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0304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5: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力呼吸泵组、控制单元及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压信号的输出,并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动作;所述驱动模块将所述控制单元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入给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以驱动各个磁力呼吸泵动作。所述磁力呼吸泵组包括多个磁力呼吸泵,所述多个磁力呼吸泵串联式设置或并联式设置或串并联混合设置形成一级或多级磁力呼吸泵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达到实时检测油泵性能,使用方便,提高了磁力呼吸泵的输出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泵
,具体涉及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泵体主要采用活塞式、叶片式、柱塞式等结构,这些结构普遍需要外部接入动力源,由于外接动力源,因此存在传动机构等动力装置,由于传动机构等动力装置的存在,会产生能量的损耗及泄漏问题的存在,降低了生产效率,也大大降低了泵的效率。为此我校设计了一种磁力呼吸泵,该种磁力呼吸泵利用与直流恒压电源连接的静活塞产生稳定磁场,利用与交流交变电压电源连接的动活塞产生交变磁场,动活塞在磁场力的作用下,在泵体的油腔内进行左右伸缩运动,形成正负交变的压力,达到泵送油液的目的。这种磁力呼吸泵,自身泄露小,效率高。但是,这种磁力呼吸泵当接入通用交流电,电压大小与频率高低都一定时,对磁力呼吸泵的外作用性能存在一定的影响,存在输出的油液压力小,流量小,连续性差的缺点,而且对于不同场合下的输出要求也有限制,有时候甚至可能对磁力呼吸泵的结构造成损伤。目前,这种磁力呼吸泵只适用于一些精密小型辅助油路,多用来做辅助泵的泵体。为了扩大这种磁力呼吸泵的应用范围及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效果,克服其压力小,流量小,连续性差的缺点,设计开发一种磁力呼吸泵的控制系统,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可扩大磁力呼吸泵的应用范围及进一步提高磁力呼吸泵的应用效果,使用效果好。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包括磁力呼吸泵组、控制单元及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压信号的输出,并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动作;所述驱动模块将所述控制单元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入给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以驱动各个磁力呼吸泵动作。进一步,所述磁力呼吸泵组包括多个磁力呼吸泵,所述多个磁力呼吸泵串联式设置或并联式设置或串并联混合设置形成一级或多级磁力呼吸泵组。进一步,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直流接线端合并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的直流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交流接线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中的交流驱动模块,所述交流驱动模块包括多个交流驱动单元;所述直流驱动模块和所述交流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中的控制模块连接。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产生一路直流电压信号和多路交流电压信号以对应所述直流驱动模块和所述交流驱动模块的多个交流驱动单元,所述多路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f和幅值A可调。进一步,所述多路交流电压信号按级依次是y1=A1cos(ω1t+φ1)、y2=A2cos(ω2t+φ2)、y3=A3cos(ω3t+φ3)、…、yi=Aicos(ωit+φi)…、yn=Ancos(ωnt+φn),1、2、3…i…n表示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级磁力呼吸泵从油箱端开始依次排列的序号,φi=360°*(i-1)/n,A1、A2、A3、…、Ai、…、An相等,ω1、ω2、ω3、…、ωi、…、ωn相等。进一步,所述控制单元包括控制模块和手动控制按钮,所述手动控制按钮通过所述控制模块对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输出进行调节控制。进一步,还包括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采集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输出信息并反馈给所述控制单元。进一步,所述反馈单元包括多个压力流量传感器,所述压力流量传感器与所述磁力呼吸泵一一对应并设置在相对应磁力呼吸泵的输出端。进一步,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进一步,所述显示屏显示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磁力呼吸泵对应的输出压力、流量、交流电信号放大后的的幅值、频率以及直流电信号放大后的幅值大小。进一步,所述显示屏是LCD显示屏。进一步,所述磁力呼吸泵包括左右端盖及泵体,所述左右端盖与所述泵体密封连接,所述泵体内一端设置有与恒压电源连接的静活塞,另一端设置有与交变电压电源连接的动活塞,所述静活塞产生稳定磁场,所述动活塞产生交变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所述动活塞进行左右伸缩运动,形成正负交变的压力,达到泵送油液的目的。进一步,所述动活塞的一端连接伸缩膜,所述伸缩膜通过过度端盖与所述泵体固定;所述泵体和所述伸缩膜构成体积可变的油腔。进一步,所述伸缩膜通过联结片与所述动活塞连接。进一步,所述左右端盖中靠近所述动活塞的端盖,其内端设置有一凹槽,为所述动活塞的伸缩运动留有一定距离。进一步,所述泵体内分布有多个腔室,每个腔室内设置有一个定活塞和一个动活塞;每个腔室的一端外侧壁板上设置有进油口,另一端外侧壁板上设置有出油口。进一步,所述进油口和出油口处均设置有单向阀。进一步,所述泵体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应的密封油道和总进油口,另一端外表面上设置有相应的密封油道和总出油口,所述总进油口和总出油口分别通过相对应的密封油道与各腔室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进一步,所述每个腔室均由外侧壁板、内侧壁板和两侧隔板组成。进一步,所述腔室的外侧壁板和内侧壁板上均设置有滑槽结构,所述定活塞和动活塞上相对应的均设置有滑块结构,滑槽结构与相对应的滑块结构配合工作。进一步,所述外侧壁板的滑槽结构内壁上接有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泵体外表面上的相对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所述接线端子有两对,其中一对对应恒压电源,另一对对应交变电压电源。进一步,所述静活塞包括静活塞本体,所述动活塞包括动活塞本体,所述静活塞本体和动活塞本体上均饶有励磁线圈,所述励磁线圈通过相对应的静活塞电极或动活塞电极、相对应的滑槽结构内壁电极与所述泵体外表面上的相对应的接线端子电连接。进一步,所述静活塞电极设置在所述静活塞本体外侧的滑块结构上,所述动活塞电极设置在所述动活塞本体外侧的滑块结构上。进一步,所述滑槽结构为“T”型槽结构;所述滑块结构为“T”型滑块结构;所述滑槽结构的电极设置在“T”型槽的两肩下侧,所述静活塞电极或动活塞电极设置在相对应“T”型滑块的两肩下侧。进一步,所述泵体是多腔室圆筒状泵体,各腔室周向排列、沿轴向布置。进一步,所述多个腔室分为两组或三组,形成接力式的吸压油路。进一步,所述泵体和左右端盖之间还分别设置有密封圈。该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不需要接入传动机构等动力装置,生产效率高,无泄漏。(2)本专利技术,由泵体、伸缩膜构成体积可变的油腔,当外部动活塞端子接上交变电压时,泵体内部的动活塞产生交变磁场,外部定活塞接线端子接恒压电源,静活塞产生稳定磁场。在磁场力的作用下,使得动活塞推动伸缩膜,或者拉回伸缩膜,进而改变泵体内腔的容积,形成正负交变的压力,达到吸油压油的目的,开辟了磁力呼吸泵的新技术。(3)本专利技术,由于每个腔是独立的,可以将多个腔室分为两组或三组,两组或三组动活塞组交替往复运动,形成接力式的吸压油路,经过总的进油口和吸油口形成连续的吸压油路,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通过控制模块和驱动模块,对磁力呼吸泵组进行控制,并由压力流量传感器对各级油泵的输出进行反馈,再由LCD显示屏实时观测,通过手动控制按钮进行调节。此系统可达到实时检测油泵性能,使用方便,提高了磁力呼吸泵的输出压力。(5)本专利技术中,尤其是对磁力呼吸泵组进行串联式控制,对串联的磁力呼吸泵分级调节,采用串联式的分级控制增压,并对各级磁力呼吸泵的输出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力呼吸泵组、控制单元及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压信号的输出,并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动作;所述驱动模块将所述控制单元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入给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以驱动各个磁力呼吸泵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力呼吸泵组、控制单元及驱动模块;所述控制单元控制电压信号的输出,并通过所述驱动模块控制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动作;所述驱动模块将所述控制单元产生的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并输入给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以驱动各个磁力呼吸泵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呼吸泵组包括多个磁力呼吸泵,所述多个磁力呼吸泵串联式设置或并联式设置或串并联混合设置形成一级或多级磁力呼吸泵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直流接线端合并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的直流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磁力呼吸泵组中各个磁力呼吸泵的交流接线端分别连接所述驱动模块中的交流驱动模块,所述交流驱动模块包括多个交流驱动单元;所述直流驱动模块和所述交流驱动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单元中的控制模块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产生一路直流电压信号和多路交流电压信号以对应所述直流驱动模块和所述交流驱动模块的多个交流驱动单元,所述多路交流电压信号的频率f和幅值A可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磁力呼吸泵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交流电压信号按级依次是y1=A1cos(ω1t+φ1)、y2=A2cos(ω2t+φ2)、y3=A3cos(ω3t+φ3)、…、yi=Aicos(ω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颖刚刘利徐力祝铠甲翟胜杭刘建奇薛志周雨洁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