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极引出结构及储能器件
本技术涉及储能器件
,具体涉及一种电极引出结构及储能器件。
技术介绍
电池或超级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能源、军事等领域。其中电极引出部分主要起到连接内部芯体与外部设备的作用,作为连接的关键环节,采用何种电极引出结构不仅对储能器件的电阻有重要影响,对单体的稳定可靠性及寿命也至关重要。目前常用的电极引出结构具有以下两种结构形式,第一种电极引出结构如图1所示,引出极3与储能器件的外壳为一体结构,其中,与芯体1连接的集流片2与引出极3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在引出极3的外部将集流片2与引出极3采用超声波/磁脉冲进行圆周方向焊接,一般采用3-6个焊接点均匀布置,从而引出电极。该电极引出结构的连接方式可靠,尺寸紧凑,但其一般只能利用金属的热胀冷缩原理,装配前需对部件进行降温或升温预处理,通过热装或冷装方式进行装配,增加了装配成本;并且由于采用过盈配合的连接方式,对集流片2和引出极3连接部分的尺寸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增加了加工难度;此外,超声波/磁脉冲焊接后,引出极3上焊斑位置的焊渣会凹凸不平,影响外观质量,若要去除,则增加一道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芯体的集流片和作为正极的引出盖,所述集流片的端部设置有盲孔,所述引出盖间隙插配在所述盲孔内,所述集流片的外缘用于间隙插配在外壳端部的内孔内,所述集流片的端部、引出盖的端部用于与外壳的端部一次焊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芯体的集流片和作为正极的引出盖,所述集流片的端部设置有盲孔,所述引出盖间隙插配在所述盲孔内,所述集流片的外缘用于间隙插配在外壳端部的内孔内,所述集流片的端部、引出盖的端部用于与外壳的端部一次焊接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出盖的端部设置有环形缺口,所述环形缺口的台阶面、所述集流片远离芯体的端部均与外壳的端部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引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缺口的下端设置有作为正极的凸台。4.一种储能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芯体和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电极引出结构,所述芯体和集流片设置于所述外壳端部的内孔内,所述集流片与外壳间隙配合,所述集流片的端部、引出盖的端部和所述外壳的端部一次焊接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器件还包括与所述芯体的上端连接的集流体、作为负极的极柱以及设置于所述集流体和极柱之间的转接柱,所述转接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建勋,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