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抗磨对辊辊圈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221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抗磨对辊辊圈生产工艺,由复合浇铸工艺,热处理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辊圈外层铬锰钼铸铁成分为:C:1. 9~2. 6%,Cr:11. 0~14. 5%,Mn:0. 6~2. 8%,Mo:1. 0~1. 9%,Cu:0. 9~1. 5%,V:0. 08~0. 20%,Re:0. 1~0. 20%(加入量)。其优点在于耐磨性好,寿命高,成本低,并能适合砖瓦行业利用礓石土的恶劣条件,使砖的质量达到甲级。(*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辊圈的成分,复合工艺及热处理工艺。与本专利技术的相关技术有美国Climax钼公司的高铬钼铸铁,其成分为高铬钼型15-2-1,C2.8~3.5%,Cr14~16,Mo1.9~2.2%,Cu0.5~1.2%,Mn0.5~0.9%,前苏联耐磨铸铁成分为C2.7~3.1%,Cr12~15%,Mo0.5~0.6%,Mn3.3~3.9%。国内使用的产品有两种一种为铸钢辊圈,材质为中碳铸钢,一种为中锰球铁辊圈,其共同缺点是耐磨性差,寿命低,前者总寿命仅为40天左右,后者的磨损极限也仅50天,就必须车削一次辊面,总寿命为8个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抗磨性,高使用寿命,适合于劣质土制砖並成本低的复合抗磨对辊辊圈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的构成为1.复合辊圈外层铬锰钼铸铁成分,降低碳含量和铬含量,加入钒和稀土金属细化莱氏体共晶组织,改善铁液流动性。为控制铬锰钼铸铁的淬透性,用锰和钼综合作用,锰若在下限,则钼应在上限,反之亦然。铬锰钼铸铁成分1.9~2.6%C,11.0~14.5%Cr,0.6~2.8%Mn,1.0~1.9%Mo,0.9~1.5%Cu,0.08~0.20%V,0.10~0.20%RE(加入量)。2.复合浇铸工艺用电弧炉或中频感应炉熔炼铬锰钼铸铁和球墨铸铁。铬锰钼铸铁浇入离心机的开浇温度在1450~1550℃范围。模温100~300℃,开浇后控制加入保护渣时铬锰钼铸铁层温度,保证保护渣加入后尽快熔化並保持液态。浇完铬锰钼铸铁后经过冷待,等保护渣层表面冷到900~1100℃再浇入球墨铸铁铁水,控制球墨铸铁铁水开浇温度1330~1380℃浇完等全部凝固后停机。3.热处理工艺复合辊圈离心浇注完毕停机后,立即脱模,辊圈红着送入淬火炉加热到940~1000℃范围,进行反稳定化处理,保温1~2小时,由炉中取出进行淬火,淬火冷却速度平均7~10℃/min冷到600~500℃,再控制以20~30℃/hr冷速冷到300℃保温1~2小时,继续冷却到80~100℃淬火完毕。淬火后立即进行高温回火,加热速度控制在20~30℃/hr。高温回火温度取决于硬度,保证热处理后辊面硬度在HRC 55~61范围,其温度范围为450~58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解决了我国砖瓦行业利用礓石土,保证砖的质量在甲级砖水平。2.铬锰钼铸铁和球铁复合层复合紧密,结合力强。3.复合辊圈热处理工艺简单,易操作和控制,不易开裂,热处理后铬锰钼铸铁层性能稳定,硬度高,在HRC 55~61范围,辊圈内应力小,辊面抗磨性好,对含礓石劣质土平均细碎1000万块砖坯的粘土原料,磨损小于1mm;使用寿命为铸钢辊的25倍,为中锰球铁的3~4倍。4.生产周期短,在热处理后,可直接用硬质刀具加工成成品辊圈。5.高速细碎对辊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抗磨辊圈,由于抗磨性好,寿命长,减少了车削和安装次数,减少维修费用,並提高车间设备利用率。实施实例成品对辊辊圈尺寸φ700×500mm,厚80mm,其中铬锰钼铸铁层厚35mm;球墨铸铁层厚45mm。铬锰钼铸铁成分2.14%C,14.3%Cr,2.03%Mn,1.19%Mo,1.02%Cu,0.10%V,0.10%RE(加入量)。复合浇注时铬锰钼铸铁开浇温度1465℃,浇完 2/3 铁水量加保护渣。待保护渣熔化覆盖即测温,待保护渣表面温度降到1050℃以下,开始浇球墨铸铁铁水,球铁铁水温度控制在1360℃,待全部凝固后停机。停机后立即脱模,辊圈红着送入980℃炉中进行反稳定化处理,在980℃保温2小时,取出控制冷却,冷速8℃/mim,冷到550℃再控制以30℃/hr冷到300℃保温2小时,再缓冷到90℃出炉。回火时加热速度控制20℃/hr,加热到200℃保温2小时,再以30℃/hr加热到550℃保温3小时后缓冷,低于100℃出炉。热处理完毕后用硬质刀具切削加工成成品辊圈。铬锰钼铸铁层硬度在HRC 55~60范围,显微组织为Cr7C3莱氏体碳化物及回火屈氏体,经超声波探伤,未发现裂纹或疏松。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抗磨对辊辊圈生产工艺,有复合浇铸、热处理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1)复合辊圈外层铬锰钼铸铁成分为C1.9~2.6%,Cr11.0~14.5%,Mn0.6~2.8%,Mo1.0~1.9%,Cu0.9~1.5%,V0.08~0.20%,RE0.10~0.20%(加入量)(2)复合浇铸工艺用电弧炉或中频感应炉熔炼铬锰钼铸铁和球墨铸铁,铬锰钼铸铁浇入离心机的开浇温度为1450~1550℃,模温100~300℃,开浇后控制加入保护渣时铬锰钼铸铁层温度,保证保护渣加入后尽快熔化並保持液态,浇完铬锰钼铸铁后经过冷待,等保护渣层表面冷到900~1100℃再浇入球墨铸铁铁水,控制球墨铸铁开浇温度为1330~1380℃,浇完等全部凝固后停机;(3)热处理工艺离心浇铸停机后,立即脱模,辊圈红着送入淬火炉,加热到940~1000℃范围,进行反稳定化处理,保温1~2小时,由炉中取出进行淬火,冷却速度为7~10℃/min,冷到600~500℃再控制以20~30℃/hr冷速冷到300℃,保温1~2小时,继续冷却到100~80℃,淬火完毕,然后立即进行高温回火,加热速度控制在20~30℃/hr,高温回火温度为450~58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抗磨对辊辊圈生产工艺,由复合浇铸工艺,热处理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复合辊圈外层铬锰钼铸铁成分为C1.9~2.6%,Cr11.0~14.5%,Mn0.6~2.8%,Mo1.0~1.9%,Cu0.9~1.5%,V0.08~0.20%,Re0.1~0.20%(加入量)。其优点在于耐磨性好,寿命高,成本低,并能适合砖瓦行业利用礓石土的恶劣条件,使砖的质量达到甲级。文档编号B22D13/04GK1106466SQ9410094公开日1995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1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1日专利技术者吴承建, 董履仁, 翟启杰 申请人:北京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抗磨对辊辊圈生产工艺,有复合浇铸、热处理工艺组成,其特征在于:(1)复合辊圈外层铬锰钼铸铁成分为:C:1. 9~2. 6%,Cr:11. 0~14. 5%,Mn:0. 6~2. 8%,Mo:1. 0~1. 9%,Cu:0. 9~1. 5%,V:0. 08~0. 20%,RE:0. 10~0. 20%(加入量)(2)复合浇铸工艺:用电弧炉或中频感应炉熔炼铬锰钼铸铁和球墨铸铁,铬锰钼铸铁浇入离心机的开浇温度为1450~1550℃,模温100~300℃,开浇后控制加入保护渣时铬锰钼铸铁层温度, 保证保护渣加入后尽快熔化并保持液态,浇完铬锰钼铸铁后经过冷待,等保护渣层表面冷到900~1100℃再浇入球墨铸铁铁水,控制球墨铸铁开浇温度为1330~1380℃,浇完等全部凝固后停机;(3)热处理工艺:离心浇铸停机后,立即脱模,辊圈红着 送入淬火炉,加热到940~1000℃范围,进行反稳定化处理,保温1~2小时,由炉中取出进行淬火,冷却速度为7~10℃/min,冷到600~500℃再控制以20~30℃/hr冷速冷到300℃,保温1~2小时,继续冷却到100~80℃,淬火完毕,然后立即进行高温回火,加热速度控制在20~30℃/hr,高温回火温度为450~58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承建董履仁翟启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