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624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由成型板材组装具有平面结构的轿底框架,所述轿底框架一端底部设有踏板支架,踏板支架上装有轿厢地坎,踏板支架一侧设有护脚板;在轿底框架四角部位分别设有角减震器,轿底框架宽度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中间减震器;轿底框架中间平面中设有称重开关;轿底框架的宽度两侧面分别设有止动件支架以及轿壁固定架。以高结构强度轿底框架为安装基础,承载能力大,安全系数高,合理布置各功能部件,部件之间连接牢固紧凑,且结构简单易生产制造,并适用于侧面安装轿壁,使组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所有功能部件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

A passenger elevator floor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latform for a passenger elevator sedan chair, which comprises a floor frame with a plane structure assembled by a forming plate, a pedal bracket at the bottom of one end of the sedan frame, a sedan floor mounted on the pedal support, a foot guard on one side of the pedal support, and a corner in the four corner of the bottom frame of the sedan chair. A number of intermediate shock absorbers are provid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frame width of the bottom of the sedan chair, and a weighing switch is provided in the middle plane of the bottom frame of the sedan chair, and the width of the frame of the sedan floor is provided with a stop and a wall fixed frame on both sides of the frame. With the high structure strength floor frame as the installation foundation, high bearing capacity, high safety coefficient, reasonable arrangement of various functional componen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components is firm and compact, and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easy to produce, an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side installation of the sedan wall, so that the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are more convenient, all the parts of work and energy are detachable connection mode. It effectively reduces manpower cost and later maintenan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
本技术涉及电梯技术,尤其是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
技术介绍
电梯轿底托架是轿厢基础,其质量因素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轿底平台主要承担载人载物,是承载部件中重要部件结构,其中轿底架是轿底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公开技术中的电梯轿底也有着多样的结构,有着各自的特征及功能性特点。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4276498A,一种电梯轿底托架,包括前梁、侧梁、后梁、中间梁以及配重梁,前梁、侧梁以及后梁之间组成一个方形框架,中间梁以及配重梁位于方形框架结构内且与方形框架紧固连接。电梯轿底托架采用多种横梁固定焊接而成,且在对应横梁位置设有补偿链悬挂装置、随行电缆固定架和称重装置固定座。又如专利公开号为CN106241569A,一种电梯轿底结构,包括平行设置的右支撑梁和左支撑梁,右支撑梁和左支撑梁的一端通过横梁固定连接,右支撑梁和左支撑梁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右限位梁和左限位梁,右限位梁和左限位梁向上倾斜翘起,右支撑梁和左支撑梁上对应设置有轴孔,调节转轴穿过右支撑梁的轴孔与随动轮连接,调节转轴穿过左支撑梁的轴孔与传动轮连接。通过调节转轴调节轿厢平衡。目前这类轿底结构基本上是采用焊接式组装,生产基地制造工艺比较复杂,焊接场地不仅占地面积大,操作人员工作强度高,搬运、装箱、厂内组装等辅助工作也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承载能力强、安全性高、以螺接组装形式为主要连接方式、轿壁侧面安装的乘客电梯轿底平台。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由成型板材组装具有平面结构的轿底框架,所述轿底框架一端底部设有踏板支架,踏板支架上装有轿厢地坎,踏板支架一侧设有护脚板;在轿底框架四角部位分别设有角减震器,轿底框架宽度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中间减震器;轿底框架中间平面中设有称重开关;轿底框架的宽度两侧面分别设有止动件支架以及轿壁固定架。前述的乘客电梯轿底平台中,所述轿底框架包括平台面板,平台面板的各个侧面布置有成型槽钢。前述的乘客电梯轿底平台中,所述的称重开关通过开关支架固定在轿底框架的型材上部。前述的乘客电梯轿底平台中,所述的轿底框架与踏板支架之间通过螺栓组件连接。前述的乘客电梯轿底平台中,所述踏板支架与轿厢地坎之间通过可调节螺栓组件连接。前述的乘客电梯轿底平台中,所述轿底框架上设有减震器防脱装置,所述的防脱装置设有防跳螺栓。前述的乘客电梯轿底平台中,所述的护脚板的长度大于踏板支架的长度,所述踏板支架的下端部位与护脚板的中部连接。本技术方案以轿底框架为安装基础,首先保证轿底基本外形尺寸,然后将减震器、轿厢地坎、护脚板、称重开关、止动件支架等各功能部件均采用螺接方式进行安装,在轿底框架的一端安装踏板支架,再以踏板支架为基础进行轿厢地坎、护脚板的安装。由于轿底框架自身采用槽钢、角钢等高强度型材,且在各部件安装点位设置安装孔,所以不仅现场安装要求,而且各相应关系位置尺寸可调可控。本装置设有若干个减震器,按轿底整体结构进行布局,并把轿壁固定架和止动件支架安装在轿底框架侧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以高结构强度轿底框架为安装基础,承载能力大,安全系数高,合理布置各功能部件,部件之间连接牢固紧凑,且结构简单易生产制造,并适用于侧面安装轿壁,使组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所有功能部件均采用可拆卸连接方式,有效地降低了人力成本以及后期维护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主视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的左视结构视图。图5是本装置的一种轿厢地坎和踏板支架部位局部放大结构示图。图6是本装置的一种角部焊接局部放大结构示图。图中:1.轿底框架,2.角减震器,3.中间减震器,4.护脚板,5.轿厢地坎,6.称重开关,7.止动件支架,8.轿壁固定架,9.踏板支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参见图1至图6,本实施例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包括由自制槽钢类、角钢类型材组装焊接而成、具有一个平面支撑、安装结构的长方形轿底框架1,轿底框架1包括平台面板,还有踏板支架、侧面成型槽钢、后侧成型槽钢、中部加强筋成型槽钢等,即平台面板的四个侧面均布置有成型槽钢作为高强度结构基础。在轿底框架1一端底部设有踏板支架9,踏板支架9上装有轿厢地坎5,踏板支架9一侧设有护脚板4。踏板支架9的长度小于护脚板4的长度,只保证护脚板4稳定安装即可,且踏板支架9的下端部位与护脚板4的中部连接。踏板支架9通过螺栓组件连接方式固定在轿底框架1上。踏板支架9与轿厢地坎5之间同样通过可调节螺栓组件进行连接。轿底框架上设有减震器防脱装置,防脱装置设有防跳螺栓,防跳螺栓安装在托架上,防跳螺栓和轿底框架1安装面设有固定间隙,如果减震器失效,则轿底框架1安装面就会被托架上的这个防跳螺栓顶住,防止脱离,起保护作用。在轿底框架1上平面四角部位分别设有一个角减震器2,在轿底框架1两边的宽度中间部位分别设有一组3件中间减震器3,3件中间减震器3之间设有隔开空间距离。轿底框架1中间平面中通过开关支架安装称重开关6,开关支架与轿底框架1间通过螺栓连接在其型材上部。在轿底框架1的宽度两侧面、且朝轿厢地坎5的一端分别设有一件止动件支架7,以及间距相等排列的3件轿壁固定架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而并非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由成型板材组装具有平面结构的轿底框架(1),所述轿底框架一端底部设有踏板支架(9),踏板支架上装有轿厢地坎(5),踏板支架一侧设有护脚板(4);在轿底框架四角部位分别设有角减震器(2),轿底框架宽度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中间减震器(3);轿底框架中间平面中设有称重开关(6);轿底框架的宽度两侧面分别设有止动件支架(7)以及轿壁固定架(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其特征是包括由成型板材组装具有平面结构的轿底框架(1),所述轿底框架一端底部设有踏板支架(9),踏板支架上装有轿厢地坎(5),踏板支架一侧设有护脚板(4);在轿底框架四角部位分别设有角减震器(2),轿底框架宽度中间部位设有若干个中间减震器(3);轿底框架中间平面中设有称重开关(6);轿底框架的宽度两侧面分别设有止动件支架(7)以及轿壁固定架(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底框架(1)包括平台面板,平台面板的各个侧面布置有成型槽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乘客电梯轿底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简显科阮大为徐一敏李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奥立达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