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54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2:33
一种行程开关,其包括壳体,在壳体中设有相互垂直的驱动转轴和活动推杆,以及与活动推杆配合的接触系统,在驱动转轴上设有储能机构和与活动推杆配合的凸轮机构,在壳体外设有操作臂,驱动转轴通过传动件与操作臂连接,在传动件上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壳体配合限制传动件的旋转的极限角度,使传动件旋转的极限角度小于储能机构旋转的极限角度,通过传动件在操作臂与驱动转轴之间传递作用力,同时通过传动件上的限位机构限制传动件旋转的极限角度以控制驱动转轴旋转的极限角度,防止储能机构在驱动转轴旋转角度过大时导致失效,保证了储能机构的可靠性,而且传动件体积小、强度高,不仅设置限位机构方便,而且加工的难度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程开关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行程开关。
技术介绍
行程开关是一种常用的小电流主令电器,利用外部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带动接触系统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通常用来限制机械运动的位置或行程,使运动机械按一定位置或行程自动停止、反向运动、变速运动或自动往返运动等,广泛用于各类机床和起重机械,用以控制其行程、进行终端限位保护,在实际生产中,将行程开关安装在预先安排的位置,当机械运动部件上的模块撞击行程开关时,行程开关的触点动作,实现电路的切换。但现有的行程开关受结构限制,不能精调外置操作臂方向,动作角度局限,而且缺少过行程保护,行程开关出现过行程易导致开关内部元件动作异常,特别是储能机构的损坏,引发控制电路系统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行程开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行程开关,其包括壳体,在壳体中设有相互垂直的驱动转轴400和活动推杆200,以及与活动推杆200配合的接触系统,在驱动转轴400上设有储能机构430和与活动推杆200配合的凸轮机构420,在壳体外设有操作臂500,驱动转轴400通过传动件410与操作臂500连接,在传动件410上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壳体配合限制传动件410的旋转的极限角度,使传动件410旋转的极限角度小于储能机构430旋转的极限角度。可选的,所述储能机构430包括扭转件431以及用于固定扭转件431的固定座432,扭转件431设有分别与壳体和固定座432连接的转动臂433。可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件410上的限位凸台410c,壳体中设有与限位凸台410c配合的弧形的限位槽410b。可选的,所述扭转件431为扭簧,扭转件431的两端分别构成所述的转动臂433,所述固定座432包括一体设置的弹簧筒434和弹簧罩435,弹簧筒434与驱动转轴400连接,弹簧罩435间隔设置在弹簧筒434的外侧形成容纳扭转件431本体的弹簧槽436,弹簧罩435上设有避让转动臂433的活动开口437,转动臂433通过活动开口437伸出弹簧槽436,其中一个转动臂433抵在活动开口437的端面上,另一个转动臂433抵在壳体上。可选的,所述弹簧筒434的长度小于弹簧罩435的长度设置,弹簧筒434的端面到弹簧罩435的端面之间形成限位空间447b,在驱动转轴400上设有穿过限位空间447b与弹簧筒434的端面相抵配合的限位块447a。可选的,所述凸轮机构420包括凸轮板421,凸轮板421的一侧与固定座432的弹簧筒434和弹簧罩435连接,凸轮板421、弹簧筒434和弹簧罩435一体成型。可选的,所述活动推杆200端面上的一侧设有与凸轮机构420的凸轮板421滑动配合的第一推动部292,第一推动部292与活动推杆200端面上的另一侧形成避让储能机构430避让凹槽291。可选的,所述传动件410包括与操作臂500连接的动力部411以及与驱动转轴400连接的驱动部412,壳体上设有与传动件410的驱动部412配合的传动凹槽410a,在传动凹槽410a的底部设有与驱动转轴400配合的驱动凹槽400a,传动凹槽410a内壁的一侧设有与驱动部412滑动配合的的弧形的限位条410d,限位条410d在传动凹槽410a的另一侧形成弧形的限位槽410b,传动件410上设有与限位槽410b配合的限位凸台410c。可选的,所述限位条410d的高度小于传动凹槽410a的深度设置,在限位条410d与传动凹槽410a顶侧之间形成滑动台阶414,所述传动件410的驱动部412上设有与滑动台阶414顶侧配合的滑动板415,所述的限位凸台410c与滑动板415的底侧连接。可选的,所述传动件410的动力部411与驱动部412连接处设有与传动凹槽410a顶侧边缘配合的传动挡板413,传动挡板413设置在滑动板415远离限位凸台410c的一侧,并与滑动板415连接构成台阶面。可选的,所述操作臂500上设有调整臂510,调整臂510与传动件410插接配合,传动件410上设有多个卡齿417,卡齿417以中心对称的方式设置在传动件410的四周,调整臂510上设有与卡齿417配合的卡槽。可选的,所述驱动转轴400包括相连接的传动轴441和从动轴442,凸轮机构420和储能机构430通过过渡配合安装在从动轴442上,传动轴441在远离从动轴442的一侧设有与传动件410连接的插接块416b,插接块416b、传动轴441和从动轴442一体成型,在传动轴441上设有密封槽443,密封槽443中设有密封圈444;传动轴441上设有挡圈槽445,挡圈槽445中设有与壳体配合的开口挡圈446;从动轴442上设有与储能机构430配合的限位块447a。本技术的行程开关,驱动转轴400通过传动件410与操作臂500连接,通过传动件410在操作臂500与驱动转轴400之间传递作用力,同时通过传动件410上的限位机构限制传动件410旋转的极限角度以控制驱动转轴400旋转的极限角度,防止储能机构430在驱动转轴400旋转角度过大时导致失效,保证了储能机构430的可靠性,而且传动件410体积小、强度高,不仅设置限位机构方便,而且加工的难度低。此外,通过传动件410上设置的卡齿417与卡槽的配合可使操作臂500以不同的角度与传动件410连接,实现对操作臂500初始角度位置精确地调整。此外,凸轮机构420的凸轮板421、弹簧筒434和弹簧罩435一体成型,不仅结构强度高,可靠性高,而且制作和装配时都比较容易,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行程开关的截面图;图2是本技术行程开关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固定座和凸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传动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至5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行程开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行程开关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行程开关,包括基座100和轴承座300组成的壳体,在壳体中设有相互垂直的驱动转轴400和活动推杆200,以及与活动推杆200配合的接触系统(图中未示出),在壳体外设有与外部机械运动部件配合的操作臂500,驱动转轴400通过传动件410与操作臂500连接,在驱动转轴400上设有储能机构430和与活动推杆200配合的凸轮机构420,在传动件410上设有与壳体配合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壳体配合限制传动件410的旋转的极限角度,使传动件410旋转的极限角度小于储能机构430旋转的极限角度。操作臂500在外部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下开始转动,并通过传动件410联动驱动转轴400转动,驱动转轴400转动时会带动其上的储能机构430和凸轮机构420转动,驱动转轴400通过储能机构430储能,在动作后储能机构430可以带动驱动转轴400复位,凸轮机构420可以驱动活动推杆200移动,活动推杆200带动接触系统动作,通过接触系统控制线路的通断以控制外部机械运动部件,使外部机械运动部件按一定位置或行程自动停运动、反向运动、变速运动或自动往返运动等。一种优选的方式是,所述限位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行程开关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中设有相互垂直的驱动转轴(400)和活动推杆(200),以及与活动推杆(200)配合的接触系统,在驱动转轴(400)上设有储能机构(430)和与活动推杆(200)配合的凸轮机构(420),在壳体外设有操作臂(500),驱动转轴(400)通过传动件(410)与操作臂(500)连接,在传动件(410)上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壳体配合限制传动件(410)的旋转的极限角度,使传动件(410)旋转的极限角度小于储能机构(430)旋转的极限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在壳体中设有相互垂直的驱动转轴(400)和活动推杆(200),以及与活动推杆(200)配合的接触系统,在驱动转轴(400)上设有储能机构(430)和与活动推杆(200)配合的凸轮机构(420),在壳体外设有操作臂(500),驱动转轴(400)通过传动件(410)与操作臂(500)连接,在传动件(410)上设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与壳体配合限制传动件(410)的旋转的极限角度,使传动件(410)旋转的极限角度小于储能机构(430)旋转的极限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机构(430)包括扭转件(431)以及用于固定扭转件(431)的固定座(432),扭转件(431)设有分别与壳体和固定座(432)连接的转动臂(43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传动件(410)上的限位凸台(410c),壳体中设有与限位凸台(410c)配合的弧形的限位槽(410b)。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件(431)为扭簧,扭转件(431)的两端分别构成所述的转动臂(433),所述固定座(432)包括一体设置的弹簧筒(434)和弹簧罩(435),弹簧筒(434)与驱动转轴(400)连接,弹簧罩(435)间隔设置在弹簧筒(434)的外侧形成容纳扭转件(431)本体的弹簧槽(436),弹簧罩(435)上设有避让转动臂(433)的活动开口(437),转动臂(433)通过活动开口(437)伸出弹簧槽(436),其中一个转动臂(433)抵在活动开口(437)的端面上,另一个转动臂(433)抵在壳体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筒(434)的长度小于弹簧罩(435)的长度设置,弹簧筒(434)的端面到弹簧罩(435)的端面之间形成限位空间(447b),在驱动转轴(400)上设有穿过限位空间(447b)与弹簧筒(434)的端面相抵配合的限位块(447a)。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轮机构(420)包括凸轮板(421),凸轮板(421)的一侧与固定座(432)的弹簧筒(434)和弹簧罩(435)连接,凸轮板(421)、弹簧筒(434)和弹簧罩(435)一体成型。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推杆(200)端面上的一侧设有与凸轮机构(420)的凸轮板(421)滑动配合的第一推动部(292),第一推动部(292)与活动推杆(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安环牟鑫鑫赵相赞何俊忠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正泰机床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