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镁基稀土合金的固溶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331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耐热镁基稀土合金的固溶处理方法。解决现有固溶处理工艺不适用于高稀土含量的耐热镁基合金固溶处理的难题,提供一种适用于耐热镁基稀土合金固溶处理的多次热震荡式固溶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溶处理方法显著优点在于:与不进行热震荡的固溶处理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固溶处理方法可以显著的提高耐热镁基稀土合金的室温和250℃的高温力学性能,尤其是改善合金的韧性方面更为明显。例如对组成为:Mg-8.2%、Gd-2.8%、Nd-0.4%Zr的耐热镁基稀土合金,增加两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震荡热处理后,与无热震荡的常规热处理相比,在250℃抗拉强度提高了1.55倍;其伸长率也提高了2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是涉及含一种以上稀土为主要合金化元素并且稀土含量较高的耐热镁合金的多次热震荡式固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镁稀土合金的耐热性能好,在汽车工业及高
有着重要的应用。为了提高该类合金的力学性能,一般要经过T5或T6热处理。因此,热处理工艺对于该类合金具有极其重要性。例如,WE54、WE43合金的热处理工艺一般为525℃保温8小时水冷,然后在250℃时效16小时空冷。近年来,在热处理领域,诸如“分级固溶、二级固溶、强化固溶、双重时效、过时效以及阶段均匀化”等技术相继出现。这些由过去多作为功能材料的热处理工艺转到作为结构材料的热处理工艺中,其中二级固溶和双重时效尤其引人注意。合金热处理工艺中的固溶和时效处理,对提高合金性能具有重要地位。合金的固溶处理的目的之一是将强化元素的原子、金属间化合物等溶质尽可能的溶解到合金基体中,使合金均匀化。而时效的目的之一是将已经溶解到合金基体中的溶质再逐渐析出,从此过程看二者互逆。中国专利技术专利200510129121.7号,在2006年6月公开了美国波音公司所申请的题为“改进的通过固态连接加工铝合金性能的方法”的专利。该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热镁基稀土合金的固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和条件为:所述的耐热镁基稀土合金的合金组成及重量百分比配比为:8.2%Gd-2.8%Nd-0.4%Zr-Mg,Mg为余量;把所述的耐热镁基稀土合金在热处理炉中固溶处理温度达到最高温度T↓[h]为535℃的保温阶段,增加一次或一次以上的热震荡;所述的一次“降温-低温保温-升温”的操作,本专利技术定义为一次热震荡;所述的一次热震荡的具体的操作方法为:在确定固溶处理的温度T↓[h]和保温时间t↓[h]后,在高温总保温时间∑t↓ [h]不变的前提下,在固溶处理阶段增加“降温-低温保温-升温”操作,该高温总保温时间∑t↓[h]为6~48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秋明王立民吴耀明杨洁王立东孟健张洪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2[中国|长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