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钦州学院专利>正文

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57812 阅读:4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包括养蜂车本体,还包括两个蜂箱架,所述蜂箱架分别固定在车厢底板上的两侧,在每一个蜂箱架上安装有1个以上且用以搬运蜂箱的蜂箱框,各蜂箱框设置在蜂箱架的外侧并通过缆绳连接有缆绳控制机构;与蜂箱框相对的蜂箱架的内侧安装有与蜂箱框同步移动的丝杆推动机构,丝杆推动机构连接有水平滑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水平滑动机构、丝杆推动机构和缆绳控制机构,并结合蜂箱框和蜂箱架结构的使用,能够实现智能将养蜂车上的各个蜂箱格内的蜂箱进行卸载与装车的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蜂箱的装车和卸车的效率高、劳动强度小的特点。

Beekeeping vehicle with fast life and bee keeping as a who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eekeekeeper for fast loading and unloading beehive integrating life and beekeeping, including a beekeepers body, including two beehive frames, which are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floor of the carriage, and are installed on each beeframe with 1 or more beehives for carrying the beehives, and the beebox frames are set on the bee. The inner side of the box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ble control mechanism through the cable; the inside of the hive frame opposite to the hive frame is equipped with a silk rod pushing mechanism that moves synchronously with the hive frame, and the screw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with a horizontal slid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can carry out the work of unloading and loading the beehive beehives in the beekeepers by setting the horizontal sliding mechanism, the wire rod pushing mechanism and the cable control mechanism, combining the use of the beehive frame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beehive fram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t has a simple structure, the 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the hive. 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labor intens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养殖运输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
技术介绍
养蜂产业是一项不争地、不占地、投资少、见效快的空中农业,国家鼓励发展养蜂业,因此全国各地均有人在饲养蜜蜂。传统的养蜂方法需要先调查蜜源,然后选购蜂群和相关养蜂工具后,再将用于饲养的蜂箱搬运至养蜂目的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蜂箱的放置仅仅只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采集一定量的蜂蜜已经不能满足市场上的需求了。为了让蜜蜂更有效率地寻找到更多的蜜源,很多养蜂农采用移动的蜂箱,实现蜂箱的移动。这就出现了现如今的养蜂车。养蜂车是一种具有可供流动放蜂时饲养蜜蜂的养蜂车箱、生活办公用房及生产蜂产品的养蜂机具的专用汽车。传统的流放形式是采取货车将蜂箱安装于其上,并将其运到要放养的地方后,再将其人工卸下来。即对蜂箱的装车或卸车的操作需要耗费许多的时间及人力,蜂箱的装车/卸车的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因此,设计出一种适于蜂箱的快速装车/卸车的养蜂车将有益于养蜂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它能实现对蜂箱的装车/卸车均为机械化搬运、装卸,具有装卸效率高、大大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包括养蜂车本体,所述养蜂车本体包括动力车头和车厢底架,所述车厢底架与动力车头连接且在车厢底架的顶部安装有车厢底板,还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蜂箱架,所述蜂箱架分别固定在车厢底板上的两侧,所述蜂箱架通过水平安装的底板和竖直安装的隔板将两侧开口且内部中空的蜂箱架分隔成m*n个用于放置蜂箱的蜂箱格,在蜂箱架的顶部固定有顶板,其中m≥2的整数,n为≥4的整数;在每一个蜂箱架上安装有1个以上且用以搬运蜂箱的蜂箱框,各蜂箱框设置在蜂箱架的外侧并通过缆绳连接有用于控制蜂箱框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滑动的缆绳控制机构;与蜂箱框相对的蜂箱架的内侧安装有与蜂箱框同步移动的丝杆推动机构,所述丝杆推动机构连接有一水平滑动机构且在水平滑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水平移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地,用于实现对同一侧上的蜂箱框进行整体水平移动的所述水平滑动机构,包括水平丝杆、水平丝杆电机、U形滑轨和可随水平丝杆的转动进行滑动的移动安装座,所述水平丝杆通过支座固定在蜂箱架的顶板上并与蜂箱架上的底板相平行,所述水平丝杆电机通过丝杆轴承与水平丝杆的一端连接,所述U形滑轨与水平丝杆平行并固定在车厢底板上,在水平丝杆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水平滑杆,所述水平滑杆与水平丝杆相平行设置,所述移动安装座的壁体分别贯穿在水平丝杆和水平滑杆上。上述方案中,所述蜂箱框可包括顶部设有置物口的蜂箱框本体,所述蜂箱框本体的其中一侧固定有一背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与蜂箱格大小相匹配的推送口,所述蜂箱框本体的两侧且于背板上固定有缆绳固定块,与缆绳固定块相对的背板的另一侧上安装有万向轮。上述方案中,用于控制蜂箱框在蜂箱架上的上下移动的所述缆绳控制机构,包括缆绳和安装在移动安装板上的缆绳电机、缆绳转轴及缆绳传动轮,所述缆绳传动轮与缆绳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缆绳转轴的两端连接有缆绳滚轮,所述缆绳滚轮与缆绳传动轮相啮合、并通过缆绳支座固定在移动安装座上,所述缆绳的一端缠绕在缆绳转轴上、其另一端穿过固定在移动安装板上的缆绳套管后与蜂箱框上的缆绳固定块相连接。上述方案中,用于将蜂箱框内的蜂箱装入蜂箱格内或是将蜂箱格内的蜂箱推至蜂箱框内的所述丝杆推动机构,包括竖直丝杆、丝杆电机、滑行底板、移动支座和安装在移动支座上的推杆及推杆电机,所述竖直丝杆的顶端穿过设置在蜂箱架顶板上的连接顶板后与丝杆电机连接、其下端穿过移动支座的壁体后固定在滑行底板上,所述滑行底板的下方安装有水平滑轮,所述水平滑轮安装在U形滑轨上,所述连接顶板与移动安装座上的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竖直丝杆的两侧均安装有与竖直丝杆相平行的竖直滑杆,所述竖直滑杆的一端固定在连接顶板上、其另一端穿过移动支座的壁体后固定在滑行底板上;所述移动支座安装在两根竖直滑杆上并在竖直丝杆的驱动下进行滑动,所述推杆电机通过电机座固定在移动支座上,所述推杆的一端端部固定有磁性吸盘、其另一端与推杆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述方案中,为了防止移动支座从竖直滑杆上掉落,可在各竖直滑杆上安装有一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通过轴承安装在移动支座的下方。上述方案中,为了减少万向轮的滑行摩擦力以及增加万向轮在竖直方向上的滑行轨道的稳定性,可在水平方向上每间隔3~10个蜂箱格设置有两两为一组的竖板,所述竖板沿蜂箱架的竖直方向安装在隔板的端部表面并与隔板一体成型,在竖板上设有与万向轮相匹配的竖直滑槽。上述方案中,为了减少万向轮在水平方向上的滑行摩擦力以及增加万向轮在水平方向上的滑行轨道的稳定性,在蜂箱架上的各个底板的表面设置有与万向轮相匹配的水平滑槽。上述方案中,为便于人们在养蜂车上居住,可在动力车头与蜂箱架之间的车厢底架上还安装有供人生活的居住室,所述居住室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板,在居住室上设有正门和供人上下车的侧门,所述正门面向车厢底板,所述侧门与蜂箱架同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水平滑动机构、丝杆推动机构和缆绳控制机构,并结合蜂箱框和蜂箱架结构的使用,能够实现智能将养蜂车上的各个蜂箱格内的蜂箱进行卸载与装车的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蜂箱的装车和卸车的效率高、劳动强度小。2)在养蜂车上还设有用于供人居住的居住室,并由太阳能板给居住室内的生活进行供电,实现了养蜂与生活两不误,提高养蜂的流动性,有利于养蜂行业的发展。附图说明图1为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拆卸蜂箱的养蜂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一种整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蜂箱架安装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蜂箱框与缆绳控制机构连接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蜂箱架内侧的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蜂箱框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蜂箱框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为:1、车厢底架,2、动力车头,3、太阳能板,4、居住室,4-1、正门、4-2、侧门,5、蜂箱架,5-1、底板,5-2、蜂箱格,5-3、隔板,5-4、顶板,6、车厢底板,7、水平滑槽,8、竖直滑槽,9、竖板,10、活动铰支座,11、蜂箱框,11-1、蜂箱框本体,11-2、背板,11-3、万向轮,11-4、置物口,11-5、推送口,12、丝杆电机,13、连接顶板,14、移动支座,15、推杆电机,16、电机座,17、滑行底板,18、水平滑轮,19、U形滑轨,20、缆绳固定块,21、限位滑块,22、推杆,23、竖直丝杆,24、竖直滑杆,25、连接杆,26、转向微型电机,27、水平丝杆,28、缆绳滚轮,29、缆绳,30、水平滑杆,31、缆绳套管,32、水平丝杆电机,33、缆绳转轴,34、缆绳电机,35、缆绳传动轮,36、移动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包括养蜂车本体,所述养蜂车本体包括动力车头2和车厢底架1,所述车厢底架1与动力车头2连接且在车厢底架1的顶部安装有车厢底板6。还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蜂箱架5,所述蜂箱架5分别固定在车厢底板6上的两侧。在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

【技术保护点】
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包括养蜂车本体,所述养蜂车本体包括动力车头(2)和车厢底架(1),所述车厢底架(1)与动力车头(2)连接且在车厢底架(1)的顶部安装有车厢底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蜂箱架(5),所述蜂箱架(5)分别固定在车厢底板(6)上的两侧,所述蜂箱架(5)通过水平安装的底板(5‑1)和竖直安装的隔板(5‑3)将两侧开口且内部中空的蜂箱架(5)分隔成m*n个用于放置蜂箱的蜂箱格(5‑2),在蜂箱架(5)的顶部固定有顶板(5‑4),其中m≥2的整数,n为≥4的整数;在每一个蜂箱架(5)上安装有1个以上且用以搬运蜂箱的蜂箱框(11),各蜂箱框(11)设置在蜂箱架(5)的外侧并通过缆绳(29)连接有用于控制蜂箱框(1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滑动的缆绳控制机构;与蜂箱框(11)相对的蜂箱架(5)的内侧安装有与蜂箱框(11)同步移动的丝杆推动机构,所述丝杆推动机构连接有一水平滑动机构且在水平滑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水平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包括养蜂车本体,所述养蜂车本体包括动力车头(2)和车厢底架(1),所述车厢底架(1)与动力车头(2)连接且在车厢底架(1)的顶部安装有车厢底板(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相平行设置的蜂箱架(5),所述蜂箱架(5)分别固定在车厢底板(6)上的两侧,所述蜂箱架(5)通过水平安装的底板(5-1)和竖直安装的隔板(5-3)将两侧开口且内部中空的蜂箱架(5)分隔成m*n个用于放置蜂箱的蜂箱格(5-2),在蜂箱架(5)的顶部固定有顶板(5-4),其中m≥2的整数,n为≥4的整数;在每一个蜂箱架(5)上安装有1个以上且用以搬运蜂箱的蜂箱框(11),各蜂箱框(11)设置在蜂箱架(5)的外侧并通过缆绳(29)连接有用于控制蜂箱框(11)在竖直方向上进行滑动的缆绳控制机构;与蜂箱框(11)相对的蜂箱架(5)的内侧安装有与蜂箱框(11)同步移动的丝杆推动机构,所述丝杆推动机构连接有一水平滑动机构且在水平滑动机构的带动下进行水平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滑动机构包括水平丝杆(27)、水平丝杆电机(32)、U形滑轨(19)和可随水平丝杆(27)的转动进行滑动的移动安装座(36),所述水平丝杆(27)通过支座固定在蜂箱架(5)的顶板(5-4)上并与蜂箱架(5)上的底板(5-1)相平行,所述水平丝杆电机(32)通过丝杆轴承与水平丝杆(27)的一端连接,所述U形滑轨(19)与水平丝杆(27)平行并固定在车厢底板(6)上,在水平丝杆(27)的两侧各安装有一水平滑杆(30),所述水平滑杆(30)与水平丝杆(27)相平行设置,所述移动安装座(36)的壁体分别贯穿在水平丝杆(27)和水平滑杆(30)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箱框(11)包括顶部设有置物口(11-4)的蜂箱框本体(11-1),所述蜂箱框本体(11-1)的其中一侧固定有一背板(11-2),所述背板(11-2)上开设有与蜂箱格(5-2)大小相匹配的推送口(11-5),所述蜂箱框本体(11-1)的两侧且于背板(11-2)上固定有缆绳固定块(20),与缆绳固定块(20)相对的背板(11-2)的另一侧上安装有万向轮(1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生活和养蜂为一体的快速装卸蜂箱的养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缆绳控制机构包括缆绳(29)和安装在移动安装板上的缆绳电机(34)、缆绳转轴(33)及缆绳传动轮(35),所述缆绳传动轮(35)与缆绳电机(3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缆绳转轴(33)的两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腾何永玲潘宇晨何林李子丽严永豪马荣成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