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676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以及镶嵌在框架中的降温板,所诉降温板包括流通冷却液的通道,所述通道在同一侧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开口方向相同,且进水口与进水连接管连通,出水口与出水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均与框架所在平面垂直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将冷却系统以及模组框架集成在一起,提高体积比能量密度,直接使电芯降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软包电池的需求随之增加,但是由于软包电池的特性,需要通过模组框架进行支撑固定。另外,随着能量提升,电池工作时的发热量随之增加,自然冷却以及风冷已经不能满足散热的要求,在发生事故时,一旦热量不能及时的导出,易造成电池的热失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以满足电池模组散热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包括框架以及镶嵌在框架中的降温板,所诉降温板包括流通冷却液的通道,所述通道在同一侧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开口方向相同,且进水口与进水连接管连通,出水口与出水连接管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均与框架所在平面垂直设置。进一步的,所述框架往外延伸出一平台,所述进水连接管和出水连接管均设置于平台上,且贯穿于平台。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连接管的进水管口向外延伸且凸出平台;所述出水连接管的出水管口向外延伸且凸出平台。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的开口方向相反。进一步的,所述框架的两侧边缘均竖直向上延伸出上挡板,所述上挡板围成上电芯空间,所述框架的两侧边缘均竖直向下延伸出下挡板,所述下挡板围成下电芯空间。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板的边缘弯折形成竖直的限位架。进一步的,进水管口和出水管口处均套设有密封圈。通道可以设置为金属管形式: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板还包括导热的平板,所述通道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环绕平板设置,所述平板的边缘开有容纳金属管的凹槽。通道也可以设置为流道形式:进一步的,所述降温板包括两层铝板,两层铝板通过粘接或焊接拼接在一起,所述两层铝板之间冲压形成流道,所述流道均匀的分布于降温板所处空间。进一步的,所述两层铝板均为冲压板,即每层都在其板上冲压出流道体;或,两层铝板中有一层铝板不开设流道体,另一层铝板上冲压出流道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将冷却系统以及模组框架集成在一起,提高体积比能量密度,直接使电芯降温。(2)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降低装配成本,保证注塑成型的牢靠性。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示意图;图3为图1的截面示意图;图4为金属管与电芯配合示意图;图5为框架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限位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框架;11-上挡板;12-下挡板;13-上电芯空间;14-下电芯空间;15-通孔;2-降温板;21-平板;22-金属管;211-凹槽;23-铝板;231-流道;24-进水口;25-出水口;26-限位架;3-平台;31-进水连接管;311-进水管口;32-出水连接管;321-出水管口;4-密封圈;5-电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包括降温板2,以及能将降温板2镶嵌在其中的框架1;所述框架1两侧边缘向上和向下分别竖直的延伸出上挡板11和下挡板12,所述两侧的上挡板11之间夹设形成上电芯空间13,所述两侧的下挡板12之间夹设形成下电芯空间14。所述降温板2包括能快速传递热量的金属平板21以及环绕平板21的金属管22,所述平板21的边缘冲压出容纳金属管22的凹槽211,所述金属管22镶嵌于凹槽211中,所诉框架1靠近角落处的侧壁延长度方向开有两个通孔15,结合图5所示,该角落处还向外延伸出一平台3,所述平台3上还设有有竖直方向的出水连接管32和进水连接管31,所述出水连接管32向平台3的下方延伸出水出管口,所述进水连接管31向平台3的上方延伸出进水管口311。所述两个连接管各与一个通孔15连通,所述进水口24和出水口25分别穿过一个通孔15与进水连接管31和出水连接管32连通。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1结构,在整体成型过程中,首先将平板21以及金属管22连接为一个整体,再通过预埋注塑的方式将整体嵌入塑料框架1中,保证整个产品的尺寸以及密封性,并且降低装配的成本和风险。结合图4所示,所述金属管22位于两电芯5软包封边之间的缝隙处。结合图6所示,所述降温板2弯折形成竖直的限位架26,用于降温板2在镶嵌注塑时的限位,防止降温板2在镶嵌后固定不牢靠。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1结构,在使用中每两个相邻的模组框架1之间均设有垫圈密封(附图没显示),相连通的连接管之间设有密封圈44密封。实施例2如图2所示,其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降温板2包括由两层铝板23组成的冷板,两层铝板23通过粘接或焊接等工艺拼接在一起,两层铝板23之间具有冲压形成的流道231且流道231收尾端形成流道231的进水口24与出水口25,出水口25与出水连接管32连通,进水口24与进水连接管31连通;所述两层铝板23均为冲压板,或两层铝板23中有一层铝板23是平板21,另一层铝板23上冲压出流道231体;所述流道231为串联式流道23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1)以及镶嵌在框架(1)中的降温板(2),所诉降温板(2)包括流通冷却液的通道,所述通道在框架(1)的同一侧设有进水口(24)和出水口(25),所述进水口(24)和出水口(25)的开口方向相同,且进水口(24)与进水连接管(31)连通,出水口(25)与出水连接管(32)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31)和出水连接管(32)均与框架(1)所在平面竖直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框架(1)以及镶嵌在框架(1)中的降温板(2),所诉降温板(2)包括流通冷却液的通道,所述通道在框架(1)的同一侧设有进水口(24)和出水口(25),所述进水口(24)和出水口(25)的开口方向相同,且进水口(24)与进水连接管(31)连通,出水口(25)与出水连接管(32)连通;所述进水连接管(31)和出水连接管(32)均与框架(1)所在平面竖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往外延伸出一平台(3),所述进水连接管(31)和出水连接管(32)均设置于平台(3)上,且贯穿于平台(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连接管(31)的进水管口(311)向外延伸且凸出平台(3);所述出水连接管(32)的出水管口(321)向外延伸且凸出平台(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口(311)和出水管口(321)的开口方向相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电芯的模组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两侧边缘均竖直向上延伸出上挡板(11),所述上挡板(11)围成上电芯空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炳希从长杰陈保国豆卫广于江梁宏伟赵博文王驰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