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07108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2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包括机架,机架前端设置有开沟器,机架的后端设置有镇压器,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肥料罐和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内部设置有轴向的盲孔,旋转轴上固定有若干个施肥管,施肥管与盲孔连通,盲孔的开口端设置有滑槽,肥料罐底部设置有柔性软管,柔性软管的末端设置有滑环,滑环滑动套接在滑槽内,肥料罐的侧壁设置有压缩空气管,施肥管的末端设置有容纳部,容纳部内轴接有叶轮,叶轮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叶片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副叶片,副叶片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在空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了玉米植株追肥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特别是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在对玉米植株进行追肥时,需要追施氮肥和钾肥。传统生产中是底肥一炮轰,或者机械使用底肥+人工在小喇叭或大喇叭口期追肥。一炮轰遇到雨水比较大时,土壤质地偏沙,通常玉米生长的后期会出现脱肥现象;机械使用底肥+人工在小喇叭或大喇叭口期追肥的方法,在目前农民种植玉米的销售价格和用工成本不成比例的情况下,人工施肥的成本过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及其使用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改进了玉米植株追肥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包括机架,机架前端设置有开沟器,机架的后端设置有镇压器,所述机架中部设置有肥料罐和气缸,气缸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支架,支架上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内部设置有轴向的盲孔,旋转轴上固定有若干个施肥管,施肥管与盲孔连通,盲孔的开口端设置有滑槽,肥料罐底部设置有柔性软管,柔性软管的末端设置有滑环,滑环滑动套接在滑槽内,肥料罐的侧壁设置有压缩空气管,施肥管的末端设置有容纳部,容纳部内轴接有叶轮,叶轮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叶片内设置有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副叶片,副叶片通过定位螺栓固定在空腔内。作为优选,所述叶片表面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金属网。作为优选,所述施肥管内侧设置有螺旋导流槽。作为优选,所述副叶片表面设置有轴向导流槽,轴向导流槽的外侧端设置有凸缘。作为优选,所述容纳部的顶部设置有折流片。一种上述的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机架向前运动,开沟器对土壤进行开沟,调节气缸,使旋转轴位于地面以下40~100cm,随着机架的前进,施肥管带动旋转轴旋转,与此同时肥料罐通过柔性软管向施肥管供应肥料,叶片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旋转,带动土壤进入施肥管与肥料进行混合,镇压器对施肥后的土壤进行回填;副叶片与叶片的长度比例根据旋转轴下探的深度进行调整,副叶片与叶片的长度与旋转轴下探的深度的平方成正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可以对玉米植株进行有效的开沟追肥,肥料通过柔性软管输送至施肥管,利用叶轮对土壤进行搅拌,使土壤和肥料进行有效混合,施肥均匀度高,不损伤玉米苗。叶片与副叶片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肥料的分布均匀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旋转轴与柔性软管连接位置的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施肥管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叶片的结构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折流片的径向剖视图。图中:1、机架;2、开沟器;3、镇压器;4、肥料罐;5、气缸;6、支架;7、旋转轴;8、盲孔;9、施肥管;10、滑槽;11、柔性软管;12、滑环;13、压缩空气管;14、容纳部;15、叶轮;16、叶片;17、空腔;18、副叶片;19、定位螺栓;20、凹槽;21、金属网;22、螺旋导流槽;23、轴向导流槽;24、凸缘;25、折流片;26、狭缝;27、导流片。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中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粘贴等常规手段,在此不再详述。参照图1-5,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包括机架1,机架1前端设置有开沟器2,机架1的后端设置有镇压器3,所述机架1中部设置有肥料罐4和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旋转轴7,旋转轴7内部设置有轴向的盲孔8,旋转轴7上固定有若干个施肥管9,施肥管9与盲孔8连通,盲孔8的开口端设置有滑槽10,肥料罐4底部设置有柔性软管11,柔性软管11的末端设置有滑环12,滑环12滑动套接在滑槽10内,肥料罐4的侧壁设置有压缩空气管13,施肥管9的末端设置有容纳部14,容纳部14内轴接有叶轮15,叶轮15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6,叶片16内设置有空腔17,空腔17内设置有副叶片18,副叶片18通过定位螺栓19固定在空腔17内。叶片16表面设置有凹槽20,凹槽20内设置有金属网21。施肥管9内侧设置有螺旋导流槽22。副叶片18表面设置有轴向导流槽23,轴向导流槽23的外侧端设置有凸缘24。容纳部14的顶部设置有折流片25。另外,折流片25的表面设置有狭缝26,相邻折流片25之间的狭缝26交错设置,狭缝2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导流片27。通过设置带有狭缝26的折流片25,可以使进入施肥管9的土壤与肥料进行充分的混合。一种上述的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机架1向前运动,开沟器2对土壤进行开沟,调节气缸5,使旋转轴7位于地面以下40~100cm,随着机架1的前进,施肥管9带动旋转轴7旋转,与此同时肥料罐4通过柔性软管11向施肥管9供应肥料,叶片16在压缩空气的推动下旋转,带动土壤进入施肥管9与肥料进行混合,镇压器3对施肥后的土壤进行回填;副叶片18与叶片16的长度比例根据旋转轴7下探的深度进行调整,副叶片18与叶片16的长度与旋转轴7下探的深度的平方成正比。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的流量和机架1行进的速度,可对施肥量进行控制,实现20-80斤/亩施肥量连续可调。其中,开沟器2、镇压器3等均为农机领域成熟的市售部件,其具体结构和用法在此不再详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包括机架(1),机架(1)前端设置有开沟器(2),机架(1)的后端设置有镇压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中部设置有肥料罐(4)和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旋转轴(7),旋转轴(7)内部设置有轴向的盲孔(8),旋转轴(7)上固定有若干个施肥管(9),施肥管(9)与盲孔(8)连通,盲孔(8)的开口端设置有滑槽(10),肥料罐(4)底部设置有柔性软管(11),柔性软管(11)的末端设置有滑环(12),滑环(12)滑动套接在滑槽(10)内,肥料罐(4)的侧壁设置有压缩空气管(13),施肥管(9)的末端设置有容纳部(14),容纳部(14)内轴接有叶轮(15),叶轮(15)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6),叶片(16)内设置有空腔(17),空腔(17)内设置有副叶片(18),副叶片(18)通过定位螺栓(19)固定在空腔(1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包括机架(1),机架(1)前端设置有开沟器(2),机架(1)的后端设置有镇压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中部设置有肥料罐(4)和气缸(5),气缸(5)的活塞杆末端设置有支架(6),支架(6)上设置有旋转轴(7),旋转轴(7)内部设置有轴向的盲孔(8),旋转轴(7)上固定有若干个施肥管(9),施肥管(9)与盲孔(8)连通,盲孔(8)的开口端设置有滑槽(10),肥料罐(4)底部设置有柔性软管(11),柔性软管(11)的末端设置有滑环(12),滑环(12)滑动套接在滑槽(10)内,肥料罐(4)的侧壁设置有压缩空气管(13),施肥管(9)的末端设置有容纳部(14),容纳部(14)内轴接有叶轮(15),叶轮(15)上设置有若干个叶片(16),叶片(16)内设置有空腔(17),空腔(17)内设置有副叶片(18),副叶片(18)通过定位螺栓(19)固定在空腔(1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均耕可调追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6)表面设置有凹槽(20),凹槽(20)内设置有金属网(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正萍王艳群吴敏王洋薛澄马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