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9708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0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包括:壳体、进线铜排、出线铜排、可控硅模块和单级接触器;进线铜排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进线铜排的进线连接端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线铜排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出线铜排的出线连接端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控硅模块和单级接触器均设置在壳体的中部;其中,可控硅模块的进线端和单级接触器的进线端相互并联并与进线铜排连接,可控硅模块的出线端和单级接触器的出线端相互并联并与出线铜排连接,出线铜排与空压机的电机连接以驱动空压机运转,从而使整个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压机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Soft starting controller for air compress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ft starting controller for an air compress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line copper row, a line copper row, a silicon controlled module and a single stage contactor; the line copper row extends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hell, and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line copper row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hell; the length of the line copper row along the shell is the length square. To extend, the outgoing connection end of the line copper row is located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shell; the silicon control module and the single stage contactor are all set in the middle of the shell; in which the inlet of the silicon control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line of the single stage contactor and connects with the line copper, the outlet end of the silicon controlled module and the single stage connection are connected. The line ends of the touch device are connected with each other and connected to the line copper. The output copper row is connected with the motor of the air compressor to drive the air compressor. Thus the stability of the soft starting controller in the air compressor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problem of the poor working stability of the air compressor control system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
本技术涉及空压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空压机控制系统,是由软起动器、多种交流接触器、风机控制端子、电流互感器、变压器等多个元件组合进行控制,常常会分散的排布在安装板上,导致控制系统工作的稳定性较差,同时也增大了整个控制系统的体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压机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包括:壳体;进线铜排,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进线铜排的进线连接端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线铜排,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出线铜排的出线连接端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控硅模块和单级接触器,可控硅模块和单级接触器均设置在壳体的中部;其中,可控硅模块的进线端和单级接触器的进线端相互并联并与进线铜排连接,可控硅模块的出线端和单级接触器的出线端相互并联并与出线铜排连接,出线铜排与空压机的电机连接以驱动空压机运转。进一步地,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电流互感器,出线铜排穿设在电流互感器内。进一步地,进线铜排和出线铜排均为三根,三根进线铜排相互平行设置,三个出线铜排相互平行设置。进一步地,可控硅模块和单级接触器均为三个,每个可控硅模块和每个单级接触器均与对应的一根进线铜排和一根出线铜排连接。进一步地,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散热板,沿壳体的底部平行设置,散热板位于可控硅模块的下方并与可控硅模块连接。进一步地,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变压器和电源板,变压器和电源板上下相对设置;其中,变压器的进线端与进线铜排连接,变压器的出线端与电源板连接,以为电源板供电。进一步地,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交流接触器和风机接线端子,交流接触器设置在壳体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风机接线端子设置在壳体沿其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其中,交流接触器的进线端与进线铜排连接,交流接触器的出线端与风机接线端子连接,风机接线端子用于与风机连接以为风机供电。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端盖和底壳,端盖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壳上;其中,进线铜排、出线铜排、可控硅模块和单级接触器均设置在底壳内。进一步地,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键盘盒,键盘盒可拆卸地设置在端盖上;其中,键盘盒通过信号线与电源板连接。进一步地,端盖上设置有DB9连接头,键盘盒的接口端插接在DB9连接头上并通过信号线与电源板连接。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包括:壳体、进线铜排、出线铜排、可控硅模块和单级接触器;进线铜排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进线铜排的进线连接端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线铜排沿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出线铜排的出线连接端位于壳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控硅模块和单级接触器均设置在壳体的中部;其中,可控硅模块的进线端和单级接触器的进线端相互并联并与进线铜排连接,可控硅模块的出线端和单级接触器的出线端相互并联并与出线铜排连接,出线铜排与空压机的电机连接以驱动空压机运转,从而使整个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压机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的正面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可选的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的壳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端盖;12、底壳;20、进线铜排;21、进线连接端;30、出线铜排;31、出线连接端;40、可控硅模块;50、单级接触器;60、电流互感器;70、散热板;80、变压器;90、电源板;100、交流接触器;110、风机接线端子;120、键盘盒。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壳体10、进线铜排20、出线铜排30、可控硅模块40和单级接触器50;进线铜排2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进线铜排20的进线连接端21位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线铜排3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出线铜排30的出线连接端31位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控硅模块40和单级接触器50均设置在壳体10的中部;其中,可控硅模块40的进线端和单级接触器50的进线端相互并联并与进线铜排20连接,可控硅模块40的出线端和单级接触器50的出线端相互并联并与出线铜排30连接,出线铜排30与空压机的电机连接以驱动空压机运转。应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包括:壳体10、进线铜排20、出线铜排30、可控硅模块40和单级接触器50;进线铜排2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进线铜排20的进线连接端21位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线铜排30沿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出线铜排30的出线连接端31位于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控硅模块40和单级接触器50均设置在壳体10的中部;其中,可控硅模块40的进线端和单级接触器50的进线端相互并联并与进线铜排20连接,可控硅模块40的出线端和单级接触器50的出线端相互并联并与出线铜排30连接,出线铜排30与空压机的电机连接以驱动空压机运转,从而使整个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工作稳定性大大提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空压机控制系统工作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进线铜排20和出线铜排30均为三根,三根进线铜排20相互平行设置并与外部电源连接,三个出线铜排30相互平行设置并与空压机的电机连接。可控硅模块40和单级接触器50均为三个,每个可控硅模块40和每个单级接触器50均与对应的一根进线铜排20和一根出线铜排30连接。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电流互感器60,出线铜排30穿设在电流互感器60内。在工作前,单级接触器50处于断开状态,进线铜排20通电后,电流首先通过可控硅模块40向空压机的电机供电,利用可控硅模块40的特性,使空压机电机在一分钟内缓缓起动,避免大电流对电机造成冲击,电机起动完成后,通过控制回路使单级接触器50闭合,可控硅模块40断开,以正常运转电流通过单级接触器50向空压机电机供电。可控硅模块40在工作过程中会散发大量的热量,为了保证良好的散热,进一步地,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散热板70,散热板70沿壳体10的底部平行设置,散热板70位于可控硅模块40的下方并与可控硅模块40连接。具体地,三个可控硅模块40与散热板70抵接在一起从而将热量传导至散热板70并通过散热板70将热量散发掉。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内部的控制元件在工作过程中也需要为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进线铜排(20),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进线铜排(20)的进线连接端(21)位于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线铜排(30),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出线铜排(30)的出线连接端(31)位于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控硅模块(40)和单级接触器(50),所述可控硅模块(40)和所述单级接触器(5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中部;其中,所述可控硅模块(40)的进线端和所述单级接触器(50)的进线端相互并联并与所述进线铜排(20)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40)的出线端和所述单级接触器(50)的出线端相互并联并与所述出线铜排(30)连接,所述出线铜排(30)与空压机的电机连接以驱动空压机运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进线铜排(20),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进线铜排(20)的进线连接端(21)位于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出线铜排(30),沿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出线铜排(30)的出线连接端(31)位于所述壳体(10)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可控硅模块(40)和单级接触器(50),所述可控硅模块(40)和所述单级接触器(50)均设置在所述壳体(10)的中部;其中,所述可控硅模块(40)的进线端和所述单级接触器(50)的进线端相互并联并与所述进线铜排(20)连接,所述可控硅模块(40)的出线端和所述单级接触器(50)的出线端相互并联并与所述出线铜排(30)连接,所述出线铜排(30)与空压机的电机连接以驱动空压机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电流互感器(60),所述出线铜排(30)穿设在所述电流互感器(60)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铜排(20)和所述出线铜排(30)均为三根,三根所述进线铜排(20)相互平行设置,三个所述出线铜排(30)相互平行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控硅模块(40)和所述单级接触器(50)均为三个,每个所述可控硅模块(40)和每个所述单级接触器(50)均与对应的一根所述进线铜排(20)和一根所述出线铜排(30)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压机软起动控制器还包括:散热板(70),沿所述壳体(10)的底部平行设置,所述散热板(70)位于所述可控硅模块(40)的下方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晁国防杨文鸽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西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