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能器层压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16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6: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能器层压板,其中,电导体(C1、C2)与换能器层(TY)之间进行电接触。换能器层压板包括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所述箔片的粘合剂涂层(AC1、AC2)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在沿着两个电导体(C1、C2)的长度的第一位置(A‑A')处,两个电导体(C1、C2)被夹持在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的粘合剂涂层(AC1、AC2)之间,并且换能器层(TY)也被夹持在两个电导体(C1、C2)之间,使得与换能器层(TY)上的电极(E1、E2)进行电接触。在沿着两个电导体(C1、C2)的长度的第二位置(B‑B')处,两个电导体(C1、C2)被夹持在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的粘合剂涂层(AC1、AC2)之间,并且没有换能器层(TY)被夹持在两个电导体(C1、C2)之间。

Transducer laminat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nsducer laminate, where electrical conductors (C1, C2) are electrically contacted with the transducer layer (TY). The transducer laminate includes two adhesive coated chaff (F1, F2), and the adhesive coating (AC1, AC2) of the foil is arranged to face each other. At the first position (A A')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C1, C2), the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C1, C2) are sandwiched between the adhesive coating (AC1, AC2) of the chaff coated with two adhesives, and the transducer layer (TY) is also held between the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C1, C2) so that the electrodes on the transducer layer (TY) are carried out. Electrical contact. At the second position (B B') of the length of the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C1, C2),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C1, C2) are sandwiched between the adhesive coating (AC1, AC2) of the chaff coated with two adhesives, and no transducer layer (TY) is held between two electrical conductors (C1, C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换能器层压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提供与换能器的电接触,并且总体上应用于换能器领域。更具体地,换能器例如可以是压电换能器,例如,压电超声换能器。此外,换能器能够被附接到医学设备,用于跟踪设备在超声场内的位置。
技术介绍
换能器应用于各个行业,从便携式电子设备、光学器件、生物技术、太阳能到医学设备的领域。包括例如超声设备、热学设备、电容式感测设备、阻抗式感测设备、光学设备和机械设备或MEMS设备的这些换能器实现了大量的感测和能量转换应用。这样的换能器通常被提供为层(即,片)的形式。有时,换能器直接由例如电活性材料的层或片制成,但是在其它情况下,该层可以包括共同提供换能器功能的多个子层或片层。换能器层的范例包括压电层、诸如LED和OLED的发光层、诸如太阳能电池的光敏层、压敏层以及电容式感测层。用于例如运动感测的MEMS换能器也可以被提供为层的形式。聚偏二氟乙烯(即,PVDF)以及包括PVDF共聚物和PVDF三元聚合物的PVDF组中的相关材料是电活性材料或甚至更具体地为压电材料的范例,这些材料被提供为层的形式,能够由这些层直接制作换能器。压电材料用于一些上述应用,这是因为它们能对压力做出响应,反之亦然,当被施加电场时它们会收缩或扩张。然而,所有这些应用都需要与换能器层进行电接触,以便将电信号传送到换能器以及从换能器传送电信号。在当前未公布的PCT申请PCT/IB2015/052425中描述了在医学设备领域中出现上述需求的一个范例。在这篇申请中,需要与最终被附接到医学设备的压电传感器进行电接触。在该范例中,压电传感器对用于跟踪医学设备在超声场内的位置的超声信号做出响应。由于需要将换能器附接到诸如导管或针的柄的医学设备的弯曲表面并向其传送电信号,因此可能加剧了与换能器进行电接触的这种需求。电焊料为这种需求提供了一个明显的解决方案,但是换能器自身承受的热限制常常要求使用更昂贵的低温焊料。为此目的也已经开发了一系列导电粘合剂。专利申请WO2013/148149A1涉及光伏模块,并且公开了一种用于与光伏电池进行电接触的器件。在一些实施例中,使用压敏粘合剂(即,PSA)来促进与太阳能电池的一侧的这种接触。专利申请US2011/0297219A1也涉及光伏设备,并且还公开了使用压敏粘合剂来与光伏设备的一侧进行电接触。文献US2010/0090332A1描述了一种陶瓷芯片组件,其包括陶瓷基体、多个外部电极、一对圆柱形金属引线以及绝缘保护材料。所述一对外部电极分别被相对地形成在所述陶瓷基体的两个侧面上。所述圆柱形金属引线的一端通过导电粘合剂分别与所述外部电极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并且所述圆柱形金属引线的外径等于或大于所述陶瓷基底的厚度。所述绝缘保护材料包括一对绝缘膜和绝缘涂层。文献JP61040071描述了一种具有薄膜电极的高聚物压电构件。柔性电极片包括高聚物膜、被连接到电极的薄膜引线部分以及具有被连接到又一电极的引线部分的另一电极。两个电极中的一个电极被附接在压电构件上,并且通过导电粘合剂被粘合到两个电极中的另一电极。电极中的一些通过在它们之间粘合导电的背胶铜箔片而被连接在一起。本专利技术试图解决针对这个问题和相关问题的上述解决方案和其他已知解决方案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与换能器的电接触。此外,如独立权利要求中所定义的那样,提供了一种装置,一种组装所述装置的方法以及一种将所述装置附接到细长设备的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换能器层压板。所述换能器层压板包括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所述箔片F1、F2的粘合剂涂层AC1、AC2被布置为彼此面对。在沿着两个电导体C1、C2的长度的第一位置A-A'处,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的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之间,并且换能器层TY也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之间,使得与所述换能器层TY上的电极E1、E2进行电接触。在沿着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的所述长度的第二位置B-B'处,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的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之间,并且没有换能器层TY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之间。由此提供了包括电气总线的换能器层压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在平行于所述换能器层的平面中,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的中心之间存在间隙DS。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中的每个包括具有基本上圆形横截面的导线。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每根导线具有直径DW;并且所述两个电导体的所述中心之间的所述间隙与导线直径的比率DS/DW大于或等于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换能器层压板中的每个箔片由以下材料中的一种形成:聚偏二氟乙烯、诸如聚偏二氟乙烯三氟乙烯的PVDF共聚物、诸如P(VDF-TrFE-CTFE)的PVDF三元聚合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换能器层压板TL的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中的至少一个还被提供有一个或多个开口,以用于与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中的每个的至少部分进行电接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i)所述箔片中的至少一个由导电材料来提供,并且/或者ii)所述箔片(F1、F2)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基本上沿着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的长度延伸的导电层(CL)。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中的一个还包括在其两个表面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二粘合剂涂层AC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AC3中的至少一个是压敏粘合剂涂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所述换能器是能够发射和/或检测超声信号的超声换能器。附图说明图1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的换能器层压板TL,图1A是平面视图,图1B是沿着截面B-B'的图,图1C是沿着截面A-A'的图,图1D是在夹持之前沿着截面B-B'的放大视图,并且图1E是在夹持之前沿着截面A-A'的放大视图。图2图示了包括沿着切割线CL1、CL2、CLN可分离的换能器层压板TL1、TL2、TLN的阵列的基板S,所述换能器层压板TL1、TL2、TLN提供与对应的个体换能器T1、T2、TN的电接触。图3图示了换能器层压板TL,其中,箔片F1还包括导电层CL,所述导电层CL基本上沿着两个电导体C1、C2的长度延伸,图3A是平面视图,图3B是沿着截面B-B'的图,图3C是沿着截面A-A'的图,图3D是在夹持之前沿着截面B-B'的放大视图,并且图3E是在夹持之前沿着截面A-A'的放大视图。图4图示了换能器层压板TL,其箔片F2还包括在其两个表面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粘合剂涂层AC3,图4A是平面视图,图4B是沿着截面B-B'的图,图4C是沿截面A-A'的图,图4D是在夹持之前沿着截面B-B'的放大视图,并且图4E是在夹持之前沿着截面A-A'的放大视图。图5图示了细长设备N,其中,借助于第二粘合剂涂层AC3并通过使换能器层压板TL绕细长设备N以螺旋形式缠绕而将换能器层压板TL附接到细长设备N上。图6图示了借助于换能器层压板的表面上的第二粘合剂涂层AC3并通过在箭头方向上跨第二粘合剂涂层AC3卷绕细长设备N而将换能器层压板TL附接到细长设备N(例如,内侧针)。图7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方面的换能器层压板TL的平面视图,其中,两个电导体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换能器层压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能器层压板(TL),包括: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其中,每个箔片(F1、F2)具有在其两个表面中的一个上的粘合剂涂层(AC1、AC2);两个电导体(C1、C2),其彼此靠近布置并且沿着共同方向延伸;以及换能器层(TY),其具有在其两个表面中的每个上的电极(E1、E2),并且其中,所述两个电极(E1、E2)之间的最小间隔定义换能器轴(AX1);其中,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的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彼此面对;并且其中,在沿着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的长度的第一位置(A‑A')处,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的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之间,并且所述换能器层(TY)也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之间,使得所述两个电导体中的一个与所述换能器层(TY)的所述两个电极(E1、E2)中的一个进行电接触,并且使得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换能器层(TY)的所述两个电极(E1、E2)中的另一个进行电接触;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沿着所述换能器轴(AX1)被分层布置,使得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中的一个在所述换能器层(TY)的一侧上,并且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中的另一个在所述换能器层(TY)的另一侧上;并且其中,在沿着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的所述长度的第二位置(B‑B')处,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的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之间,并且没有换能器层(TY)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7.21 EP 15177667.11.一种换能器层压板(TL),包括: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其中,每个箔片(F1、F2)具有在其两个表面中的一个上的粘合剂涂层(AC1、AC2);两个电导体(C1、C2),其彼此靠近布置并且沿着共同方向延伸;以及换能器层(TY),其具有在其两个表面中的每个上的电极(E1、E2),并且其中,所述两个电极(E1、E2)之间的最小间隔定义换能器轴(AX1);其中,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的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彼此面对;并且其中,在沿着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的长度的第一位置(A-A')处,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的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之间,并且所述换能器层(TY)也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之间,使得所述两个电导体中的一个与所述换能器层(TY)的所述两个电极(E1、E2)中的一个进行电接触,并且使得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中的另一个与所述换能器层(TY)的所述两个电极(E1、E2)中的另一个进行电接触;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沿着所述换能器轴(AX1)被分层布置,使得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中的一个在所述换能器层(TY)的一侧上,并且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中的另一个在所述换能器层(TY)的另一侧上;并且其中,在沿着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的所述长度的第二位置(B-B')处,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的所述粘合剂涂层(AC1、AC2)之间,并且没有换能器层(TY)被夹持在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能器层压板(TL),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A-A')处,每个电导体(C1、C2)还和它的对应的电极(E1、E2)通过所述两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中的一个及其粘合剂涂层(AC1、AC2)保持物理接触。3.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换能器层压板(TL),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A-A')处,在不使用导电粘合剂或焊料的情况下提供每个电导体(C1、C2)与它的对应的电极(E1、E2)之间的电接触。4.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换能器层压板(TL),其中,每个粘合剂涂层(AC1、AC2)由电绝缘材料形成。5.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换能器层压板(TL),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A-A')处,每个电极(E1、E2)具有在换能器层压板宽度方向(WDIR)上的电极横向宽度(WE),所述换能器层压板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换能器轴(AX1)并且垂直于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延伸所沿的共同方向;并且其中,每个粘合剂涂覆的箔片(F1、F2)具有在所述换能器层压板宽度方向(WDIR)上的箔片横向宽度(WF);所述箔片横向宽度(WF)大于或等于所述电极横向宽度(WE)。6.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换能器层压板(TL),其中,在所述第一位置(A-A')处,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中的每个与它的对应的电极(E1、E2)重叠,以在与各自的电极(E1、E2)重合的平面中定义导体与电极重叠表面积(CEOSA1、CEOSA2);并且其中,两个导体与电极重叠表面积(CEOSA1、CEOSA2)的比率在0.9-1.1的范围内。7.根据任一项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换能器层压板(TL),用于附接到具有轴(AN)的细长设备(N);其中,所述换能器层压板(TL)具有换能器层压板宽度方向(WDIR)和一对基本上平行的换能器层压板边缘(ETL1、ETL2),所述换能器层压板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换能器轴(AX1)并且垂直于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延伸所沿的共同方向,并且其中,所述换能器层压板(TL)在所述换能器层压板宽度方向(WDIR)上的范围由所述一对基本上平行的换能器层压板边缘(ETL1、ETL2)来定义;其中,在沿着所述两个电导体(C1、C2)的所述长度的所述第一位置(A-A')处,所述换能器层(TY)和/或所述电极(E1、E2)中的每个沿着所述两个电导体延伸所沿的所述共同方向的范围由一对基本上平行的层边缘(LEDG1、LEDG2)来定义,每个层边缘(LEDG1、LEDG2)被布置为与所述换能器层压板宽度方向(WDIR)成锐角(α);使得当所述换能器层压板(TL)被布置为使得所述一对换能器层压板边缘(ETL1、ETL2)中的一个与所述细长设备(N)的所述轴(AN)形成所述锐角(α)并随后绕所述细长设备(N)的所述轴(AN)以螺旋形缠绕时,所述一对层边缘(LEDG1、LEDG2)基本上垂直于所述细长设备(N)的所述轴(AN)。8.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WJ·A·德维吉斯J·W·威克普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荷兰,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