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铃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3674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包含:铃座具有一结合部,结合部中央往上伸出一轴杆;底盘中央贯穿一轴孔,底盘一侧凸出一延伸座,延伸座具有一头端、一第一边与一第二边,头端往底盘方向设有一倾斜状的闪避槽,第一边上设有一容装部与一枢孔,第二边上设有与枢孔保持错位且通过闪避槽的一穿置孔,以穿置孔提供一抵杆穿入结合;敲击件具有一支架,支架包含一第一支撑条与一第二支撑条,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一端利用一弧弯状弹性部做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往内与往上做弯折的一枢接段与一固定段,固定段上固设一击锤;封盖具有一本体,本体一侧凸出一挡缘;据此,本自行车铃结构的敲击件不易被拔下带走,且可改善弹簧容易弹性疲乏的问题。

Bicycle bell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cycle bell structure, which consists of a bell seat with a combination part and a shaft in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joint; the center of the chassis runs through an axis hole, and an extension seat is protruded on one side of the chassis, the extension seat has one end, a first side and a second side, and the head end is provided with an inclined evasion slot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chassis. The first side is provided with a capacitive assembly part and a pivot hole. The second edge is arranged with a pivot hole to be staggered and through a puncture hole through the evasion slot to provide a rod penetrating combination with a puncture hole. The knocking part has a bracket, the bracket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bar and a second support bar,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support and the second support bar use one arc. The bending elastic part is connected,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a pivot segment and a fixed section which is bent inside and up, and a hammer is fixed on the fixed section. The cover has a body and the body side protrudes a retaining edge. Accordingly, the knocking part of the bicycle bell structure is not easy to be pulled out and taken away, and the spring easy to elastic fatigue can be improved. Ques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铃结构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铃,尤其是指一种能发出警示音以用来提醒路人注意的自行车铃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已知的自行车铃多具有一铃座,该铃座上方组设有一铃罩,并于下方设有一套环,通过该套环将自行车铃束紧固定在自行车的把手上,再于铃座旁侧凸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部于上方通过一弹性件衔接有一击锤,使用时是由扳动击锤,让击锤受弹性件的复位弹力影响,来敲击铃罩,以达到发出警示声响的目的。然而,如上所述的已知结构于实际应用中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一)其弹性件是一螺旋状的压缩弹簧,该压缩弹簧底端是直接固定在结合部上,顶端则用来衔接击锤,以完全开放式的安装,容易因为好奇人士的把玩即有所述弹性件连同击锤被拆下带走的现象发生,使用上会增加许多不确定性与不必要的困扰;(二)其弹性件是一螺旋状的压缩弹簧,而容易因为经常的扳动即产生疲乏,疲乏后将严重影响敲击时的力道,甚至完全无法敲击,所述弹性件的耐用度不佳。因此,如何针对上述已知自行车铃所存在的缺点进行研发改良,实为相关业界所需努力研发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点:已知弹性件连同击锤容易被拆下带走,使用上又有弹性件易于疲乏的问题,此乃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点。解决问题的技术特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包含有:一铃座、一底盘、一敲击件、一封盖与一铃罩,其中,铃座具有一结合部,使该铃座能通过该结合部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该结合部中央往上伸出有一轴杆,以该轴杆提供该底盘套设后,再将该铃罩与该轴杆做结合,底盘中央贯穿有一轴孔,该底盘是以该轴孔提供该轴杆做穿置,以在该轴杆穿置后使该底盘在该铃座上获得承载,且该底盘一侧是凸出有一延伸座,该延伸座具有一头端与保持相对的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该头端靠近于第二边处往底盘方向设有一倾斜状的闪避槽,第一边上设有一容装部与一枢孔,第二边上则设有与该枢孔保持错位且通过该闪避槽的一穿置孔,以该穿置孔提供一抵杆穿入结合,敲击件具有一支架,该支架包含有平行相隔的一第一支撑条与一第二支撑条,该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一端是利用一弧弯状的弹性部做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往内与往上做弯折的一枢接段与一固定段,该枢接段上是先结合有一轴套后,再连同该轴套一起置入于该延伸座的枢孔,及该固定段上是固设有一击锤,封盖具有一放入固定在该容装部内的本体,该本体一侧凸出有一挡缘,以该挡缘提供该轴套做限止,便能防止该轴套置入该枢孔后产生侧向脱离,由该封盖的结合,使该敲击件在该延伸座上获得枢组,还使该敲击件的第二支撑条在常态下能够进入于闪避槽并靠止在该抵杆上,由此,以得到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对照先前技术的功效:(一)本技术提供的自行车铃结构,该敲击件以枢接段与轴套的结合体置入该延伸座的枢孔内后,再利用一封盖与该延伸座的结合,使该枢接段与轴套的结合体能有效在该延伸座内获得定位,以非开放式的安装能避免该敲击件因好奇人士的把玩就轻易被拔下带走,使用上能省下许多不必要的困扰。(二)本技术提供的自行车铃结构,该敲击件的支架以外径适中的金属线材弯折而成的方式,能有效改善已知螺旋状弹簧容易弹性疲乏的问题,使本技术的自行车铃结构能更耐久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组合平面图。图4为本技术图3所示沿A-A线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图3所示沿B-B线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图3所示沿C-C线的剖面图。图7为本技术安装在自行车把手上的使用状态图。图8为本技术使用角度的调整状态图。图9为本技术的敲击状态图。附图中的符号说明:10铃座;11结合部;12轴杆;13定位凹部;20底盘;201轴孔;202延伸座;203头端;204闪避槽;205容装部;206枢孔;207穿置孔;208定位凸点;21抵杆;30敲击件;31支架;311第一支撑条;312第二支撑条;313弹性部;314枢接段;315固定段;33击锤;32轴套;40封盖;41本体;42挡缘;50铃罩;60弹性束环;70倒齿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功效能够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以下配合图式并列举实施例,详述说明如下:首先,由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自行车铃结构,其包含有:一铃座10、一底盘20、一敲击件30、一封盖40与一铃罩50,其中,铃座10具有一结合部11,使该铃座10能通过该结合部11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该结合部11中央往上伸出有一轴杆12,以该轴杆12提供该底盘20套设后,再将该铃罩50与该轴杆12做结合,底盘20中央贯穿有一轴孔201,该底盘20是以该轴孔201提供该轴杆12做穿置,以在该轴杆12穿置后使该底盘20在该铃座10上获得承载,且该底盘20一侧是凸出有一延伸座202,该延伸座202具有一头端203与保持相对的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该头端203靠近于第二边处往底盘20方向设有一倾斜状的闪避槽204,第一边上设有一容装部205与一枢孔206,第二边上则设有与该枢孔206保持错位,且通过该闪避槽204的一穿置孔207,以该穿置孔207提供一抵杆21穿入结合,敲击件30具有一支架31,该支架31包含有平行相隔的一第一支撑条311与一第二支撑条312,该第一支撑条311与第二支撑条312一端是利用一弧弯状的弹性部313做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往内与往上做弯折的一枢接段314与一固定段315,该枢接段314上是先结合有一轴套32后,再连同该轴套32一起置入于该延伸座202的枢孔206,及该固定段315上是固设有一击锤33,封盖40具有一放入固定在该容装部205内的本体41,该本体41一侧凸出有一挡缘42,以该挡缘42提供该轴套32做限止,便能防止该轴套32置入该枢孔206后产生侧向脱离,由该封盖40的结合,使该敲击件30在该延伸座202上获得枢组,还使该敲击件30的第二支撑条312在常态下能够进入于闪避槽204并靠止在该抵杆21上。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中,该结合部11是一具有下开口的半圆形片体,该半圆形片体的上部弧面两侧各设有依序排列的数个倒勾,利用具有适当高度的相对应的二个倒勾同时提供一弹性束环60卡入,再以该弹性束环60与结合部11束紧在该自行车的把手上,便使自行车铃能够顺利获得安装,由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中,该铃座10顶面在该轴杆12外侧是环设有数个定位凹部13,在该底盘20底面则设有至少二个定位凸点208,以该定位凸点208弹性卡入于相对位置的定位凹部13,使该底盘20在角度调整的转动后能获得确实的定位,由图8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中,该敲击件30的枢接段314上是结合有一自润型的轴套32。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中,该敲击件30的支架31是以金属线材一体弯折而成。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中,该封盖40的本体41与该底盘20的容装部205是呈扣块与扣槽的配合。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中,在该底盘20顶面是设有一能够套设在该轴杆12上的可对该底盘20产生压抵限位的倒齿片70。由图9所示,其实际使用时,是按压敲击件30的支架31,使该第二支撑条312能受到该抵杆21的靠止在该支架31下压时渐与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行车铃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铃座、一底盘、一敲击件、一封盖与一铃罩,其中:所述铃座具有一结合部,使所述铃座通过所述结合部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所述结合部中央往上伸出有一轴杆,以所述轴杆提供所述底盘套设后,再将所述铃罩与所述轴杆做结合;所述底盘中央贯穿有一轴孔,所述底盘是以所述轴孔提供所述轴杆做穿置,以在所述轴杆穿置后使所述底盘在所述铃座上获得承载,且所述底盘一侧是凸出有一延伸座,所述延伸座具有一头端与保持相对的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述头端靠近于第二边处往底盘方向设有一倾斜状的闪避槽,第一边上设有一容装部与一枢孔,第二边上则设有与所述枢孔保持错位且通过所述闪避槽的一穿置孔,以所述穿置孔提供一抵杆穿入结合;所述敲击件具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包含有平行相隔的一第一支撑条与一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一端是利用一弧弯状的弹性部做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往内与往上做弯折的一枢接段与一固定段,所述枢接段上是先结合有一轴套后,再连同所述轴套一起置入于所述延伸座的枢孔,及所述固定段上是固设有一击锤;所述封盖具有一放入固定在所述容装部内的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凸出有一挡缘,以所述挡缘提供所述轴套做限止,便能防止所述轴套置入所述枢孔后产生侧向脱离,由所述封盖的结合,使所述敲击件在所述延伸座上获得枢组,还使所述敲击件的第二支撑条在常态下能够进入于闪避槽并靠止在所述抵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铃座、一底盘、一敲击件、一封盖与一铃罩,其中:所述铃座具有一结合部,使所述铃座通过所述结合部安装在自行车的把手上,所述结合部中央往上伸出有一轴杆,以所述轴杆提供所述底盘套设后,再将所述铃罩与所述轴杆做结合;所述底盘中央贯穿有一轴孔,所述底盘是以所述轴孔提供所述轴杆做穿置,以在所述轴杆穿置后使所述底盘在所述铃座上获得承载,且所述底盘一侧是凸出有一延伸座,所述延伸座具有一头端与保持相对的一第一边及一第二边,所述头端靠近于第二边处往底盘方向设有一倾斜状的闪避槽,第一边上设有一容装部与一枢孔,第二边上则设有与所述枢孔保持错位且通过所述闪避槽的一穿置孔,以所述穿置孔提供一抵杆穿入结合;所述敲击件具有一支架,所述支架包含有平行相隔的一第一支撑条与一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条一端是利用一弧弯状的弹性部做连接,另一端分别设有往内与往上做弯折的一枢接段与一固定段,所述枢接段上是先结合有一轴套后,再连同所述轴套一起置入于所述延伸座的枢孔,及所述固定段上是固设有一击锤;所述封盖具有一放入固定在所述容装部内的本体,所述本体一侧凸出有一挡缘,以所述挡缘提供所述轴套做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和仁黄正昌
申请(专利权)人:乃兴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乃兴车料深圳有限公司漳州安佳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