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及转底炉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4619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6: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及转底炉。所述料盘托辊装置包括呈环形排列的托辊,所述托辊于所述料盘底部的外环与内环各布置一周,所述托辊用于承托料盘并带动所述料盘转动。转底炉包括炉顶、炉墙、料盘、烧嘴和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所述炉顶与所述炉墙包围形成所述转底炉的炉膛,所述料盘和烧嘴设于所述炉膛内,所述料盘托辊装置穿过所述炉墙并使辊头支撑于所述料盘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料盘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物料上下两面加热的要求,采用悬臂托辊,简化了转底机械结构,减轻了载荷,还加强了热传导,对于提高物料的加热速度有积极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及转底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底炉
,尤其涉及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及带有该托辊装置的转底炉。
技术介绍
转底炉是借炉底的旋转,使放置在炉底上的物料由装料口移至出料口的一种机械化炉子。根据炉底形状,转底炉可分为环形炉与盘形炉两种。旋转炉底与炉墙之间的缝隙采用水密封。环形炉及盘形炉炉底的转动需要有转底机械装置,包括支撑辊、定心辊、框架、传动装置等。如图1、图2所示,该环形炉主要包括钢结构1’、炉墙2’、炉顶3’、密封装置4’、转底结构5’、炉底6’、装料区7’和出料区8’。但该种装置结构复杂,成本很高,据估算,每平方米炉底面积使用的转底机械钢材量就达500-800kg/m2。而且由于加热方式受限制,转底炉的料盘只能采取上加热方式,不能够增加下加热方式。由于缺少下加热,同样产量下,导致炉底需要更大的传热面积,因而就需要增加炉子的中心直径或者内宽,由此需要占用更大的厂房面积,布置也困难。为了在达到同样产量的要求下,尽量减小转底炉的占地面积,减小炉子中心直径或炉子内宽,也就是降低炉底面积,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转底炉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及转底炉,以便实现物料上下两面加热的要求,并能减小转底炉的占地面积,简化转底炉的机械结构,减轻载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料盘托辊装置,所述料盘托辊装置包括呈环形排列的托辊,所述托辊于所述料盘底部的外环与内环各布置一周,所述托辊用于承托料盘并带动所述料盘转动。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所述托辊为悬臂托辊,所述托辊包括依次相连的传动轴与辊头,所述传动轴由轴承座支撑,所述辊头为悬臂式布置;每个所述内环的托辊所在的料盘半径方向设有一外环托辊。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所述料盘托辊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所述驱动机构为变频调速电机。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所述辊头的材质为耐热钢材料。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所述料盘托辊装置还包括水冷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托辊上,用于冷却所述辊头;所述辊头的材质为低碳钢。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所述托辊在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转底炉,包括炉顶、炉墙、料盘、烧嘴和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所述炉顶与所述炉墙包围形成所述转底炉的炉膛,所述料盘和烧嘴设于所述炉膛内,所述料盘托辊装置穿过所述炉墙并使辊头支撑于所述料盘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料盘转动。上述的转底炉,所述料盘的上下方均设有所述烧嘴。上述的转底炉,所述料盘的材质为耐热钢材料。上述的转底炉,所述转底炉为环形炉或盘形炉。本专利技术的转底炉在自身优点保留的前提下,可实现物料上下两面加热的要求,从而减小了转底炉的规格,减小了占地面积。本专利技术采用悬臂托辊,可取消复杂的转底机械结构,且悬臂托辊结构简单,造价低,降低了钢材用量。本专利技术使得物料直接布置到料盘上,料盘采用耐热钢材料,不再需要耐火材料,既减轻了载荷,又加强了热传导,对于提高物料的加热速度有积极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料盘直接加热结构替换了笨重的框架结构,降低了载荷,极大减小了炉底的厚度,降低了炉膛高度和减轻了炉底重量。附图说明图1为原有转底炉环形部分纵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为原有转底炉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转底炉环形部分纵向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底炉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以便能够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以及各个方面的优点。然而,以下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是说明的目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如图3、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底炉,主要包括炉顶4、炉墙3、料盘6、烧嘴2和5,及料盘托辊装置7。所述炉顶4与所述炉墙3包围形成所述转底炉的炉膛,所述料盘6和烧嘴2与5设于所述炉膛内,所述料盘托辊装置7穿过所述炉墙3并使辊头支撑于所述料盘6的底部,用于带动所述料盘6转动。如图4所示,所述转底炉设有装料区8和出料区9。在转底炉的炉顶与炉墙外设置有钢结构1。加热的物料布置在料盘6上,料盘6及物料的重量靠布置在内环和外环上一定数量的悬臂托辊来支撑,料盘6上布置有上烧嘴2,料盘下布置有下烧嘴5,以实现物料的上下加热。上述的转底炉,所述转底炉为环形炉或盘形炉。所述料盘托辊装置7包括呈环形排列的托辊,所述托辊于所述料盘6底部的外环与内环各布置一周,所述托辊用于承托料盘6并带动所述料盘6转动。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7,所述托辊为悬臂托辊,所述托辊包括依次相连的传动轴与辊头,所述传动轴由轴承座支撑,所述辊头为悬臂式布置;每个所述内环的托辊所在的料盘半径方向设有一外环托辊。所述料盘托辊装置7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从而带动辊头转动,进一步带动料盘6转动,使得物料从装料区8转动移至出料区9,完成整个加热要求。由于要使内外环托辊的角速度一致,但线速度不同,因此悬臂托辊采用变频调速电机驱动。料盘6和悬臂托辊7的辊头要考虑耐热要求,所述辊头的材质为耐热钢材料,材质可选择1Cr18Ni9Ti和Cr25Ni20等。所述料盘托辊装置还可包括水冷装置,其设置于所述托辊上,用于冷却所述辊头。悬臂托辊的辊头采用水冷时,在高炉温条件下,也能采用较低要求的材质,比如采用低碳钢,如20#钢。上述的料盘托辊装置,所述托辊在周向均匀间隔布置。本专利技术的转底炉在自身优点保留的前提下,可实现物料上下两面加热的要求,从而减小转底炉的规格,减小占地面积至少40%以上。本专利技术采用悬臂托辊,可取消复杂的转底机械结构,且悬臂托辊结构简单,造价低,每平方米炉底面积使用的悬臂托辊的钢材量仅200-400kg/m2,与传统结构相比,降低钢材量达5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物料可直接布置到料盘上,料盘采用耐热钢材料,不再需要耐火材料,既减轻了载荷,还加强了热传导,对于提高物料的加热速度有积极的作用。本专利技术由于取消耐材后,载荷降低,采用可直接加热的料盘取代笨重的框架结构,炉底的厚度(含耐材厚度)可由1000mm左右降低到料盘的300mm厚度左右,这将降低炉膛高度和减轻炉底的重量。炉膛高度降低700mm左右,炉底重量从1000kg/m2降低到300kg/m2。最后应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及转底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托辊装置包括呈环形排列的托辊,所述托辊于所述料盘底部的外环与内环各布置一周,所述托辊用于承托料盘并带动所述料盘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盘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托辊装置包括呈环形排列的托辊,所述托辊于所述料盘底部的外环与内环各布置一周,所述托辊用于承托料盘并带动所述料盘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盘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为悬臂托辊,所述托辊包括依次相连的传动轴与辊头,所述传动轴由轴承座支撑,所述辊头为悬臂式布置;每个所述内环的托辊所在的料盘半径方向设有一外环托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盘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盘托辊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所述传动轴,所述驱动机构为变频调速电机。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盘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头的材质为耐热钢材料。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料盘托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景龙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神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