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733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限位机构技术领域的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安装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外壁上端、右端分别开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所述底座的前端上部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均位于内齿圈的上部,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底端右部安装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卡头,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底端左部安装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第二卡头均与内齿圈的外壁接触,所述底座的内腔前端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齿轮、第一双齿齿轮、第二双齿齿轮、第三双齿齿轮。

A high sensitive and multi-functional limit mechanism with two positio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ual position high sensitive multi-function limiting mechanism in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limi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base.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n inner tooth 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outer wall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inner tooth ring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mit slot and a second limit slot, and the upper front end of the base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micro switch. The first microswitch and the second micro switch are locat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ring. The right part of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rst fretting switch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drive rod,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first drive rod is equipped with a first card head,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second micro switch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drive rod, and the second end end of the second micro switch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drive lever. The right end of the drive rod is equipped with a second card head. The first card head and the second card head are all contacted with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gear ring. The front end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base is installed with an active gear, a first double tooth gear, a second double tooth gear, and a third double tooth gear in tur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限位机构
,具体为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限位机构可以安装在相对静止的物体(如固定架、门框等,简称静物)上或者运动的物体(如行车、门等,简称动物)上,当动物接近静物时,开关的连杆驱动开关的接点引起闭合的接点分断或者断开的接点闭合,由开关接点开、合状态的改变去控制电路和电机,利用生产机械运动部件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通常,这类开关被用来限制机械运动的位置或行程,使运动机械按一定位置或行程自动停止、反向运动、变速运动或自动往返运动等,现有的限位机构往往都是单工位限位机构,单工位限位机构存在不灵敏,应用范围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限位机构为单工位限位机构,限位机构不灵敏,应用范围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腔安装有内齿圈,所述内齿圈的外壁上端、右端分别开有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所述底座的前端上部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第二微动开关均位于内齿圈的上部,所述第一微动开关的底端右部安装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卡头,所述第二微动开关的底端左部安装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卡头,所述第一卡头、第二卡头均与内齿圈的外壁接触,所述底座的内腔前端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齿轮、第一双齿齿轮、第二双齿齿轮、第三双齿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外齿与第一双齿齿轮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一双齿齿轮的小齿与第二双齿齿轮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二双齿齿轮的小齿与第三双齿齿轮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三双齿齿轮的小齿与内齿圈连接。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第一双齿齿轮、第二双齿齿轮、第三双齿齿轮均为合金渗碳钢齿轮。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杆、第二驱动杆均为半奥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头、第二卡头均为高锰钢卡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采用齿轮、内齿圈、微动开关所组成的多种速比的双工位高灵敏限位机构,设置两组卡头、两组限位槽,提高本实用的灵敏性能,通过在底座设置密封圈,外壳与底座之间防水、防尘,本实用结构整体设计模块化,使用方便,本实用在需频繁换接电路的设备中进行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等,广泛应用在电子设备、矿山、机械制造设备等领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内齿圈、3第一微动开关、4第二微动开关、5第一驱动杆、6第二驱动杆、7第一卡头、8第二卡头、9第一限位槽、10第二限位槽、11主动齿轮、12第一双齿齿轮、13第二双齿齿轮、14第三双齿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内腔安装有内齿圈2,所述内齿圈2的外壁上端、右端分别开有第一限位槽9、第二限位槽10,所述底座1的前端上部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3、第二微动开关4,所述第一微动开关3、第二微动开关4均位于内齿圈2的上部,所述第一微动开关3的底端右部安装有第一驱动杆5,所述第一驱动杆5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卡头7,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的底端左部安装有第二驱动杆6,所述第二驱动杆6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卡头8,所述第一卡头7、第二卡头8均与内齿圈2的外壁接触,所述底座1的内腔前端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齿轮11、第一双齿齿轮12、第二双齿齿轮13、第三双齿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1的外齿与第一双齿齿轮12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一双齿齿轮12的小齿与第二双齿齿轮13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二双齿齿轮13的小齿与第三双齿齿轮14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三双齿齿轮14的小齿与内齿圈2连接。其中,主动齿轮11、第一双齿齿轮12、第二双齿齿轮13、第三双齿齿轮14均为合金渗碳钢齿轮,经过渗碳热处理后使用的低碳合金结构钢,具有外硬内韧的性能,用于承受冲击的耐磨件,第一驱动杆5、第二驱动杆6均为半奥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半奥氏体沉淀硬化型不锈钢拥有良好的焊接性,耐腐蚀性,又具有良好的强韧性,第一卡头7、第二卡头8均为高锰钢卡头,高锰钢拥有良好的耐磨性,表面硬度高。工作原理:将本实用与电机、使用装置、控制元件连接,启动电源,主动齿轮11的轴随着使用装置转动件转动,主动齿轮11外齿带动第一双齿齿轮12的大齿转动,第一双齿齿轮12的小齿带动第二双齿齿轮13的大齿转动,第二双齿齿轮13的小齿带动第三双齿齿轮14的大齿转动,第三双齿齿轮14的小齿带动内齿圈2的转动,当内齿圈2上的第一限位槽9或第二限位槽10与第一卡头7或第二卡头8卡接时,第一驱动杆5或第二驱动杆6下降,将力分别作用于第一微动开关3或第二微动开关4的动作簧片上,当动作簧片位移到临界点时产生瞬时动作,使动作簧片末端的动触点与定触点快速接通或断开,第一微动开关3或第二微动开关4发送信号至控制元件,控制元件发送信号至电机,使得电机停止或反转,有效防止转动件超出行程,保护转动件损坏,当第一微动开关3或第二微动开关4其中一个微动开关损坏时,也不会影响本实用的限位功能,本实用采用齿轮、内齿圈2、微动开关所组成的多种速比的双工位高灵敏限位机构,设置两组卡头、两组限位槽,提高本实用的灵敏性能,通过在底座1设置密封圈,外壳与底座1之间防水、防尘,本实用结构整体设计模块化,使用方便,本实用在需频繁换接电路的设备中进行自动控制及安全保护等,广泛应用在电子设备、矿山、机械制造设备等领域。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腔安装有内齿圈(2),所述内齿圈(2)的外壁上端、右端分别开有第一限位槽(9)、第二限位槽(10),所述底座(1)的前端上部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3)、第二微动开关(4),所述第一微动开关(3)、第二微动开关(4)均位于内齿圈(2)的上部,所述第一微动开关(3)的底端右部安装有第一驱动杆(5),所述第一驱动杆(5)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卡头(7),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的底端左部安装有第二驱动杆(6),所述第二驱动杆(6)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卡头(8),所述第一卡头(7)、第二卡头(8)均与内齿圈(2)的外壁接触,所述底座(1)的内腔前端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齿轮(11)、第一双齿齿轮(12)、第二双齿齿轮(13)、第三双齿齿轮(14),所述主动齿轮(11)的外齿与第一双齿齿轮(12)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一双齿齿轮(12)的小齿与第二双齿齿轮(13)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二双齿齿轮(13)的小齿与第三双齿齿轮(14)的大齿连接,所述第三双齿齿轮(14)的小齿与内齿圈(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工位高灵敏多功能限位机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腔安装有内齿圈(2),所述内齿圈(2)的外壁上端、右端分别开有第一限位槽(9)、第二限位槽(10),所述底座(1)的前端上部安装有第一微动开关(3)、第二微动开关(4),所述第一微动开关(3)、第二微动开关(4)均位于内齿圈(2)的上部,所述第一微动开关(3)的底端右部安装有第一驱动杆(5),所述第一驱动杆(5)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卡头(7),所述第二微动开关(4)的底端左部安装有第二驱动杆(6),所述第二驱动杆(6)的右端安装有第二卡头(8),所述第一卡头(7)、第二卡头(8)均与内齿圈(2)的外壁接触,所述底座(1)的内腔前端从上到下依次通过转轴安装有主动齿轮(11)、第一双齿齿轮(12)、第二双齿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巍然李海燕左明飞万青青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鑫鼎建屏通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