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抗磨对辊辊圈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22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抗磨对辊辊圈生产工艺,由复合浇铸工艺,热处理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辊圈外层铬锰钼铸铁成分为:C:1. 9~2. 6%,Cr:11. 0~14. 5%,Mn:0. 6~2. 8%,Mo:1. 0~1. 9%,Cu:0. 9~1. 5%,V:0. 08~0. 20%,Re:0. 1~0. 20%(加入量)。其优点在于耐磨性好,寿命高,成本低,并能适合砖瓦行业利用礓石土的恶劣条件,使砖的质量达到甲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辊圈的成分,复合工艺及热处理工艺。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技术有美国Climax钼公司的高铬钼铸铁,其成分为高铬钼型15-2-1,C2.8~3.5%,Cr14~16,Mo1.9~2.2%,Cu0.5~1.2%,Mn0.5~0.9%,前苏联耐磨铸铁成分为C2.7~3.1%,Cr12~15%,Mo0.5~0.6%,Mn3.3~3.9%。国内使用的产品有两种一种为铸钢辊圈,材质为中碳铸钢,一种为中锰球铁辊圈,其共同缺点是耐磨性差,寿命低,前者总寿命仅为40天左右,后者的磨损极限也仅50天,就必须车削一次辊面,总寿命为8个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磨性,高使用寿命,适合于劣质土制砖並成本低的复合抗磨对辊辊圈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为1.复合辊圈外层铬锰钼铸铁成分,降低碳含量和铬含量,加入钒和稀土金属细化莱氏体共晶组织,改善铁液流动性。为控制铬锰钼铸铁的淬透性,用锰和钼综合作用,锰若在下限,则钼应在上限,反之亦然。铬锰钼铸铁成分1.9~2.6%C,11.0~14.5%Cr,0.6~2.8%Mn,1.0~1.9%Mo,0.9~1.5%Cu,0.08~0.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抗磨对辊辊圈生产工艺,有复合浇铸、热处理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1)复合辊圈外层铬锰钼铸铁成分为:C:1. 9~2. 6%,Cr:11. 0~14. 5%,Mn:0. 6~2. 8%,Mo:1. 0~1. 9%,Cu:0. 9~1. 5%,V:0. 08~0. 20%,RE:0. 10~0. 20%(加入量)(2)复合浇铸工艺:用电弧炉或中频感应炉熔炼铬锰钼铸铁和球墨铸铁,铬锰钼铸铁浇入离心机的开浇温度为1450~1550℃,模温100~300℃,开浇后控制加入保护渣时铬锰钼铸铁层温度, 保证保护渣加入后尽快熔化并保持液态,浇完铬锰钼铸铁后经过冷待,等保护渣层表面冷到9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建董履仁翟启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