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体及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5765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2:50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及一种电池包。该电池箱体包括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用于支撑所述单体电池;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制作材料与所述下箱体的制作材料不同,所述上箱体包括顶部、侧部和连接部,所述顶部通过所述侧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侧部的厚度,所述厚度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连接件,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的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体有利于电池包向轻量化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本申请涉及储能器件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体,还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随着充电电池的飞速发展,能量密度已经成为衡量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而推动电池包向轻量化发展则是提高能量密度的一种常用方法。通常的,电池包由电池箱体和多个单体电池组成,目前,电池箱体多由金属材料制成,这不利于电池包向轻量化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及一种电池包,该电池箱体有利于电池包向轻量化发展。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包括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用于支撑所述单体电池;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制作材料与所述下箱体的制作材料不同,所述上箱体包括顶部、侧部和连接部,所述顶部通过所述侧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侧部的最大厚度,所述厚度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连接件,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的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过渡段和加强段,所述加强段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加强段,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加强段通过所述过渡段与所述侧部连接,所述加强段的厚度大于所述过渡段的厚度,所述过渡段的厚度与所述侧部的厚度相等。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体还包括受压套,所述受压套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且所述受压套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受压套,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以连接所述上箱体和所述下箱体。优选的,所述受压套的厚度等于所述加强段的厚度。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体还包括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连接于所述受压套上远离所述下箱体的一侧,所述定位件与所述加强段在所述第一方向上定位配合。优选的,所述受压套和所述定位件均为圆环状结构。优选的,所述受压套远离所述定位件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段,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上,所述导向段向内收缩。优选的,所述加强段远离所述过渡段的一侧设置有减压段,所述减压段与所述下箱体贴合。优选的,所述顶部的厚度自所述顶部的四周指向所述顶部的中心逐渐减小。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池包,该电池包包括单体电池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箱体,所述单体电池被收容于所述电池箱体内。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体中,下箱体用于支撑单体电池,上箱体采用与下箱体不同的材料制成,以减小整个电池箱体的重量,这有利于电池包向轻量化发展。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池箱体中受压套和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部分结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顶部;2-侧部;3-连接部;31-过渡段;32-加强段;321-第一连接孔;33-减压段;4-受压套;41-第二连接孔;42-导向段;5-定位件。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箱体,该电池箱体可以收容单体电池,该电池箱体可以包括下箱体、上箱体和连接件,下箱体可以支撑单体电池;上箱体可以包括顶部1、侧部2和连接部3,顶部1通过侧部2可以与连接部3连接,可以设置连接部3的最大厚度大于侧部2的厚度,上箱体的制作材料与下箱体的制作材料不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上箱体的制作材料,以达到减小整个电池箱体的重量,使电池包向轻量化发展;通过连接件可以将上箱体的连接部3与下箱体连接到一起,完成对电池的封装工作。需要说明的是,下箱体和连接件未在附图中示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合理选择,另外,前后文中所提到的厚度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第一方向可以为图3中所示的方向A或方向A的反方向。其中,下箱体可以为金属材料制成,如金属铜或铝,当然下箱体也可以为合金材料制成,单体电池可以支撑于下箱体上。由于上箱体几乎不需要提供支撑力,也几乎不承受压力,因而上箱体可以由强度相对较低的轻质塑料或合成材料制成,通过选择合适的上箱体制作材料,可以减轻整个电池箱体的总重量,如上箱体可以为PP(聚丙烯)与玻璃材料的合成材料,玻璃纤维可以提高整个上箱体的结构强度,以避免上箱体因自身结构强度不足而出现塌陷的情况,可选的,上箱体还可以设置有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可以容纳单体电池的一部分,这可以提高电池包的容量。连接件可以为螺纹连接件或铆接件等,通过连接件可以将上箱体的连接部3与下箱体连接到一起,当然下箱体上也可以对应设置有类似连接部3所具有的功能的结构,以便于上箱体与下箱体的连接。上述可知,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体中,上箱体通过采用与下箱体不同的材料制成,以达到减小整个电池箱体重量的目的,这有利于电池包向轻量化发展。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连接部3包括过渡段31和加强段32,加强段32可以设置有第一连接孔321,连接件可以穿过沿第一方向贯穿加强段32的第一连接孔321,加强段32可以通过过渡段31与侧部2连接,且加强段32的厚度可以大于过渡段31的厚度,过渡段31的厚度可以与侧部2的厚度相等。具体的,可以通过一体注塑的方式直接形成包括顶部1、侧部2和连接部3的上箱体,且设置连接部3上各部分的厚度不同,厚度更大的加强段32通过厚度较小的过渡段31与侧部2连接,通过设置加强段32的厚度更大,可以使加强段32的抗变形能力以及结构强度得以提升,这可以防止因连接件的锁紧力较大而破坏上箱体的结构完整性;由于过渡段31所承受的压力较小,因而设置过渡段31与侧部2的厚度相等,可以进一步减小整个上箱体的重量;第一连接孔321可以在上箱体的制作过程中直接形成于加强段32上,也可以在上箱体形成之后,再通过钻加工等方式形成,第一连接孔321可以为圆柱状孔,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一连接孔321的孔径大小,以与连接件相适配。为了进一步提高上箱体的使用寿命,优选的,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体还可以包括受压套4,受压套4可以嵌设于第一连接孔321内,且受压套4上可以设置有沿第一方向贯穿自身的第二连接孔41,连接件可以穿过第二连接孔41,实现连接上箱体与下箱体的目的。具体的,受压套4可以为套筒状结构,且受压套4可以由强度相对较大的材料制成,如受压套4可以为纯金属材料或合金材料通过压铸的方式制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受压套4的安装方式,如可以直接在受压套4之外形成上箱体,即先制作受压套4后制作上箱体,使得在上箱体成型之后,受压套4可以直接嵌设于上箱体内;也可以在上箱体形成之后,再将受压套4置于第一连接孔321内。通过设置受压套4,可以使连接件直接向受压套4施加沿第一方向的锁紧力,这可以避免上箱体因受较大锁紧力而被破坏,提高上箱体的使用寿命,进而提高整个电池包的产品质量。更具体的,受压套4的厚度可以等于加强段32的厚度,如此设置,可以使连接件直接与受压套4的一侧表面接触,受压套4的另一侧表面则直接与下箱体接触,从而保证上箱体中的加强段32几乎不承受沿第一方向的锁紧力,以进一步防止加强段32以及上箱体受到损坏。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箱体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箱体及电池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箱体,用于收容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用于支撑所述单体电池;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制作材料与所述下箱体的制作材料不同,所述上箱体包括顶部、侧部和连接部,所述顶部通过所述侧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侧部的最大厚度,所述厚度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连接件,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的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箱体,用于收容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箱体,所述下箱体用于支撑所述单体电池;上箱体,所述上箱体的制作材料与所述下箱体的制作材料不同,所述上箱体包括顶部、侧部和连接部,所述顶部通过所述侧部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最大厚度大于所述侧部的最大厚度,所述厚度所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连接件,所述下箱体和所述上箱体的所述连接部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过渡段和加强段,所述加强段具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连接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加强段,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所述加强段通过所述过渡段与所述侧部连接,所述加强段的厚度大于所述过渡段的厚度,所述过渡段的厚度与所述侧部的厚度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箱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受压套,所述受压套嵌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内,且所述受压套具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所述受压套,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源陈智明钱诚杨海奇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