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5430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聚光组、第二聚光组、发散组和像面,第一聚光组和第二聚光组的距离为5.49mm,第二聚光组和发散组的距离为8.18mm,其焦距为25mm。通过两个聚光组的聚光作用,可以使得外界的光线经过第一聚光组的汇聚作用,然后在作用在第二聚光组上,再经过发散组的发散作用后,最终作用在像面上。由此,可以将该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运用到检测设备或拍照用相机上,提高适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
本技术属于一种光路,尤其是涉及一种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各种产品的要求逐渐多样化。在各项检测设备中以及相机中均有用到不同像素要求的光路,但是检测设备中的光路与相机中的光路大多不能通用,增加了光学镜片的生产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聚光组、第二聚光组、发散组和像面,第一聚光组和第二聚光组的距离为5.49mm,第二聚光组和发散组的距离为8.18mm,其焦距为25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两个聚光组的聚光作用,可以使得外界的光线经过第一聚光组的汇聚作用,然后在作用在第二聚光组上,再经过发散组的发散作用后,最终作用在像面上。由此,可以将该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运用到检测设备或拍照用相机上,提高适用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聚光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中心厚度分别为1.5mm和4.6mm,第一镜片和第二镜片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2.95mm,第一镜片为凹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45.9mm和27.02mm,第二镜片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104.74mm。由此,外界光线可以先经过第一镜片的汇聚,然后经第二镜片进行汇聚,使得光线较外界光线而言,发生了汇聚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聚光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的中心厚度分别为5.94mm和7.04mm,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1.19mm,第三镜片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24.23mm和420.01mm,第四镜片的左右两侧镜面均向左凸起,半径分别为14.22mm和8.64mm。由此,第三镜片和第四镜片可以对光线进行两次汇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发散组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五镜片、第六镜片和第七镜片,第五镜片、第六镜片和第七镜片的中心厚度分别为4.79mm、3.6mm和5.15mm,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0.2mm,第六镜片和第七镜片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0.2mm,第五镜片的左右两侧镜面均向右凸起,半径分别为9.69mm和15.56mm,第六镜片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92.84mm和35.81mm,第七镜片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54.35mm。由此,第五镜片和第六镜片对光线进行分散,再经第七镜片对光线进行汇聚,最终作用在像面上。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其像素为500万。由此,可以满足相关像素的使用要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四镜片和第五镜片均为接合镜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的光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聚光组1、第二聚光组2、发散组3和像面4,第一聚光组1和第二聚光组2的距离为5.49mm,第二聚光组2和发散组3的距离为8.18mm,其焦距为25mm。第一聚光组1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1.5mm和4.6mm,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2.95mm,第一镜片11为凹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45.9mm和27.02mm,第二镜片12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104.74mm。如图1所示,图中虚线上箭头方向为光线传递方向示意图。由此,外界的光线经过第一镜片11后进行初步汇聚,然后经过第二镜片12发生相应的发散,光线的发散程度小于汇聚程度,使得光线经过第一聚光组1后得到汇聚。第二聚光组2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5.94mm和7.04mm,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1.19mm,第三镜片21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24.23mm和420.01mm,第四镜片22的左右两侧镜面均向左凸起,半径分别为14.22mm和8.64mm。由此,经过第一聚光组1后的光线作用在第二聚光组2上,第二聚光组2中的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对光线进行两次汇聚作用,然后再作用在发散组3上。发散组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五镜片31、第六镜片32和第七镜片33,第五镜片31、第六镜片32和第七镜片33的中心厚度分别为4.79mm、3.6mm和5.15mm,第五镜片33和第六镜片3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0.2mm,第六镜片32和第七镜片33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0.2mm,第五镜片31的左右两侧镜面均向右凸起,半径分别为9.69mm和15.56mm,第六镜片32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92.84mm和35.81mm,第七镜片33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54.35mm。由此,第五镜片31、第六镜片32和第七镜片33逐渐对光线进行发散,最终作用在像面4上。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其像素为500万,该光路结构可以运用在检测仪或相机上,增加适用范围。第四镜片22和第五镜片31均为接合镜片。由此,可以满足光线的传递要求。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

【技术保护点】
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聚光组(1)、第二聚光组(2)、发散组(3)和像面(4),所述第一聚光组(1)和第二聚光组(2)的距离为5.49mm,所述第二聚光组(2)和发散组(3)的距离为8.18mm,其焦距为25mm;所述第一聚光组(1)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所述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1.5mm和4.6mm,所述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2.95mm,所述第一镜片(11)为凹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45.9mm和27.02mm,所述第二镜片(12)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104.74mm;所述第二聚光组(2)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所述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5.94mm和7.04mm,所述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1.19mm,所述第三镜片(21)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24.23mm和420.01mm,所述第四镜片(22)的左右两侧镜面均向左凸起,半径分别为14.22mm和8.64mm;所述发散组(3)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五镜片(31)、第六镜片(32)和第七镜片(33),所述第五镜片(31)、第六镜片(32)和第七镜片(33)的中心厚度分别为4.79mm、3.6mm和5.15mm,所述第五镜片(33)和第六镜片(3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0.2mm,所述第六镜片(32)和第七镜片(33)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0.2mm,所述第五镜片(31)的左右两侧镜面均向右凸起,半径分别为9.69mm和15.56mm,所述第六镜片(32)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92.84mm和35.81mm,所述第七镜片(33)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54.35mm;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其像素为500万;所述第四镜片(22)和第五镜片(31)均为接合镜片。...

【技术特征摘要】
1.焦距为25mm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且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聚光组(1)、第二聚光组(2)、发散组(3)和像面(4),所述第一聚光组(1)和第二聚光组(2)的距离为5.49mm,所述第二聚光组(2)和发散组(3)的距离为8.18mm,其焦距为25mm;所述第一聚光组(1)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所述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1.5mm和4.6mm,所述第一镜片(11)和第二镜片(12)的中心线上的距离为2.95mm,所述第一镜片(11)为凹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分别为145.9mm和27.02mm,所述第二镜片(12)为凸透镜,左右两侧镜面的半径均为104.74mm;所述第二聚光组(2)包括从左到右依次排列的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所述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厚度分别为5.94mm和7.04mm,所述第三镜片(21)和第四镜片(22)的中心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顺东覃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北创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