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7340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涉及空调领域。该空调系统包括:加热部件,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的气体流道内;控制器,与加热部件电连接,用于机组为制热模式时,在机组化霜阶段和机组回油阶段中的至少一个阶段控制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空调的出风温度,进而保证机组在化霜或回油时给客户超强的制热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空调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现阶段,多联机产品中,室外低温条件下,机组制热出风温度不高。另外,在化霜阶段,为了防止吹冷风,室内风机一般处于停止状态,此阶段无法不断的保证客户制热效果,导致用户舒适性体验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空调系统,能够提高空调的出风温度,进而保证机组在化霜或回油时给客户超强的制热体验。根据本技术一方面,提出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加热部件,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的气体流道内;控制器,与加热部件电连接,用于机组为制热模式时,在机组化霜阶段和机组回油阶段中的至少一个阶段控制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进一步地,该空调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环境温度。进一步地,在外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加热部件在机组得电时启动;在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加热部件在机组开机制热运行、机组化霜和机组回油时启动;在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加热部件在机组化霜和机组回油时启动。进一步地,在外环境温度不断降低时,第一温度阈值为T1r,第二温度阈值为T2r;在外环境温度不断升高时,第一温度阈值为T1i,第二温度阈值为T2i;其中,T1r小于T1i,T1i小于T2r,T2r小于T2i。进一步地,T1r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10°;T1i大于等于-3°,小于等于2°;T2r大于等于7°小于等于12°;T2i大于等于15°小于等于22°。进一步地,在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加热部件在机组待机时停止运行;在外环境温度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加热部件在机组待机时或机组制热运行时停止运行。进一步地,加热部件设置在室内机的出风框。进一步地,加热部件设置在室内机外接的出风管道内。进一步地,外环境温度为室外温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的气体流道内设置加热部件,在机组在化霜或回油时,控制器控制该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能够控制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能够提高空调的出风温度,进而保证机组在化霜或回油时给客户超强的制热体验。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附图说明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技术,其中:图1为本技术空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部件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空调系统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外环境温度不断降低时空调系统的一个应用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外环境温度不断升高时空调系统的另一个应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技术空调系统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系统包括加热部件1和控制器2。加热部件1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的气体流道内。控制器2与加热部件1电连接,机组为制热模式时,用于在机组化霜阶段和机组回油阶段中的至少一个阶段控制加热部件1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即通过辅助的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在该实施例中,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的气体流道内设置加热部件,在机组在化霜或回油时,通过该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能够提高空调的出风温度,进而保证机组在化霜会回油时给客户超强的制热体验。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如图2所示,加热部件1设置在室内机3的出风框或室内机3外接的出风管道内。控制器2可以为室内机主板,室内机主板和加热部件1的主板通过通讯线4连接,该加热部件1与室内机3联动控制时有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该空调系统还可以包括与控制器2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5,用于检测外环境温度,并将检测的外环境温度发送至控制器2,其中,外环境温度可以为室外环境温度。在外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2在机组得电时启动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在外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2在机组开机制热运行、机组化霜、机组回油时启动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在机组待机时停止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在外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2在机组化霜、机组回油时启动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在机组待机或机组制热运行时停止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其中,第一温度阈值T1和第二温度阈值T2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设置。在该实施例中,在外环境温度过低时,机组本身出风温度不是很高,因此,机组得电加热部件就开始工作,保障低温环境下的空调的制热效果;在中温环境下,能够同时保证机组正常运行、除霜和回油时的制热效果;在相对高温环境下,能够保证机组在除霜和回油时的制热效果,即该实施例能够保证机组在各时刻都能提供良好的制热效果。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2判断预定时间段内外环境温度值T的变化趋势,若外环境温度值T不断降低,如图4所示,第一温度阈值为T1r,第二温度阈值为T2r;在外环境温度值不断升高时,如图5所示,第一温度阈值为T1i,第二温度阈值为T2i;其中,T1r小于T1i,T1i小于T2r,T2r小于T2i。其中,T1r例如可以为-15°到-10°,具体可以为-15°、-12°、-10°等;T2r例如可以为7°到12°,具体可以为7°、9°、10°、12°等;T1i例如可以为-3°到-2°,具体可以为-3°、-2.5°、-2°等;T2i例如可以为15°到22°,具体可以为15°、17°、19°、20°、22°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根据实际工程效果灵活设置T1r、T2r、T1i和T2i的大小。如图4所示,在外环境温度值不断降低时,若外环境温度值T小于T1r,则控制器执行第一控制方式,即在机组得电时启动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若外环境温度值T大于等于T1r且小于T2r,则控制器执行第二控制方式,即在机组开机制热运行、机组化霜、机组回油时启动加热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部件,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的气体流道内;控制器,与所述加热部件电连接,用于机组为制热模式时,在机组化霜阶段和机组回油阶段中的至少一个阶段控制所述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部件,设置在空调系统的室内机的换热器与出风口之间的气体流道内;控制器,与所述加热部件电连接,用于机组为制热模式时,在机组化霜阶段和机组回油阶段中的至少一个阶段控制所述加热部件对室内机出风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外环境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环境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加热部件在机组得电时启动;在所述外环境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加热部件在机组开机制热运行、机组化霜和机组回油时启动;在所述外环境温度大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加热部件在所述机组化霜和所述机组回油时启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环境温度不断降低时,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为T1r,所述第二温度阈值为T2r;在所述外环境温度不断升高时,所述第一温度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民冯涛金孟孟曹朋朱世强黄文海王楚周潮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