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圈校正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摄像
,特别涉及一种光圈的校正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光圈是一种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通量的装置。在日常生活中,摄像机通常都是应用在光照变化较大的场合,因此为了保证摄像机能够产生正常的图像,就必须随时根据光照强度来调整光圈大小。但是摄像机通常固定在较高的位置,不方便手动调整光圈大小,因此大部分摄像机都配备了自动光圈镜头,从而使摄像机能够得到正常的图像。自动光圈是通过自动控制光圈大小来保证摄像机能够正确曝光成像,以便使图像理想地呈现。由于光圈在生产制造时存在一定误差,不同的光圈采用相同的校正方式进行校正时,其校正的效果存在差异,导致不能精准控制光圈大小,因而导致不同摄像机使用同样参数调整光圈时,调整的光圈大小不一致或者误差较大,使得摄像机输出图像有较大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圈校正方法,旨在解决传统光圈因制造误差导致不同摄像机光圈的校正效果不一致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圈校正方法,包括下述步骤:A、将光圈的行程划分为多段,使所述光圈的行程量化;B、将光圈的大小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圈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将光圈的行程划分为多段,使所述光圈的行程量化;B、将光圈的大小划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系数,所述系数为预定值;C、获取所述光圈的最大光通量;D、由大及小或由小及大地调节所述光圈,并获得所述光圈在调节过程中的调节光通量;E、计算所述调节光通量与所述最大光通量的比值,当所述比值等于任一所述系数时,记录所述系数对应的等级和所述光圈的行程,完成一个所述等级的标定,至完成全部所述等级的标定,记录全部所述等级和所述行程的对应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圈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A、将光圈的行程划分为多段,使所述光圈的行程量化;B、将光圈的大小划分为多个等级,每个等级对应一个系数,所述系数为预定值;C、获取所述光圈的最大光通量;D、由大及小或由小及大地调节所述光圈,并获得所述光圈在调节过程中的调节光通量;E、计算所述调节光通量与所述最大光通量的比值,当所述比值等于任一所述系数时,记录所述系数对应的等级和所述光圈的行程,完成一个所述等级的标定,至完成全部所述等级的标定,记录全部所述等级和所述行程的对应数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具体为:将光圈的行程划分为多段,其段数大于所述光圈的等级数,采用数字由小及大地标记所述段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圈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的行程划分为800~1500段,所述光圈的等级分为12级,所述12级的系数分别为1,0.875,0.65,0.5,0.34,0.23,0.14,0.09,0.05.0.025,0.0125,0。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圈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程划分为1000段,所述行程量化为0~1000;所述行程0与等级1对应,行程1000与等级12对应,或者,所述行程0与等级12对应,行程1000与等级1对应;所述等级1对应的系数为0,所述等级12对应的系数为1,或者所述等级1对应的系数为1,所述等级12对应的系数为0。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光圈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具体为:将安装在摄像机上的所述光圈打开最大尺寸,所述摄像机的传感器的成像面上接收的光通量为最大光通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圈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光通量和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维海德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