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塑建筑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52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7: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塑建筑模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包括包围板,所述包围板一侧设置有半弧形支撑板,所述半弧形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一侧设置有调节孔,所述调节孔一侧设置有圆形支撑板,所述圆形支撑板一侧设置有固定凸条,所述固定凸条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小弧形板;该种全塑建筑模板通过凹凸槽的严密结合保证墙体的平整性,可以使墙体不漏渗浆,不易变形,节约了大量成本,适合推广使用。

A fully plastic building templa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ully plastic building template. The invention has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including a bounding plate. A half arc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ounding plate, one side of the half arc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ing bar, and one side of the support bar is provided with an adjusting hole.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of the supporting strip.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opening.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adjusting hole.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hole.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hole. One side of the supporting bar is provided with a side of the support. A circular support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convex strip on one side of the circular support plate, and a small arc plate on one side of the fixed convex bar, and a small arc plate on one side of the base, which ensures the smoothness of the wall through the tight combination of concave and convex grooves, so that the wall can not leak out of slurry, is not easy to deform and saves a large amount of formation. This is suitable for popularization and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塑建筑模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模板,特别涉及一种全塑建筑模板,属于建筑材料应用

技术介绍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的目的,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现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用的建筑模板结构,主要由面板、支撑结构和连接件三部分组成。面板是直接接触新浇混凝土的承力板;支撑结构则是支承面板、混凝土和施工荷载的临时结构,保证建筑模板结构牢固地组合,做到不变形、不破坏;连接件是将面板与支撑结构连接成整体的配件。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按材料的性质可分为建筑模板、建筑木胶板、覆膜板、多层板、双面复胶、双面覆膜建筑模板等。建筑模板按施工工艺条件可分为现浇混凝土模板、预组装模板、大模板、跃升模板等。但目前的建筑模板造价较高,难以达到抗摔不易变形,且安装时不易对齐,后期易引发安全隐患。组合式全塑模板,是现代模板技术中,具有通用性强、装拆方便、周转次数多等优点的一种的新型模板,用它进行现轻质发泡型混凝土结构施工。这种全塑建筑模板通过凹凸槽的严密结合保证墙体的平整性,可以使墙体不漏渗浆,不易变形,节约了大量成本,适合推广使用。必将拥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全塑建筑模板,使用方便,节约了大量的成本。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塑建筑模板,包括包围板,所述包围板为正方形,且包围板的四角为凹陷结构,且所述包围板的边缘设置有倒角,便于安装,所述包围板一侧设置有半弧形支撑板,且所述半弧形支撑板的数量为六个,分别设置在包围板边缘,其中包围板两边设置有四个半弧形支撑板,每个半弧形支撑板大小一致,且两两对称设置,另外两边设置有两个半弧形支撑板,两个对称设置,所述半弧形支撑板一侧设置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高度与所述包围板的高度平行,所述支撑条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且调节孔设置在包围板的四周,每个调节孔的间距为五厘米,所述调节孔一侧设置有圆形支撑板,所述圆形支撑板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个圆形支撑板的大小一致,且圆形支撑板、半弧形支撑板与小弧形板通过所述支撑条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稳定性,所述圆形支撑板一侧设置有固定凸条,所述固定凸条围绕在所述包围板的表面,且与包围板的边缘线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凸条一侧设置有底座,所述底座一侧设置有小弧形板,且小弧形板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包围板的四角,所述固定凸条一侧设置有固定凹槽,且固定凸条可镶嵌在所述固定凹槽内部,所述固定凸条与所述固定凹槽之间设置有凹口,且所述凹口的数量为四个,两对四块所述包围板组成一整个墙面,且四个所述凹口组成一个圆形,凹凸紧密结合更严实紧密避免结合不严出现渗漏,所述螺纹杆穿插在其中,而所述垫板套于所述螺纹杆表面,且通过螺母进行固定。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该全塑建筑模板材质为PE+ABS挤塑复合材料,挤塑复合材料相比于木模板因材质一样韧性不一样容易渗浆金属模板不容易保温导热太快,墙体为自发热自发泡的保证墙体的温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半弧支撑板、支撑条、调节孔、圆形支撑板、固定凸条、底座、小弧形板与包围板相互无缝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凸条与所述固定凹槽的长度一致.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实用性强,通过固定凸条的作用将半弧支撑板、圆形支撑板、小弧形板相互连接在一起,达到了一种稳定性,使其抗摔打更加出色,不易变形,而通过调节孔与固定凸条的作用,使其在安装时更为快捷便利,通过固定凸条镶嵌在固定凹槽内部进行固定,更为坚固,保证墙体的平整性和防止漏浆,提高了安装建筑模板时的工作效率,抗压强度好、有仍性、耐水性好、耐溶剂性好、耐磨、耐酸碱、抗紫外线、防老化,可以保证墙体的温度,墙体材料是自发热自发泡的。以及重复利用率高,节约成本环保,使用简单方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四块包围板组成墙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四块包围板组成墙面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包围板;2、半弧支撑板;3、支撑条;4、调节孔;5、圆形支撑板;6、固定凸条;7、底座;8、小弧形板;9、固定凹槽;10、垫板;11、螺纹杆;13、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全塑建筑模板,包括包围板1,所述包围板1为正方形,且包围板1的四角为凹陷结构,且所述包围板的边缘设置有倒角14,便于安装,所述包围板1一侧设置有半弧形支撑板2,且所述半弧形支撑板2的数量为六个,分别设置在包围板1边缘,其中包围板1两边设置有四个半弧形支撑板2,每个半弧形支撑板2大小一致,且两两对称设置,另外两边设置有两个半弧形支撑板2,两个对称设置,所述半弧形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支撑条3,所述支撑条3的高度与所述包围板1的高度平行,所述支撑条3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4,且调节孔4设置在包围板1的四周,每个调节孔4的间距为五厘米,所述调节孔4一侧设置有圆形支撑板5,所述圆形支撑板5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个圆形支撑板5的大小一致,且圆形支撑板5、半弧形支撑板2与小弧形板8通过所述支撑条3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稳定性,所述圆形支撑板5一侧设置有固定凸条6,所述固定凸条6围绕在所述包围板1的表面,且与包围板1的边缘线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凸条6一侧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一侧设置有小弧形板8,且小弧形板8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包围板1的四角,所述固定凸条6一侧设置有固定凹槽9,且固定凸条6可镶嵌在所述固定凹槽9内部,所述固定凸条6与所述固定凹槽9之间设置有凹口13,且所述凹口13的数量为四个,两对四块所述包围板1组成一整个墙面,且四个所述凹口13组成一个圆形,所述螺纹杆11穿插在其中,而所述垫板10套于所述螺纹杆11表面,且通过螺母进行固定。两对模板的所述固定凸条6和所述固定凹槽9对应进行凹凸槽的严密结合,保证墙体的平整性和防止漏浆。为了使该种全塑建筑模板,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该全塑建筑模板材质为PE+ABS挤塑复合材料相比于木模板因材质一样韧性不一样容易渗浆金属模板不容易保温导热太快,墙体为自发热自发泡的保证墙体的温度。所述半弧支撑板2、支撑条3、调节孔4、圆形支撑板5、固定凸条6、底座7、小弧形板8与包围板1互相无缝连接,所述固定凸条6与所述固定凹槽9。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固定凸条6的作用将半弧支撑板2、圆形支撑板5、小弧形板8相互连接在一起,达到了一种稳定性,使其抗摔打更加出色,不易变形,安装时,使两块建筑模板的调节孔4与固定凸条6对齐,利用卡扣将其固定,使其在安装时更为快捷便利,通过固定凸条6镶嵌在固定凹槽9内部,结构很严实紧密,不容易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塑建筑模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塑建筑模板,包括包围板(1)、垫板与螺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板(1)为正方形,且包围板(1)的四角为凹陷结构,且所述包围板的边缘设置有倒角(14),便于安装,所述包围板(1)一侧设置有半弧形支撑板(2),且所述半弧形支撑板(2)的数量为六个,分别设置在包围板(1)边缘,其中包围板(1)两边设置有四个半弧形支撑板(2),每个半弧形支撑板(2)大小一致,且两两对称设置,另外两边设置有两个半弧形支撑板(2),两个对称设置,所述半弧形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支撑条(3),所述支撑条(3)的高度与所述包围板(1)的高度平行,所述支撑条(3)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4),且调节孔(4)设置在包围板(1)的四周,每个调节孔(4)的间距为五厘米,所述调节孔(4)一侧设置有圆形支撑板(5),所述圆形支撑板(5)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个圆形支撑板(5)的大小一致,且圆形支撑板(5)、半弧形支撑板(2)与小弧形板(8)通过所述支撑条(3)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稳定性,所述圆形支撑板(5)一侧设置有固定凸条(6),所述固定凸条(6)围绕在所述包围板(1)的表面,且与包围板(1)的边缘线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凸条(6)一侧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一侧设置有小弧形板(8),且小弧形板(8)的数量为四个,分别设置在包围板(1)的四角,所述固定凸条(6)一侧设置有固定凹槽(9),所述固定凸条(6)与所述固定凹槽(9)的长度一致,且固定凸条(6)可镶嵌在所述固定凹槽(9)内部,所述固定凸条(6)与所述固定凹槽(9)之间设置有凹口(13),且所述凹口(13)的数量为四个,两对四块所述包围板(1)组成一整个墙面,且四个所述凹口(13)组成一个圆形,定位准确结构更严实紧密避免出现结构不严密使浆体漏浆。所述螺纹杆(11)穿插在其中,而所述垫板(10)套于所述螺纹杆(11)表面,且通过螺母进行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塑建筑模板,包括包围板(1)、垫板与螺纹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围板(1)为正方形,且包围板(1)的四角为凹陷结构,且所述包围板的边缘设置有倒角(14),便于安装,所述包围板(1)一侧设置有半弧形支撑板(2),且所述半弧形支撑板(2)的数量为六个,分别设置在包围板(1)边缘,其中包围板(1)两边设置有四个半弧形支撑板(2),每个半弧形支撑板(2)大小一致,且两两对称设置,另外两边设置有两个半弧形支撑板(2),两个对称设置,所述半弧形支撑板(2)一侧设置有支撑条(3),所述支撑条(3)的高度与所述包围板(1)的高度平行,所述支撑条(3)一侧设置有若干个调节孔(4),且调节孔(4)设置在包围板(1)的四周,每个调节孔(4)的间距为五厘米,所述调节孔(4)一侧设置有圆形支撑板(5),所述圆形支撑板(5)的数量为八个,且每个圆形支撑板(5)的大小一致,且圆形支撑板(5)、半弧形支撑板(2)与小弧形板(8)通过所述支撑条(3)连接在一起,从而达到稳定性,所述圆形支撑板(5)一侧设置有固定凸条(6),所述固定凸条(6)围绕在所述包围板(1)的表面,且与包围板(1)的边缘线平行设置,所述固定凸条(6)一侧设置有底座(7),所述底座(7)一侧设置有小弧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河军
申请(专利权)人:盛祥生态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