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8519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0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箱门、泵、冲击抛光器、控制器、箱体、储料罐、放置台、导轨架,所述箱体为梯形体结构,且整体由一体化构成,所述箱体侧方表面下方平行贴合于导轨架侧方表面边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冲击抛光器,对接管内侧表面经导管穿通泵,操作控制器通过电连接传递电能到泵内,使泵经导管把储料罐内原料输送到传输管内,传输管带动喷出口对硬质合金模具研磨体冲击抛光,当喷出口的冲击力较弱时,转动调整圈控制挤压器对传输管挤压,增加喷出口喷出的冲击力,避免在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冲击抛光残留物质,有效提高处理效率。

A cemented carbide mold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for abrasive flow impact polish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ard alloy die surface treatment device for abrasive flow impact polishing.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box door, a pump, an impact polishing device, a controller, a box, a storage tank, a placement table and a guide rail frame. The box is a trapezoid structure, and the whole body is composed of the side surface of the box. Parallel to the side of the side of the rail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an impact polisher, which transmits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nozzle through a pipe through a pump, and the operation controller transfers electrical energy into the pump through an electric connection, so that the pump is transported to the transmission pipe through the catheter through the catheter, and the transmission pipe drives the nozzle to impact and polish the hard alloy mold abrasive. When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spray outlet is weak, the impact force is weak. The rotating adjusting ring is used to control the extrusion of the transmission tube and increase the impact force of the ejecting nozzle, so as to avoid the impact polishing residue on the surface of the cemented carbide die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属于成型生产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硬质合金模具是钢模的的寿命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硬质合金模具只有高硬度,高强,耐腐蚀,耐高温和膨胀系数小,一般都是采用钨钴的硬质合金。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188596.7的一种防止异物附着的模具表面处理装置,吹气指令开关通过开模的触碰,产生信号,开关信号线连接控制器,控制器通过吹气时间控制信号线连接气动电磁阀,高压吹气气管通过气动电磁阀连接主气源,形成吹气和控制吹气时间长短,所述高压吹气气管位于成型机的模具型腔上方,所述成型机包括固定端和设置在固定端对侧的活动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成型机开模到最大位置时,触发指令开关发出吹气信号,高压吹气气管对成型机可动侧和固定侧的模腔进行清扫,避免异物附着;吹气气管由气动电磁阀控制,装置在闭模状态时,不进行吹拂,节约能源并减少噪音;气管的最大吹气角度为180度,污物清除无死角。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无法对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时,使用研磨体流动对表面进行冲击抛光,易使在表面处理过程中残留物质,影响模具表面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设备无法对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时,使用研磨体流动对表面进行冲击抛光,易使在表面处理过程中残留物质,影响模具表面处理效果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箱门、泵、冲击抛光器、控制器、箱体、储料罐、放置台、导轨架,所述箱体为梯形体结构,且整体由一体化构成,所述箱体侧方表面下方平行贴合于导轨架侧方表面边沿,所述储料罐顶部表面垂直嵌入焊接于箱体内侧底部表面下方,所述箱门侧方表面垂直贴合在箱体顶部侧方表面边沿,且两侧对接处通过铰链连接,箱门厚度为90mm-100mm,所述控制器底部表面内侧边沿通过内设螺丝与箱体顶部表面紧固连接,所述导轨架顶部表面通过滑块平行嵌入间隙连接放置台底部表面;所述冲击抛光器由外壳、喷出口、调整圈、对接管、挤压器、传输管组成,所述外壳左侧表面一端垂直嵌入焊接在对接管右侧内侧表面,所述喷出口侧方表面嵌入贴合设在传输管侧方表面一端,所述调整圈内部表面通过平行贴合螺纹连接于外壳顶部表面,所述对接管内侧表面通过导管两侧表面末端设在泵侧方表面,所述外壳内侧表面设有挤压器外侧表面,挤压器呈“口”字型,所述传输管贯穿外壳内侧表面中央与挤压器内侧中央采用间隙配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冲击抛光器顶部表面通过导管两侧表面末端设在泵侧方表面,且两侧通过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泵侧方表面边沿通过导管贯穿嵌入于储料罐侧方表面边沿。进一步地,所述放置台顶部表面设在冲击抛光器底部表面末端,且两者无直接连接关系。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侧底部表面边沿设有脚踏器。进一步地,所述箱体高度为1.4m-1.5m。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由金属制成。进一步地,所述泵与冲击抛光器配套使用。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设有冲击抛光器,对接管内侧表面经导管穿通泵,操作控制器通过电连接传递电能到泵内,使泵经导管把储料罐内原料输送到传输管内,传输管带动喷出口对硬质合金模具研磨体冲击抛光,当喷出口的冲击力较弱时,转动调整圈控制挤压器对传输管挤压,增加喷出口喷出的冲击力,避免在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冲击抛光残留物质,有效提高处理效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冲击抛光器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冲击抛光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箱门-1、泵-2、冲击抛光器-3、外壳-301、喷出口-302、调整圈-303、对接管-304、挤压器-305、传输管-306、控制器-4、箱体-5、储料罐-6、放置台-7、导轨架-8。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箱门1、泵2、冲击抛光器3、控制器4、箱体5、储料罐6、放置台7、导轨架8,所述箱体5为梯形体结构,且整体由一体化构成,所述箱体5侧方表面下方平行贴合于导轨架8侧方表面边沿,所述储料罐6顶部表面垂直嵌入焊接于箱体5内侧底部表面下方,所述箱门1侧方表面垂直贴合在箱体5顶部侧方表面边沿,且两侧对接处通过铰链连接,箱门1厚度为90mm-100mm,所述控制器4底部表面内侧边沿通过内设螺丝与箱体5顶部表面紧固连接,所述导轨架8顶部表面通过滑块平行嵌入间隙连接放置台7底部表面;所述冲击抛光器3由外壳301、喷出口302、调整圈303、对接管304、挤压器305、传输管306组成,所述外壳301左侧表面一端垂直嵌入焊接在对接管304右侧内侧表面,所述喷出口302侧方表面嵌入贴合设在传输管306侧方表面一端,所述调整圈303内部表面通过平行贴合螺纹连接于外壳301顶部表面,所述对接管304内侧表面通过导管两侧表面末端设在泵2侧方表面,所述外壳301内侧表面设有挤压器305外侧表面,挤压器305呈“口”字型,所述传输管306贯穿外壳301内侧表面中央与挤压器305内侧中央采用间隙配合连接。所述冲击抛光器3顶部表面通过导管两侧表面末端设在泵2侧方表面,且两侧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泵2侧方表面边沿通过导管贯穿嵌入于储料罐6侧方表面边沿。所述放置台7顶部表面设在冲击抛光器3底部表面末端,且两者无直接连接关系。所述箱体5内侧底部表面边沿设有脚踏器。所述箱体5高度为1.4m-1.5m。本专利所说的泵2一种用以增加液体或气体的压力,使之输送流动的机械,是一种用来移动液体、气体或特殊流体介质的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将冲击抛光器3顶部表面通过导管两侧表面末端安装在泵2侧方表面,把硬质合金模具放置在放置台7通过导轨架8推进箱体5内,关闭箱门1,操作控制器4通过电连接使泵2运行转动,踩下脚踏器控制泵2经导管把储料罐6内原料输送到传输管306内,传输管306带动喷出口302对放置台7上的硬质合金模具研磨体冲击抛光,当喷出口302的冲击力较弱时,转动调整圈303控制挤压器305对传输管306挤压,增加喷出口302喷出的冲击力,避免在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冲击抛光残留物质,有效提高处理效率。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上述设备无法对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时,使用研磨体流动对表面进行冲击抛光,易使在表面处理过程中残留物质,影响模具表面处理效果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冲击抛光器,对接管内侧表面经导管穿通泵,操作控制器通过电连接传递电能到泵内,使泵经导管把储料罐内原料输送到传输管内,传输管带动喷出口对硬质合金模具研磨体冲击抛光,当喷出口的冲击力较弱时,转动调整圈控制挤压器对传输管挤压,增加喷出口喷出的冲击力,避免在硬质合金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箱门(1)、泵(2)、冲击抛光器(3)、控制器(4)、箱体(5)、储料罐(6)、放置台(7)、导轨架(8),所述箱体(5)为梯形体结构,且整体由一体化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侧方表面下方平行贴合于导轨架(8)侧方表面边沿,所述储料罐(6)顶部表面垂直嵌入焊接于箱体(5)内侧底部表面下方,所述箱门(1)侧方表面垂直贴合在箱体(5)顶部侧方表面边沿,且两侧对接处通过铰链连接,箱门(1)厚度为90mm‑100mm,所述控制器(4)底部表面内侧边沿通过内设螺丝与箱体(5)顶部表面紧固连接,所述导轨架(8)顶部表面通过滑块平行嵌入间隙连接放置台(7)底部表面;所述冲击抛光器(3)由外壳(301)、喷出口(302)、调整圈(303)、对接管(304)、挤压器(305)、传输管(306)组成,所述外壳(301)左侧表面一端垂直嵌入焊接在对接管(304)右侧内侧表面,所述喷出口(302)侧方表面嵌入贴合设在传输管(306)侧方表面一端,所述调整圈(303)内部表面通过平行贴合螺纹连接于外壳(301)顶部表面,所述对接管(304)内侧表面通过导管两侧表面末端设在泵(2)侧方表面,所述外壳(301)内侧表面设有挤压器(305)外侧表面,挤压器(305)呈“口”字型,所述传输管(306)贯穿外壳(301)内侧表面中央与挤压器(305)内侧中央采用间隙配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研磨体流动冲击抛光的硬质合金模具表面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箱门(1)、泵(2)、冲击抛光器(3)、控制器(4)、箱体(5)、储料罐(6)、放置台(7)、导轨架(8),所述箱体(5)为梯形体结构,且整体由一体化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5)侧方表面下方平行贴合于导轨架(8)侧方表面边沿,所述储料罐(6)顶部表面垂直嵌入焊接于箱体(5)内侧底部表面下方,所述箱门(1)侧方表面垂直贴合在箱体(5)顶部侧方表面边沿,且两侧对接处通过铰链连接,箱门(1)厚度为90mm-100mm,所述控制器(4)底部表面内侧边沿通过内设螺丝与箱体(5)顶部表面紧固连接,所述导轨架(8)顶部表面通过滑块平行嵌入间隙连接放置台(7)底部表面;所述冲击抛光器(3)由外壳(301)、喷出口(302)、调整圈(303)、对接管(304)、挤压器(305)、传输管(306)组成,所述外壳(301)左侧表面一端垂直嵌入焊接在对接管(304)右侧内侧表面,所述喷出口(302)侧方表面嵌入贴合设在传输管(306)侧方表面一端,所述调整圈(303)内部表面通过平行贴合螺纹连接于外壳(301)顶部表面,所述对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平屈历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富马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