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09996 阅读:4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0: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氧化石墨100份;锰盐20~50份;反应性低聚物200~400份;活性稀释剂30~100份;光引发剂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石墨烯‑氧化锰复合材料为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具有低温SCR活性窗口,降低水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减少硫酸盐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提高其抗水抗硫毒化的能力;采用一步3D打印的方法,将催化剂的活性成分直接成型,与传统的蜂窝状SCR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加适合的孔道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烟气阻力、减小压降,提升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发明专利技术不含陶瓷载体,有效的提升了催化剂的负载量,使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得到显著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尤其涉及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煤炭能源最多的国家,煤的开发利用严重的污染环境并危害人类的健康。由于煤炭的燃烧会大量排放出二氧化硫(SO2)和氮氧化物(NOx),从而导致酸雨、光化学烟雾、二次颗粒物污染等一系列环境问题。据统计90%以上的NOx排放是来自于电厂、水泥厂、钢厂中使用化石燃料的燃烧产生的废气。近年来国家对于NOx的排放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法规。因此对排放的NOx进行处理非常必要。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方法是目前为止处理NOx最为有效的手段。目前为止,商业化应用的SCR催化剂为V2O5-WO3-TiO2体系,其活性温度窗口在400℃左右。但是SCR脱硝系统布置在工业窑炉之后,尾气温度通常只有250℃左右。若将烟气升温则会大大增加运营成本。此外,烟气中的飞灰累积在催化剂的表面造成催化剂堵塞;水蒸气和SO2会使催化剂中毒造成催化剂失活。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610545189.1公开了低温锰基SCR脱硝催化剂,其低温脱硝性能较好,然而并未对其抗水、硫中毒能力进行评价。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611069102.4公开了一种低温钒-钨-钛脱硝催化剂,具有较好的低温活性,然而钒并不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材料,还需要考虑催化剂失活后处理等一系列问题。传统的蜂窝式SCR催化剂一般采用陶瓷材料,如堇青石,富铝红柱石,TiO2等材料做为载体,通过机械加工获得一定的孔道结构,再通过共沉淀法、浸渍法、溶胶-凝胶法等将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其上。但是其气流阻力较大,几何比表面积有限,在实际工业应用中损耗较高;同时也对催化剂活性成分失效之后的再生及回收利用造成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低温SCR活性窗口、较高的抗硫抗水毒化能力;本专利技术生产成本低,环境友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所述锰盐为乙酸锰、氯化锰、硫酸锰、硝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反应性低聚物为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聚脂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脂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β-羟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所述光引发剂为a,a’-二甲基苯偶酰缩酮、a,a’-二乙氧基苯乙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吗啉-1-丙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异丙基硫杂蒽酮、Omnicat550、Omnicat650中的一种或几种。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采用Hummer’s方法制备氧化石墨,取100质量份的氧化石墨、20~50质量份的四水合乙酸锰、200~400质量份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置于球磨机中以400~800r/min的转速分散2~6h,制成分散液;(2)称取30~100质量份的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酸脂和5~10质量份的Omnicat650,将其加入到上述分散液中,机械搅拌1~2h,超声振荡1~2h;(3)通过计算机软件AutoCAD建立蜂窝状催化剂模型,将模型设置为边长为100~300mm,高度为100~300mm,内部为0.5~2mm直径孔的六方体结,并将三维模型分解成厚度为30~100μm的切片,并输入SLA3D打印机中;(4)设置打印机打印速度为0.1~0.3m/s,打印分辨率为70~100μm,送粉量为0.2mm2/S;对打印机光束的强度、角度、形状进行调控,将所述浆料逐层打印并且光固化,得到蜂窝状催化剂胚体;(5)将胚体在氩气保护下,500~700℃煅烧2~4h,去除其中有机物等杂质,并将催化剂进行活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以石墨烯-氧化锰复合材料为催化剂的活性成分,具有低温SCR活性窗口;(2)石墨烯做为一种疏水性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水在催化剂表面的吸附,同时也可以减少硫酸盐在催化剂表面的沉积,提高其抗水抗硫毒化的能力;(3)采用一步3D打印的方法,将催化剂的活性成分直接成型,与传统的蜂窝状SCR催化剂相比,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更加适合的孔道结构,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烟气阻力、减小压降,进一步提升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4)本专利技术催化剂中不含陶瓷载体,有效的提升了催化剂的负载量,使催化剂的脱硝效率得到显著增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抗水抗硫毒化实验结果分析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例用于更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对于未注明的工艺参数,可参照常规技术进行。实施例1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采用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100质量份,四水合乙酸锰20质量份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0质量份,置于球磨机中以800r/min的转速,分散2h;(2)称取30质量份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酸脂,5质量份Omnicat650加入到上述分散液中,机械搅拌1h,超声振荡1h;(3)通过计算机软件AutoCAD建立蜂窝状催化剂模型,将模型设置为边长为200mm,高度为200mm,内部为0.5mm直径孔的六方体结,并将三维模型分解成厚度为30μm的切片,并输入SLA3D打印机中;(4)设置打印机打印速度为0.2m/s,打印分辨率为70~100μm,送粉量为0.2mm2/S;对打印机光束的强度、角度、形状进行调控,将所述浆料逐层打印并且光固化,得到蜂窝状催化剂胚体(5)将胚体在氩气保护下,500℃煅烧2h,去除其中有机物等杂质,并将催化剂进行活化。实施例2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采用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100质量份,四水合乙酸锰30质量份和聚甲基丙烯酸甲酯200质量份,置于球磨机中以400r/min的转速,分散2h;(2)称取50质量份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酸脂,7质量份Omnicat650加入到上述分散液中,机械搅拌1h,超声1h;(3)通过计算机软件AutoCAD建立蜂窝状催化剂模型,将模型设置为边长为100mm,高度为100mm,内部为1mm直径孔的六方体结,并将三维模型分解成厚度为50μm的切片,并输入SLA3D打印机中;(4)设置打印机打印速度为0.1m/s,打印分辨率为70μm,送粉量为0.2mm2/S;对打印机光束的强度、角度、形状进行调控,将所述浆料逐层打印并且光固化,得到蜂窝状催化剂胚体(5)将胚体在氩气保护下,600℃煅烧2h,去除其中有机物等杂质,并将催化剂进行活化实施例3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1)将采用Hummer’s方法制备的氧化石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锰盐为乙酸锰、氯化锰、硫酸锰、硝酸锰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性低聚物为不饱和聚酯、丙烯酸树脂、聚脂丙烯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醚丙烯酸酯、环氧丙烯酸酯、聚氨脂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稀释剂为丙烯酸-β-羟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丙烯酸酯、二缩三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丙烯酸异冰片脂中的一种或者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直接成型的SCR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引发剂为a,a’-二甲基苯偶酰缩酮、a,a’-二乙氧基苯乙酮、2,4,6-三甲基二苯甲酮、异丙基硫杂蒽酮、Omnicat550、Omnicat650中的一种或几种。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成分通过3D打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殿利姚焯李媛郭玉香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