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镍铬基变形高温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607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铁镍络基变形高温合金,其主要特征在于它的组成成份如下:&C____Al___&0.04-0.11__0.30-0.80_0.80-1.30_2.50-3.5&Ni____Cr____B____Ce____Fe&35.00-40.00_20.00-23.00_0.003-0.01_0.05(加入量)余。&其中杂质含量Si≤0.08,Mn≤0.07,S≤0.02,P≤0.03&其热加工工艺为:加热温度:1000-1170℃,保温时间:1-2小时,开锻温度≥1000℃,停锻温度>930℃,热处理工艺为:固溶强化1000-1120℃,2-4小时水冷,时效强化:680-800℃,16小时,空冷。(*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系属于高温合金领域,即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强度、塑性好的Fe-Ni-Cr基变形高温合金及其制取方法。航空发动机上的承力环件要求σb≥590MPa,σ0.2≥345MPa,δ≥30%。ψ≥35%高温持久700℃,195MPa应力下持久寿命T≥50h。从目前国内外使用的高温合金材料看来,无一能满足上述要求,曾用于上述部件的GH35合金也难以达到上述使用要求,这是由于GH35合金中的Al含量偏低,而且是做为有害杂质控制的,经过冶炼后,已没有或没有足够的Al元素来形成沉淀强化相r1,因此,该合金的强度和长期性能的稳定性都不十分理想。另外,GH35合金中的碳含量偏高,使该合金形成大量的一次MC碳化物,从而使杂物数量亦增加,这样不仅消耗了较多的强化元素钛,而且也提供了某些脆性相以及裂纹形成源。除此之外,热处理的工艺制度亦不太合理,故也影响了合金的强度和塑性及其韧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强度、塑性好的能满足航空发动机材料使用要求的Fe-Ni-Cr基变形高温合金。本专利技术选用了以Fe-Ni-Cr为基的高温合金适当的调整了C,Al,Ti,B等元素的含量以及Si,Mn,S,P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镍铬基变形高温合金,其特征在于合金成份如下:(重量%)C,Al,Ti,W0.04-0.11,0.30-0.80,0.80-1.30,2.50-3.5Ni,Cr,B,Ce,Fe35.00-40.00,20.00-23.0 0,0.003-0.01,0.05(加入量)余。其中杂质含量Si≤0.80,Mn≤0.70,S≤0.02,P≤0.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守仁芦德忠吴析郭建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