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6107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不锈钢及其制备方法。冶炼时复合加入Mo、Al、Ti,或Mo、Al、Nb、Ta等强化元素,构成一种马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经固熔及时效处理后,可在马氏体基体上产生沉淀强化,在保持高强度的同时,具有高韧性。主要化学成分为:C≤0.06%,Mn≤1.00%,Si≤1.00%,P≤0.04%,S≤0.03%,Cr12.00~14.00%,Ni7.00~9.00%,Mo1.00~3.00%、A10.80~1.30%,和Ti≤0.50%,或者Nb+Ta≤0.50%。(*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特别是涉及一种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不锈钢。现有的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一般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或高强度钛合金。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加工性,但由于强度等问题,很难满足飞行数据记录器的专业性能指标。美国专利US4,600,449和论文“Ti-451合金在飞行事故记录仪上的应用”(《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0(20),30-33)分别揭示了一种制作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的高强度钛合金,但因其加工性差,需要特定的设备和加工工艺,成本明显提高,且成型后的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强度较材料有明显下降。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强度、高韧性、易于加工的不锈钢,以此制作的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可满足其专业性能指标。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不锈钢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以下述主要化学成份组成高强度、高韧性、易于加工的不锈钢,其相应的重量百分比为C≤0.06%,Mn≤1.00%,Si≤1.00%,P≤0.04%,S≤0.03%,Cr12.00~14.00%,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行数据记录器防护壳体不锈钢,包含的主要化学成份(按重量计)为:C≤0.06%,Mn≤1.00%,Si≤1.00%,P≤0.04%,S≤0.03%,Cr12.00~14.00%,Ni7.00~9.00%,Mo1.00~3.00%,Al0.80~1.30%,和Ti≤0.5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敬善邵晋德周红仪杨军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钢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