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66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其结构包括连接支撑杆、连接头、支撑板、挂钩、绝缘层、电缆线、回路芯片装置、连接室、封壁、连接杆,所述连接支撑杆中部边缘与连接杆上端中部设有的通孔,紧密贴合,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针对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了改良,推出回路芯片装置,首先通过卡槽对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接收板对信息电力进行接收,由传输板进行传输信息至处理芯片板,从而处理芯片板对信息进行处理扩大,增强了设备的电力传输能力,解决了设备在多回路以及绕圈的情况下,电力给予不足容易带来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属于电缆线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电缆规格就是电线电缆的芯数和截面尺寸的表示法的含义。电力系统采用的电线电缆产品主要有架空裸电线、汇流排、电力电缆分支电缆、电磁线以及电力设备用电气装备电线电缆等。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520663931.X的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每条回路电力电缆接头位置均设置有电缆接头小室和电缆坑,电缆接头小室布置在中间,两个电缆坑分别布置在电缆接头小室两侧,每条回路的高压电力电缆经一个电缆坑进入电缆接头小室,再经另一电缆坑引出,三相电缆接头安装在电缆接头小室内,在电缆接头小室内每两相电缆接头间设置有防火隔墙,电缆接头小室与两侧电缆坑间设置有防火封堵;本技术的电缆接头布置方式可将事故限制在单相内,缩小了事故范围;可限制电缆接头事故波及两端电缆,显著降低事故损失;可储存备用电缆,避免了事故后大量更换电缆的额外费用,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在多回路以及绕圈的情况下,电力给予不足,容易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回路高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其结构包括连接支撑杆(1)、连接头(2)、支撑板(3)、挂钩(4)、绝缘层(5)、电缆线(6)、回路芯片装置(7)、连接室(8)、封壁(9)、连接杆(10),所述连接支撑杆(1)中部边缘与连接杆(10)上端中部设有的通孔,紧密贴合,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左侧边缘与面板熔接,所述支撑板(3)上端与面板中部两端熔接,并且占用面板面积的二分之一,所述挂钩(4)底端与支撑板(3),相互嵌合,所述绝缘层(5)内圈与封壁(9)紧密连接,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所述电缆线(6)上端贯穿接口,外圈与接口内圈相互嵌合,所述回路芯片装置(7)设在接口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回路高压电力电缆接头设备布置结构,其结构包括连接支撑杆(1)、连接头(2)、支撑板(3)、挂钩(4)、绝缘层(5)、电缆线(6)、回路芯片装置(7)、连接室(8)、封壁(9)、连接杆(10),所述连接支撑杆(1)中部边缘与连接杆(10)上端中部设有的通孔,紧密贴合,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2)左侧边缘与面板熔接,所述支撑板(3)上端与面板中部两端熔接,并且占用面板面积的二分之一,所述挂钩(4)底端与支撑板(3),相互嵌合,所述绝缘层(5)内圈与封壁(9)紧密连接,两者之间不存在空隙,所述电缆线(6)上端贯穿接口,外圈与接口内圈相互嵌合,所述回路芯片装置(7)设在接口上端,被接口上端设有的支撑板包围连接,所述连接室(8)外圈设有封壁(9),两者紧密连接不存在空隙,所述连接杆(10)设在设备零件的中部,上端贯穿面板与连接支撑杆(1)紧密连接;所述回路芯片装置(7)由卡槽(701)、处理芯片板(702)、右侧传输器(703)、接收板(704)、传输板(705)、左侧传输器(706)组成,所述卡槽(701)共设有两个,位于槽板上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孟龙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胜华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