沿所述转动件的径向延伸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滑动套设有摩擦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内还固定有位于后端的后安装板,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支撑定位于所述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上,所述转动支架位于所述前安装板与后安装板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于所述转动件前端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炳松
申请(专利权)人:拂记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