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及检测复合试纸技术

技术编号:18005770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所述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由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组成,其中,第一试剂中含有氯化铵和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亚硝酰铁氰化钠和枸橼酸钠。本发明专利技术试剂及检测试纸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宫颈癌隐患都具有良好的检出效果,且该试剂及检测试纸制作简单、无需使用复杂仪器设备,检测过程方便灵活,也无需使用穿刺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对受测者身体的损伤,可适用于大规模的女性宫颈癌筛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及检测复合试纸
本专利技术涉及体外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及检测复合试纸。
技术介绍
近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其中,宫颈癌占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总数的百分之五十以上,发病率较高,且死亡率居于高位。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宫颈巴氏涂片法、TCT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状病毒HPV检测、电子阴道镜检查、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阴道细胞学检查等,这些检测方法往往需要采集受测者的活体组织,且需要在专业人士和正规医院里进行,不适用于家庭的常规检查,而抽血、电镜检查的程序不仅会给受测者身体造成损伤,更会给受测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因此,研究出一种快速、便捷、高效的宫颈癌检测手段势在必行。研究证实,宫颈癌患者的尿液中有大量的巯基类代谢物质,而在正常人群的尿液中极少有巯基类代谢物质的检出,因此,可将尿液中巯基类代谢物质的含量作为机体是否发生宫颈病变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检测巯基类代谢物质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预知患宫颈癌的可能性、提高检出和治疗效率。目前对于尿液中巯基类代谢物质的研究如尿中巯基和人类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13,28,张柏梁)、尿中巯基物测定方法的改良及633例正常人测定结果的分析(福建医学院学报,1988,林根春)等多使用磷钨酸法进行显色,但因其显色结果假阳性偏高、准确率不高而得不到广泛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及检测复合试纸,旨在解决宫颈病变检测手续繁琐、耗时长、操作水平要求高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其中,所述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由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组成,其中,第一试剂中含有氯化铵和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亚硝酰铁氰化钠和枸橼酸钠。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其中,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分别以500mL用量计,第一试剂中含有27g氯化铵和53mL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500mg的亚硝酰铁氰化钠和的2500mg的枸橼酸钠。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其中,第一试剂以450mL用量计,第二试剂以550mL用量计,第一试剂中含有24.3g氯化铵和47mL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550mg的亚硝酰铁氰化钠和的2750mg的枸橼酸钠。一种如上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第一试剂的制备:将经称量的氯化铵和的氨水混合后加热溶解,加去离子水定容后,得到第一试剂。第二试剂的制备:将经称量的亚硝酰铁氰化钠、枸橼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第二试剂。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其中,第一试剂制备时,氯化铵和的氨水混合后加热溶解后用去离子水调pH值至9.5~10。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复合试纸,其中,所述检测复合试纸包括棉花隔离层、以及分别贴合于棉花隔离层正反面的第一试纸和第二试纸,其中,第一试纸由醋酸纤维素膜浸泡第一试剂后干燥制得,第二试纸由醋酸纤维素膜浸泡第二试剂后干燥制得。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复合试纸,其中,所述醋酸纤维素膜的孔径为0.2μm。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制备方法及检测复合试纸,通过该试剂及检测试纸能够实现对不同年龄阶段人群宫颈癌的良好检出效果,且该试剂及检测试纸制作简单、无需使用复杂仪器设备,检测过程方便灵活,也无需使用穿刺技术,能有效地降低对受测者身体的损伤,可适用于大规模的女性宫颈癌筛查。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其中,所述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由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组成,其中,所述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由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组成,其中,第一试剂中含有氯化铵和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亚硝酰铁氰化钠和枸橼酸钠。大量的研究显示,当机体发生宫颈癌病变时,尿液中的巯基类化合物含量会急剧上升,通过检查尿液中的巯基类物质的含量,可以有效地预知受测者患宫颈癌的可能性,降低患者的临床治疗风险。尿液中的巯基类化合物可通过在氨性条件下与亚硝酰铁氰化钠反应生成特异性红色物质测得,但尿液中含有的无机金属离子会对尿液中巯基类化合物的检测结果产生干扰,枸橼酸钠可以有效地与尿液中的无机金属离子反应生成络合物,排除金属离子的干扰并为亚硝酰铁氰化钠提供良好稳定的反应环境。如上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的制备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第一试剂的制备:将经称量的氯化铵和的氨水混合后加热溶解,加去离子水调pH值至9.5~10,得到第一试剂。第二试剂的制备:将经称量的亚硝酰铁氰化钠、枸橼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得到第二试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复合试纸,所述检测复合试纸包括棉花隔离层、以及分别贴合于棉花隔离层正反面的第一试纸和第二试纸,其中,第一试纸由0.2μm的醋酸纤维素膜浸泡第一试剂后干燥制得,第二试纸由0.2μm的醋酸纤维素膜浸泡第二试剂后干燥制得。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配制500mL+500mL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第一试剂的制备:将27g氯化铵和53mL的氨水加热溶解,用去离子水调至pH=9.5~10后,得到第一试剂。第二试剂的制备:将500mg的亚硝酰铁氰化钠、2500mg枸橼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500mL,得到第二试剂。实施例2配制450mL+550mL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第一试剂的制备:将24.3g氯化铵和47mL氨水加热溶解,用去离子水调至pH=9.5~10后,得到第一试剂。第二试剂的制备:将550mg的亚硝酰铁氰化钠、2750mg枸橼酸钠溶于去离子水中,定容至550mL,得到第二试剂。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可与试纸联用检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试纸的制备:将0.2μm的醋酸纤维素膜浸泡第一试剂,干燥后得到第一试纸。第二试纸的制备:将0.2μm的醋酸纤维素膜浸泡第二试剂,干燥后得到第二试纸。将制得的第一、第二试纸分别紧密贴合于棉花隔离层两侧,即得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复合试纸,其中第一试纸所在面为正面,第二试纸所在面为反面。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得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的使用方法如下:(1)被检者尿液采样:取早晨第一次尿液的中段部分,用滴管吸取尿液滴加到复合试纸正面正中央显色区域,待尿液完全渗入检测试纸后,将试纸翻转180°,观察复合试纸反面试纸层颜色变化。(2)显色结果:显色2~3min后,对比比色卡,若试纸为黄色,则检测结果为阴性,若试纸为淡红色或浅紫色,则检测结果为弱阳性,若试纸为红色,则检测结果为阳性。(3)检测结果为阳性时,需在排除药物干扰一周后另作一次检测,若检测结果相同,建议及时到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4)以上检测效果在被检者检测前五日内无患伤寒、猩红热、麻疹、败血症、急性粟粒性结核病等疾病情况下检测为佳。实施例3临床试验结果1.试验对象宫颈癌组:经临床确诊的女性宫颈癌患者62名,其中包括30~55岁的女性患者46名,55~70岁的女性患者16名。对照组:经检查健康合格的正常健康人50名,其中正常人的年龄区间为25~74岁。试验要求被检者在检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由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组成,其中,第一试剂中含有氯化铵和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亚硝酰铁氰化钠和枸橼酸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由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组成,其中,第一试剂中含有氯化铵和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亚硝酰铁氰化钠和枸橼酸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分别以500mL用量计,第一试剂中含有27g氯化铵和53mL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500mg的亚硝酰铁氰化钠和的2500mg的枸橼酸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剂,其特征在于,第一试剂以450mL用量计,第二试剂以550mL用量计,第一试剂中含有24.3g氯化铵和47mL氨水,第二试剂中含有550mg的亚硝酰铁氰化钠和的2750mg的枸橼酸钠。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巯基类化合物体外检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连生邓兴朝穆洪涛陈秀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瑞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