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阳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2829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46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属于汽车座椅配件领域,其包括:头枕杆、壳体、安装座、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前传动板、后传动板、弹簧片;弹簧片下端活动安装在头枕杆上端;安装座固定在头枕杆上端;前传动板下端铰接在安装板前端,后传动板下端固定在弹簧片上;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和后轴销两个轴销连接;前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前轴销上,后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后轴销上;壳体包覆在上述部件上。该调节机构设计紧凑,强度更高,能够无级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达到较好的头部的支撑,同时有向前和向后的限位装置,防止头枕调节范围过度,另一方面,也降低在车辆后撞时的头部鞭挞损伤。

An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the headrest of the car seat

A car seat headrest regulating mechanism, which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automobile seat accessories, which includes a headrest rod, a shell, an installation seat, a left mounting plate, a right mounting plate, a front transfer plate, a rear transfer plate, and a spring piece; the lower end of the spring plate is mount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head occipital rod; the mounting seat is fix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head occipital ro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ront transfer plate is articulat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mounting plate, the lower end of the rear transfer plate is fixed on the spring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left mounting plate and the right mounting plate are connected by the front axle pin and the rear axle pin two shaft pins; the upper end of the front transfer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front axle pin,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rear transfer plate is connected to the rear axle pin, and the shell is covered on the above parts. The regulator has a compact design and higher strength, and it can adjust the front and rear positions of the head bolster stepless, so as to achieve better head support for the user, at the same time, there is a forward and backward positioning device to prevent the excessive adjustment of the head pillow,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reduces the head whipe damage during the rear collision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头枕前后调节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头枕杆顶部直端的轴心旋转,无极调节或棘轮式有级前后旋转调节。缺点是随着头枕调节角度的变化,改变了头枕与乘员头部的接触部位的高度和接触面积,和头枕对头部支撑力的方向和角度,在车辆后撞的鞭挞中将会使人体头部在与头枕撞击使产生不利于颈椎的发作用力,从而使人体颈椎受到较大的外力损伤。第二种是平行四边形四连杆装置实现头枕的前后平移,缺点是使用棘轮装置实现有级调节,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且,其只能实现从后向前的单方向调节,操作体验不人性化。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设计紧凑,强度更高,能够无级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达到较好的头部的支撑,同时有向前和向后的限位装置,防止头枕调节范围过度,另一方面,也降低在车辆后撞时的头部鞭挞损伤;同时,也将使得驾乘者在车内休息时通过调节头枕前后位置使头颈得到更加舒适的承托和支撑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包括:头枕杆、壳体、安装座、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前传动板、后传动板、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下端活动套设在所述头枕杆上端;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头枕杆上端,且所述安装座活动安装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前传动板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座前端,所述后传动板下端固定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和后轴销两个轴销连接;所述前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前轴销上,所述后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后轴销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安装座、所述左安装板、所述右安装板、所述前传动板、所述后传动板和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上。优选地,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两个传动板的左右两侧。优选地,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均设有前限位部,两个所述前限位部位于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之间;当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移动到前极限位置时,两个所述前限位分别抵接在所述前传动板的左右两端;所述后传动板左右两端均设有后限位部,两个所述后限位部分别位于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后方;当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移动到后极限位置时,两个所述后限位部分别抵接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优选地,所述前轴销和所述后轴销左右两端均设有止退挡圈,左端的所述止退挡圈位于所述左安装板左侧,右端的所述止退挡圈位于所述右安装板右侧。优选地,所述头枕杆上套设有塑料套,所述塑料套设置在所述头枕杆和所述弹簧片之间。优选地,所述弹簧片下端为U型。优选地,所述前传动板下端通过一下轴销铰接在所述安装板前端,所述下轴销左右两端设有止退挡圈。优选地,所述头枕杆下端从所述壳体下端伸出,所述壳体上设有容所述头枕杆下端伸出的长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能够无级调节头枕的前后位置,从而对使用者达到较好的头部的支撑,在乘员靠在头枕上,尤其以半躺姿势休息的时候通过调整头枕前后位置,使人体的颈椎保持最自然放松舒适的弧度,确保头部的血管、神经以及肌腱等保持放松和通畅,保证了乘员在长时间使用后仍能防止颈部酸痛麻木等不适症状;2、结构上,设计较为紧凑,强度更高,同时有向前和向后的限位装置,防止头枕调节范围过度,另一方面,也降低在车辆后撞时的头部鞭挞损伤;使得驾乘者在车内休息时通过调节头枕前后位置使头颈得到更加舒适的承托和支撑;3、产品方面,易于实现平台化,不同的头枕杆直径只需更改安装座这一个冲压件即可,确保头枕杆直径不同的头枕骨架都能升级到此功能的装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前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前极限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后极限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优选实施例的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的后极限位置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1、头枕杆,11、塑料套,2、壳体,3、安装座,4a、左安装板,4b、右安装板,41、固定板,42、前限位部,5a、前传动板,5b、后传动板,52、后限位部,6、弹簧片,7a、前轴销,7b、后轴销,7c、下轴销,8、止退挡圈,9、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包括:头枕杆1、壳体2、安装座3、左安装板4a、右安装板4b、前传动板5a、后传动板5b和弹簧片6如图1至图6所示,弹簧片6下端U型机构,通过一塑料套11套设在头枕杆1上端,其中,塑料套11设置在头枕杆1和弹簧片6之间;弹簧片6上设有螺栓9,可根据弹簧片6的松紧扭矩要求拧紧。且安装座3活动安装在头枕杆1上端,且安装座3是套设在弹簧片6上。然后,前传动板5a下端铰接在安装板前端,后传动板5b下端通过螺栓9固定在弹簧片6上;同时,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左右相对设置,这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7a和后轴销7b两个轴销连接。且,前传动板5a上端活动连接在前轴销7a上,后传动板5b上端活动连接在后轴销7b上。进一步,前传动板5a和后传动板5b前后相对设置,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分别设置在前传动板5a和后传动板5b两个传动板的左右两侧。同时,在前轴销7a和后轴销7b左右两端均设有止退挡圈8;其中,左端的止退挡圈8位于左安装板4a左侧,右端的止退挡圈8位于右安装板4b右侧。同时,前传动板5a下端通过一下轴销7c铰接在安装板前端,在下轴销7c左右两端也设有止退挡圈8。这些止退挡圈8能很好的限制销轴上各部件的活动范围,安全性好。如图1至图6所示,左安装板4a和右安装板4b均设有固定板41;壳体2包覆在安装座3、左安装板4a、右安装板4b、前传动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杆、壳体、安装座、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前传动板、后传动板、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下端活动套设在所述头枕杆上端;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头枕杆上端,且所述安装座活动安装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前传动板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座前端,所述后传动板下端固定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和后轴销两个轴销连接;所述前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前轴销上,所述后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后轴销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安装座、所述左安装板、所述右安装板、所述前传动板、所述后传动板和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头枕杆、壳体、安装座、左安装板、右安装板、前传动板、后传动板、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下端活动套设在所述头枕杆上端;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头枕杆上端,且所述安装座活动安装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前传动板下端铰接在所述安装座前端,所述后传动板下端固定在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左右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端通过前轴销和后轴销两个轴销连接;所述前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前轴销上,所述后传动板上端活动连接在所述后轴销上;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均设有固定板;所述壳体包覆在所述安装座、所述左安装板、所述右安装板、所述前传动板、所述后传动板和所述弹簧片上,所述壳体固定在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的两个所述固定板上。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前后相对设置,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前传动板和所述后传动板两个传动板的左右两侧。3.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汽车座椅头枕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安装板和所述右安装板上均设有前限位部,两个所述前限位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阳
申请(专利权)人:宋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