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9181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制备方法中采用传统的粉碎方式,制备时间长,生产成本高等技术问题。本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原料为大米,包括如下步骤:a、大米淀粉的制备;b、均质处理;d、粉碎;e、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点。

A modifie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nanoscale rice starch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improved production method of nanometer grade rice starch.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traditional grinding method, long preparation time and high production cost in the existing preparation method. The improved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of nanoscale rice starch was made of rice,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A, rice starch preparation; B, homogenization; D, smashing; E, detect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produc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大米淀粉具有一些其他淀粉不具备的特性。与其他谷物淀粉颗粒相比,大米淀粉颗粒非常小,且颗粒度均一。糊化的大米淀粉吸水快,质构非常柔滑类似奶油,具有脂肪的口感,且容易涂抹开。蜡质大米淀粉除了有类似脂肪的性质外,还具有极好的冷冻--解冻稳定性,可防止冷冻过程中的脱水收缩。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纳米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510151917.6;公开号:CN104785179A】。这种纳米淀粉微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直链淀粉溶于碱溶液中,搅拌得悬液;(2)冷冻步骤(1)得到的悬液至完全结冰;(3)融化步骤(2)得到的产物,得淀粉溶液;(4)透析步骤(3)得到的淀粉溶液,得淀粉分散液;(5)过滤步骤(4)得到的淀粉分散液,干燥后即可得到所述纳米淀粉微球。该专利中公开的制备方法虽然制备得到的纳米淀粉微球产品纯度高,但是,该制备方法中采用传统的粉碎方式,制备时间长,生产成本高,因此,设计出一种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原料为大米,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大米淀粉的制备:首先将大米在0.8%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16‑20h,每4h搅拌一下,倒去浸泡液,打浆机打浆后过胶体磨,再用0.8%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12‑16h后倒去浸泡液,加入去离子水,离心分离,倒去上清液,重复清洗3‑5次;最后一次加入去离子水后,调节PH值到中性,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即为大米淀粉;b、均质处理:采用纳米超高压均质机将制备的大米淀粉浆液在50‑90MPa进行一级均质处理,将一级均质处理后的大米淀粉浆液用微射流均质机在160‑240MPa进行二级均质处理;c、喷雾干燥:通过喷雾塔对物料进行喷雾干燥...

【技术特征摘要】
1.改良的纳米级大米淀粉的生产方法,生产的原料为大米,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大米淀粉的制备:首先将大米在0.8%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浸泡16-20h,每4h搅拌一下,倒去浸泡液,打浆机打浆后过胶体磨,再用0.8%氢氧化钠水溶液浸泡12-16h后倒去浸泡液,加入去离子水,离心分离,倒去上清液,重复清洗3-5次;最后一次加入去离子水后,调节PH值到中性,离心分离,所得沉淀即为大米淀粉;b、均质处理:采用纳米超高压均质机将制备的大米淀粉浆液在50-90MPa进行一级均质处理,将一级均质处理后的大米淀粉浆液用微射流均质机在160-240MPa进行二级均质处理;c、喷雾干燥:通过喷雾塔对物料进行喷雾干燥,进风温度240-260℃,出风温度60-80℃;d、粉碎:通过气流粉碎机对喷雾干燥后的大米淀粉进行粉碎;e、检测:检测所得淀粉的粒径;所述步骤d中的气流粉碎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上料装置、混合装置、粉碎装置和打包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管、储料罐和用于定位原料袋的定位支架,定位支架和储料罐均设置在机架上,储料罐下端具有第一输出口,第一输出口中设置有第一电磁阀,储料罐上端具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和上料管一端相连通,上料管另一端位于定位支架上方,且该端具有导料部,机架上设置有一能带动导料部上下移动的移动机构,上料管中还设置有第一输送泵;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气缸和安装环,气缸的缸体通过连接架固定在机架上,气缸的活塞杆竖直向下,气缸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连杆和安装环相连接,导料部固定在安装环上,机架上还设置有能控制气缸动作的控制机构;所述混合装置包括混合箱、喷雾头和储液箱,混合箱和储液箱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机架上,混合箱上部具有粉体输入口,粉体输入口通过第一连接管和第一输出口相连通,混合箱下部具有粉体输出口,粉体输出口中设置有第二电磁阀,喷雾头设置在混合箱内,喷雾头的出液口朝下,喷雾头的进液口通过输送管和储液箱相连通,输送管中设置有第二输送泵,混合箱上部还设置有搅拌轴,搅拌轴上端和搅拌电机相连,搅拌轴下端穿入混合箱内和搅拌叶片相连,机架上设置有能吸取混合箱内物料的吸取机构,吸取机构包括吸取管、第二推杆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涌锦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