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军宝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015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支撑柱,一对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绕线盘,绕线盘中穿设有转轴,每个支撑柱上均设置有一对限位柱,每个支撑柱上的一对限位柱之间形成限位槽,转轴的两端分别嵌设在每个支撑柱上的限位槽中,每个支撑柱上的其中一个限位柱与支撑柱一体成型,每根支撑柱上的另一个限位柱与支撑柱铰接,每个支撑柱上的一对限位柱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转轴可以从限位槽的一侧将转轴挂接到限位槽中,从而能够给转轴的挂接带来方便,进而能够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

A movable rack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vable rack, which includes a base with a walking wheel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a pair of supporting column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base, a winding disc between a pair of supporting columns, and a rotating shaft in the winding plate, each supporting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limit columns and each support column. A pair of limit posts is formed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each support column. One of the columns on each support column is integrated with the support column. The other column of each support column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support column, and a locking structure is set between a pair of columns on each support column. As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nnect the rotating shaft to the limit slot on one side of the limit slot, it can bring convenience to the hanging of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us bring convenience to the staf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
本技术属于电力施工用装置
,涉及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
技术介绍
在电力施工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放线架来布设导线,为了给放线架的移动带来方便,目前市面上的放线架的底部一般都安装有行走轮,通过在放线架的底部设置行走轮后,能够给放线架的移动带来方便;在使用放线架时,将转轴穿过绕制有导线的绕线盘,然后将转轴的两端挂接到放线架的支撑柱的限位槽中,接着即可转动绕线盘来实现放线的功能;然而目前位于支撑柱上方的限位槽两侧的限位柱都是与支撑柱一体成型的,这样一来,转轴支撑从限位槽的上方挂接到限位槽中,存在转轴挂接困难的缺点,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其能够给转轴的挂接带来方便,从而能够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的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底座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支撑柱,一对支撑柱之间设置有绕线盘,绕线盘中穿设有转轴,每个支撑柱上均设置有一对限位柱,每个支撑柱上的一对限位柱之间形成限位槽,转轴的两端分别嵌设在每个支撑柱上的限位槽中,每个支撑柱上的其中一个限位柱与支撑柱一体成型,每根支撑柱上的另一个限位柱与支撑柱铰接,每个支撑柱上的一对限位柱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包括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第一插销的第一杆部贯穿每个支撑柱上的两个限位柱后伸出于限位柱外,位于限位柱外的第一杆部中插接有用于防止第一杆部脱离限位柱的第二插销,第二插销的第二杆部插接在第一杆部中,限位柱与第二插销之间的第一杆部的外部套装有橡胶套,第二插销的头部与橡胶套的外侧壁紧贴。本技术的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其中,第一插销的头部设置有第一拉环;通过第一拉环的设置,当需要拆卸第一插销时,通过拉动第一拉环,能够方便地将第一插销拆下。本技术的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其中,第二插销的头部设置有第二拉环;通过第二拉环设置,当需要拆卸第二插销时,通过拉动第二拉环,能够方便地将第二插销拆下。本技术的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其中,位于绕线盘两侧的转轴上均设置有用于夹紧绕线盘的夹紧结构;通过夹紧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绕线盘沿转轴的轴向移动。本技术的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其中,夹紧结构包括套装在转轴外部的橡胶环和螺纹连接在转轴外部的用于将橡胶环压紧在绕线盘上的螺母;通过夹紧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绕线盘沿转轴的轴向移动。本技术的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其中,橡胶环朝向绕线盘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凸起,凸起与绕线盘的外端面紧贴;通过凸起的设置,能够避免橡胶环与绕线盘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当需要将转轴挂接到限位槽中时,首先将第二插销拔下,然后再将第一插销拔下,接着转动与支撑柱铰接的一个限位柱,使得限位柱向外侧转动,再接着将转轴从限位槽位于与支撑柱铰接的一个限位柱的一侧将转轴挂接到限位槽中,最后再向上转动与支撑柱铰接的一个限位柱,并将第一插销和第二插销重新装回即可;由于本技术中的转轴可以从限位槽的一侧将转轴挂接到限位槽中,从而能够给转轴的挂接带来方便,进而能够给工作人员带来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处放大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1,底座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支撑柱2,一对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绕线盘3,绕线盘3中穿设有转轴4,每个支撑柱2上均设置有一对限位柱21,每个支撑柱2上的一对限位柱21之间形成限位槽22,转轴4的两端分别嵌设在每个支撑柱2上的限位槽22中,每个支撑柱2上的其中一个限位柱21与支撑柱2一体成型,每根支撑柱2上的另一个限位柱21与支撑柱2铰接,每个支撑柱2上的一对限位柱21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锁紧结构包括第一插销51和第二插销52,第一插销51的第一杆部511贯穿每个支撑柱2上的两个限位柱21后伸出于限位柱21外,位于限位柱21外的第一杆部511中插接有用于防止第一杆部511脱离限位柱21的第二插销52,第二插销52的第二杆部521插接在第一杆部511中,限位柱21与第二插销52之间的第一杆部511的外部套装有橡胶套53,第二插销52的头部与橡胶套53的外侧壁紧贴,第二插销的头部与橡胶套紧贴后,能够避免第二插销脱离第一插销。第一插销51的头部设置有第一拉环512;通过第一拉环的设置,当需要拆卸第一插销时,通过拉动第一拉环,能够方便地将第一插销拆下。第二插销52的头部设置有第二拉环522;通过第二拉环设置,当需要拆卸第二插销时,通过拉动第二拉环,能够方便地将第二插销拆下。位于绕线盘3两侧的转轴4上均设置有用于夹紧绕线盘3的夹紧结构;通过夹紧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绕线盘沿转轴的轴向移动。。夹紧结构包括套装在转轴4外部的橡胶环61和螺纹连接在转轴4外部的用于将橡胶环61压紧在绕线盘3上的螺母62;通过夹紧结构的设置,能够避免绕线盘沿转轴的轴向移动。橡胶环61朝向绕线盘3一侧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个呈周向分布的凸起611,凸起611与绕线盘3的外端面紧贴;通过凸起的设置,能够避免橡胶环与绕线盘之间出现打滑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上实施例中,只要不矛盾的技术方案都能够进行排列组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根据排列组合的数学知识穷尽所有可能,因此,本技术不再对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进行一一说明,但应该理解为排列组合后的技术方案已经被本技术所公开。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总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支撑柱(2),一对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绕线盘(3),所述绕线盘(3)中穿设有转轴(4),每个支撑柱(2)上均设置有一对限位柱(21),每个支撑柱(2)上的一对限位柱(21)之间形成限位槽(22),所述转轴(4)的两端分别嵌设在每个支撑柱(2)上的限位槽(22)中,每个支撑柱(2)上的其中一个限位柱(21)与支撑柱(2)一体成型,每根支撑柱(2)上的另一个限位柱(21)与支撑柱(2)铰接,每个支撑柱(2)上的一对限位柱(21)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第一插销(51)和第二插销(52),所述第一插销(51)的第一杆部(511)贯穿每个支撑柱(2)上的两个限位柱(21)后伸出于限位柱(21)外,位于限位柱(21)外的第一杆部(511)中插接有用于防止第一杆部(511)脱离限位柱(21)的第二插销(52),所述第二插销(52)的第二杆部(521)插接在第一杆部(511)中,所述限位柱(21)与第二插销(52)之间的第一杆部(511)的外部套装有橡胶套(53),所述第二插销(52)的头部与橡胶套(53)的外侧壁紧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移动的放线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11),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一对支撑柱(2),一对支撑柱(2)之间设置有绕线盘(3),所述绕线盘(3)中穿设有转轴(4),每个支撑柱(2)上均设置有一对限位柱(21),每个支撑柱(2)上的一对限位柱(21)之间形成限位槽(22),所述转轴(4)的两端分别嵌设在每个支撑柱(2)上的限位槽(22)中,每个支撑柱(2)上的其中一个限位柱(21)与支撑柱(2)一体成型,每根支撑柱(2)上的另一个限位柱(21)与支撑柱(2)铰接,每个支撑柱(2)上的一对限位柱(21)之间设置有锁紧结构,所述锁紧结构包括第一插销(51)和第二插销(52),所述第一插销(51)的第一杆部(511)贯穿每个支撑柱(2)上的两个限位柱(21)后伸出于限位柱(21)外,位于限位柱(21)外的第一杆部(511)中插接有用于防止第一杆部(511)脱离限位柱(21)的第二插销(52),所述第二插销(52)的第二杆部(5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军宝
申请(专利权)人:杨军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