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瞿李炀专利>正文

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991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技术问题。本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包括上部敞口且呈圆筒形的圆形筒,所述的圆形筒内设有与敞口相连通的第一料筒,所述的第一料筒内设有直径小于第一料筒的第二料筒,所述的第一料筒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三根第一承重座,所述的第二料筒的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三根第二承重座,所述的第一承重座的上方设有一端与第一料筒相连第一指示部,所述的第二承重座的上方设有一端与第二料筒相连的第二指示部,所述的第一指示部和第二指示部分别与设置在圆形筒筒身内的弹性支撑结构一一对应抵靠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揉搓效率高,淀粉和鱼肉的比例容易把握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鱼类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据说,在一千多年前温州城墙建成后,京城来了一批大官员,一是办公差,二是祝贺建城完工。当时官府为了招待好这批官员,特请一位有名厨师来做菜。厨师经多方打听,得知官客喜欢吃清淡带汤的鱼菜。当时在温州马鲛鱼比黄鱼、鮸鱼价格贵好几倍,在鱼肴中属上等料。在举行酒宴那天,厨师先将洗净的马鲛除去头尾,中段鱼身连骨带皮用刀切成厚片,然后加入姜、酒、盐、渍味再放入“白山粉”(白淀粉)拌均匀。锅中水沸时用手将鱼片一片一片放入滚水中,待鱼片浮起后加米醋等,制成微带酸辣味的鱼汤菜。温州鱼丸,温州名点,与各地的鱼丸都有所不同,外形为不规则的条状,呈半透明的玉白色,以新鲜的鮸鱼肉为主料,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用刀刮成鱼茸,用酒、盐和味精浸渍片刻,加白淀粉(在乐清的鱼丸制作,一般加入番薯粉,鱼丸会更具弹性)拌入姜丝葱末均匀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鱼肉弹性十足。下锅时,将鱼肉用手指挤成条状跌进事先烹调好的沸水中,烫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食用时以锅中的原汤配上米醋、葱花和胡椒粉。现在的鱼肉和淀粉在混合时,大多通过人工估计淀粉和鱼肉的比例,并通过手工揉搓鱼肉和淀粉的混合物,人力成本高,效率低,并且淀粉和鱼肉的量难以有效把捏,影响了鱼丸的扣完。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鱼糜粉碎搅拌机[申请号:201610259169.8],包括上料斗,上料斗的安装在粉碎装置的顶部,所述粉碎装置包括粉碎箱体,粉碎箱体内部安装有粉碎主轴,粉碎主轴上加工有螺纹板,粉碎主轴通过轴承支撑安装在粉碎箱体上,粉碎主轴的左端安装有链轮,右端安装有主粉碎磨头,主粉碎磨头与副粉碎磨头相配合,副粉碎磨头固定安装在粉碎箱体的主料口位置;所述主粉碎磨头与副粉碎磨头的正下方设置有下料漏斗,下料漏斗深入到搅拌箱体的内部,搅拌箱体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鱼肉和淀粉的比例难以有效把握,揉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揉搓效率高,淀粉和鱼肉的比例容易把握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包括上部敞口且呈圆筒形的圆形筒,所述的圆形筒内设有与敞口相连通的第一料筒,所述的第一料筒内设有直径小于第一料筒的第二料筒,所述的第一料筒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三根第一承重座,所述的第二料筒的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三根第二承重座,所述的第一承重座的上方设有一端与第一料筒相连第一指示部,所述的第二承重座的上方设有一端与第二料筒相连的第二指示部,所述的第一指示部和第二指示部分别与设置在圆形筒筒身内的弹性支撑结构一一对应抵靠设置,且所述的第一指示部和第二指示部的另一端设置在位于圆形筒上的条形指示槽内,所述的第一料筒底侧和第二料筒底侧之间还设有转动式开合结构,所述的圆形筒内还设有位于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下方的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工作时,将经粉碎的鱼料放入第二料筒,将淀粉放入第一料筒,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放入物料后,第一承重座和第二承重座受力下降,此时第一指示部和第二指示部随之下降,通过弹性支撑结构的受力情况来测量出第一指示部和第二指示部下降的多少,在多次测试后就能得知第一指示部和第二指示部下降的高度来估测出第一料筒、第二料筒内物料的多少,使得加料混合的比例能够有效控制,然后通过转动式开合结构导出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内的物料使物料进入混合搅拌装置进行混合,揉搓效率高,且淀粉和鱼肉的比例容易把握。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转动式开合结构包括相对转动设置在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之间的盖板体,所述的盖板体包括两片相对置设置的扇形盖板,所述的扇形盖板下方设有竖直设置的弧形盖板,所述的第二料筒底侧开有与扇形盖板相对应设置的扇形出料口,所述的第一料筒底侧设有出料桶,所述的出料桶侧部设有与弧形盖板相对应设置的弧形出料口。盖板体在转动后,扇形盖板在第二料筒上的扇形出料口上转出,同时弧形盖板在出料桶上的弧形出料口上转出,实现出料,由于鱼肉位于第二料筒,淀粉位于第一料筒,因此在落入搅拌装置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初步混合。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的底侧均呈弧形,所述的扇形盖板具有与第二料筒弧度相同的弧形过渡部,所述的弧形盖板位于出料桶的内侧,且所述的盖板体和第二料筒相对出料桶在竖直方向相对活动。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弹性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圆形筒的筒身内的弹簧体,所述的弹簧体与设置在筒身内的弹性杆相套设,所述的圆形筒的筒身内设有条形容置槽,所述的弹簧体和弹性杆均位于条形容置槽内。本装置通过弹性杆和弹簧体的物理弹性实现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内物料的称重。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条形容置槽的长度不超过弧形盖板的长度。如此设置能够保证第二料筒和盖板体能够在轴向方向避免弧形盖板和弧形出料口之间出现缝隙。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第一料筒上开有供第二承重座和第二指示部径向穿出第一料筒并延伸至圆形筒的筒身的条形通槽。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搅拌圆形筒,所述的搅拌圆形筒内设有搅拌杆,所述的搅拌杆与设置在圆形筒底侧的搅拌驱动电机相连,且所述的搅拌杆与搅拌驱动电机可拆卸插接。通过搅拌杆实现搅拌筒体内的物料的搅拌混合,并且搅拌杆与搅拌驱动电机可拆卸设置能够实现搅拌筒体脱离搅拌驱动电机,收料更加方便。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搅拌圆形筒底侧呈锥形,所述的搅拌杆截面呈U形,且所述的搅拌杆和搅拌圆形筒之间设有密封圈。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圆形筒侧部还连有振动电机,所述的圆形筒底部设有弹性座。设置振动电机能够提高搅拌过程中物料的混合程度,提高混合效果,而弹性座能够有效降低工作噪音。在上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中,所述的圆形筒侧部还铰接有与封门,所述的搅拌驱动电机设置在位于圆形筒内的电机座上,且所述的电机座与圆形筒可拆卸设置。能够通过在圆形筒上卸下电机座实现搅拌装置内的收料。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通过第一指示部和第二指示部来分别了解第一料筒和第二料筒内的物料的比例情况,使得鱼肉和淀粉的比例更加容易控制,鱼丸成品质量更好,且揉搓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扇形出料口开启时盖板体和第二料筒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弧形出料口开启时盖板体和第一料筒之间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弧形出料口关闭时盖板体和第一料筒之间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盖板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圆形筒1d、第一料筒2d、第二料筒3d、第一承重座4d、第二承重座5d、第一指示部6d、第二指示部7d、弹性支撑结构8d、条形指示槽9d、转动式开合结构10d、混合搅拌装置11d、盖板体12d、扇形盖板13d、弧形盖板14d、扇形出料口15d、出料桶16d、弧形出料口17d、弧形过渡部18d、弹簧体19d、弹性杆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包括上部敞口且呈圆筒形的圆形筒(1d),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筒(1d)内设有与敞口相连通的第一料筒(2d),所述的第一料筒(2d)内设有直径小于第一料筒(2d)的第二料筒(3d),所述的第一料筒(2d)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三根第一承重座(4d),所述的第二料筒(3d)的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三根第二承重座(5d),所述的第一承重座(4d)的上方设有一端与第一料筒(2d)相连第一指示部(6d),所述的第二承重座(5d)的上方设有一端与第二料筒(3d)相连的第二指示部(7d),所述的第一指示部(6d)和第二指示部(7d)分别与设置在圆形筒(1d)筒身内的弹性支撑结构(8d)一一对应抵靠设置,且所述的第一指示部(6d)和第二指示部(7d)的另一端设置在位于圆形筒(1d)上的条形指示槽(9d)内,所述的第一料筒(2d)底侧和第二料筒(3d)底侧之间还设有转动式开合结构(10d),所述的圆形筒(1d)内还设有位于第一料筒(2d)和第二料筒(3d)下方的混合搅拌装置(11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包括上部敞口且呈圆筒形的圆形筒(1d),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筒(1d)内设有与敞口相连通的第一料筒(2d),所述的第一料筒(2d)内设有直径小于第一料筒(2d)的第二料筒(3d),所述的第一料筒(2d)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三根第一承重座(4d),所述的第二料筒(3d)的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三根第二承重座(5d),所述的第一承重座(4d)的上方设有一端与第一料筒(2d)相连第一指示部(6d),所述的第二承重座(5d)的上方设有一端与第二料筒(3d)相连的第二指示部(7d),所述的第一指示部(6d)和第二指示部(7d)分别与设置在圆形筒(1d)筒身内的弹性支撑结构(8d)一一对应抵靠设置,且所述的第一指示部(6d)和第二指示部(7d)的另一端设置在位于圆形筒(1d)上的条形指示槽(9d)内,所述的第一料筒(2d)底侧和第二料筒(3d)底侧之间还设有转动式开合结构(10d),所述的圆形筒(1d)内还设有位于第一料筒(2d)和第二料筒(3d)下方的混合搅拌装置(11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式开合结构(10d)包括相对转动设置在第一料筒(2d)和第二料筒(3d)之间的盖板体(12d),所述的盖板体(12d)包括两片相对置设置的扇形盖板(13d),所述的扇形盖板(13d)下方设有竖直设置的弧形盖板(14d),所述的第二料筒(3d)底侧开有与扇形盖板(13d)相对应设置的扇形出料口(15d),所述的第一料筒(2d)底侧设有出料桶(16d),所述的出料桶(16d)侧部设有与弧形盖板(14d)相对应设置的弧形出料口(17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丸加工生产线的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料筒(2d)和第二料筒(3d)的底侧均呈弧形,所述的扇形盖板(13d)具有与第二料筒(3d)弧度相同的弧形过渡部(18d),所述的弧形盖板(14d)位于出料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李炀
申请(专利权)人:瞿李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