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风装置和吸尘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56472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4:02
送风装置具有马达、环状罩、叶轮以及叶轮壳。叶轮具有基座部和动叶片。叶轮壳在比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具有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延伸的排气引导部。环状罩具有与基座部在轴向上对置的环状罩上表面部和位于比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的环状罩外缘部。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隔着间隙而配置,并且间隙构成对从叶轮流入的流体进行引导的流路,在间隙中,在比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靠外侧、且比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外端靠内侧的区域,具有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的第一宽度,第一宽度小于间隙中流体流入间隙的流入开口宽度和流体从间隙流出的流出开口宽度。

Air supply and vacuum cleaner

The air supply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motor, an annular cover, an impeller and an impeller housing. The impeller has a base and a moving blade. The impeller housing has an exhaust guide part extending to the radial outer side and the lower side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impeller. The annular cover has an upper part of the annular cover which is opposite to the base part in an axial direction, and an outer ring part of the annular cover positioned at the outer side of the radial outer side of the impeller.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outer rim of the ring is arranged in a gap with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xhaust guide, and the gap forms a flow path to guide the flow of fluid inflow from the impeller. In the gap, the outer edge of the outer rim of the annular cover is outside the radial inner end, and the outer edge of the outer rim of the annular cover is outside the inner side. The first width is the shortest distance betwee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edge and the inner surface of the exhaust guide. The first width is smaller than the opening width of the flow in the gap in the gap and the outflow opening width of the fluid flowing out of the ga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送风装置。送风装置例如搭载于吸尘器。
技术介绍
搭载于吸尘器的送风装置要求有静压。作为这样的送风装置,例如有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80427号公报中公开的结构。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80427号公报中公开的送风装置在多个空气引导件的外周侧和基座部侧具有多个弯曲部。由此,记载为能够提供送风效率高的电动送风机。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8042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11-80427号公报所记载的送风装置中,从叶轮排出的空气从叶轮的外侧经由设置在与托架内连接的流路上的多个弯曲部而被排出。然而,在流路的长度短的送风装置中,无法形成多个弯曲部,因此无法效率良好地对在流路内流动的空气进行引导,因此在流路内产生空气的紊流,送风装置的送风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送风装置中,即使在流路的长度短的情况下也能够提高送风效率。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具有:马达,其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环状罩,其位于比所述马达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叶轮,其被固定于所述轴上;以及叶轮壳,其包围所述叶轮的上方和径向外侧,所述叶轮具有:基座部,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以及动叶片,其与所述基座部连接,沿周向排列有多个所述动叶片,所述叶轮壳在比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具有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延伸的排气引导部,所述环状罩具有:环状罩上表面部,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与所述基座部在轴向上对置;以及环状罩外缘部,其位于比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隔着间隙而配置,并且所述间隙构成对从所述叶轮流入的流体进行引导的流路,在所述间隙中,在比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靠外侧、且比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外端靠内侧的区域,具有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间隙中所述流体流入所述间隙的流入开口宽度和所述流体从所述间隙流出的流出开口宽度。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例示的一个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能够提高送风装置的效率。并且,能够提供具有这样的送风装置的吸尘器。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从下侧观察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图4是实施方式的定子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定子、电路板以及下盖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马达的平面剖视图。图7是示出旋转传感器的安装方式的说明图,并且是从下侧观察静叶片部件的立体图。图8是放大示出叶轮、静叶片部件、叶轮壳的一部分的剖视图。图9是静叶片部件的局部侧视图。图10是静叶片部件的侧视图。图11是叶轮的动叶片的平面图。图12是第二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3是第三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纵剖视图。图14是第三实施方式的叶轮的仰视图。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放大纵剖视图。图16是吸尘器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马达进行说明。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任意地进行变更。并且,在以下的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结构,有时使实际的构造和各构造的比例尺或数量等不同。并且,在附图中,适当地示出XYZ坐标系作为三维正交坐标系。在XYZ坐标系中,将Z轴方向设为与图1所示的中心轴线J的轴向平行的方向。将X轴方向设为与Z轴方向垂直的方向,是图1中的左右方向。将Y轴方向设为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两者垂直的方向。并且,在以下的说明中,将中心轴线J延伸的方向(Z轴方向)设为上下方向。将Z轴方向的正侧(+Z侧)称作“上侧(轴向上侧)”,将Z轴方向的负侧(-Z侧)称作“下侧(轴向下侧)”。另外,“上下方向”、“上侧”以及“下侧”只是为了说明而使用的名称,不对实际的位置关系和方向进行限定。并且,除非另有说明,否则,将与中心轴线J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简称为“轴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径向简称为“径向”,将以中心轴线J为中心的周向简称为“周向”。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送风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送风装置1具有马达10、叶轮70、静叶片部件60以及叶轮壳80。在马达10的上侧(+Z侧)安装有静叶片部件60。叶轮壳80被安装于静叶片部件60的上侧。在静叶片部件60与叶轮壳80之间收容有叶轮70。叶轮70以能够绕着中心轴线J旋转的方式安装于马达10。[马达]图3是从下侧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马达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马达10具有壳体20、下盖22、定子40、电路板50、下侧轴承52a、上侧轴承52b以及具有轴31的转子30。壳体20是收容转子30和定子40的有盖的圆筒容器。壳体20具有圆筒状的周壁21、位于周壁21的上端的上盖部23以及位于上盖部23的中央部的上侧轴承保持部27。定子40被固定于壳体20的内侧面。上侧轴承保持部27是从上盖部23的中央部向上侧突出的筒状。上侧轴承保持部27在内部对上侧轴承52b进行保持。如图1和图3所示,在壳体20的周壁的上部侧设置有沿径向贯穿壳体20的壳体上部贯穿孔25、26。在壳体20的周壁上,绕轴线交替地配置有三处壳体上部贯穿孔25和三处壳体上部贯穿孔26(参照图6)。通过该结构,从后述的排气口95排出的空气的一部分能够流入到壳体20内而对定子铁芯41和线圈42进行冷却。在壳体20的周壁21与上盖部23之间设置有绕轴线环绕上盖部23的台阶部28。在壳体20的下侧(-Z侧)的开口部安装有下盖22。在下盖22的中央部设置有从下盖22的下表面向下侧突出的筒状的下侧轴承保持部22c。下侧轴承保持部22c对下侧轴承52a进行保持。如图3所示,在下盖22上的绕着轴线的三个部位设置有在径向上具有宽度的圆弧状的贯穿孔22a。在下盖22的外周端设置有三处切口部22b,该切口部22b是将下盖22的外周部切成直线状而成的。壳体20的下侧的开口端20a与切口部22b之间的间隙是马达10的下侧开口部24。如图1所示,转子30具有轴31、转子磁铁33、下侧磁铁固定部件32以及上侧磁铁固定部件34。转子磁铁33是在径向外侧绕着轴线(沿θz方向)包围轴31的圆筒状。下侧磁铁固定部件32和上侧磁铁固定部件34是具有与转子磁铁33相等的直径的圆筒状。下侧磁铁固定部件32和上侧磁铁固定部件34以从轴向两侧夹住转子磁铁33的方式安装于轴31。上侧磁铁固定部件34在中心轴线方向的上侧部分具有直径小于下侧(转子磁铁33侧)的小径部34a。轴31被下侧轴承52a和上侧轴承52b支承为能够绕着轴线(沿θz方向)旋转。在轴31的上侧(+Z侧)的端部安装有叶轮70。叶轮70与轴31一体地绕着轴线旋转。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定子40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定子40、电路板50以及下盖22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马达10的平面剖视图。定子40位于转子30的径向外侧。定子40绕着轴线(沿θz方向)包围转子30。如图4和图5所示,定子40具有定子铁芯41、线圈42、多个(三个)上侧绝缘件43以及多个(三个)下侧绝缘件44。如图5所示,定子铁芯41具有铁芯背部41a和多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送风装置和吸尘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送风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环状罩,其位于比所述马达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叶轮,其被固定于所述轴上;以及叶轮壳,其包围所述叶轮的上方和径向外侧,所述叶轮具有:基座部,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以及动叶片,其与所述基座部连接,沿周向排列有多个所述动叶片,所述叶轮壳在比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具有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延伸的排气引导部,所述环状罩具有:环状罩上表面部,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与所述基座部在轴向上对置;以及环状罩外缘部,其位于比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隔着间隙而配置,并且所述间隙构成对从所述叶轮流入的流体进行引导的流路,在所述间隙中,在比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靠外侧、且比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外端靠内侧的区域,具有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间隙中所述流体流入所述间隙的流入开口宽度和所述流体从所述间隙流出的流出开口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9.10 JP 2015-178635;2015.11.09 JP 2015-219101.一种送风装置,其具有:马达,其具有沿着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中心轴线配置的轴;环状罩,其位于比所述马达靠轴向上侧的位置;叶轮,其被固定于所述轴上;以及叶轮壳,其包围所述叶轮的上方和径向外侧,所述叶轮具有:基座部,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以及动叶片,其与所述基座部连接,沿周向排列有多个所述动叶片,所述叶轮壳在比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具有向径向外侧和下侧延伸的排气引导部,所述环状罩具有:环状罩上表面部,其在与所述轴垂直的方向上扩展,与所述基座部在轴向上对置;以及环状罩外缘部,其位于比所述叶轮的径向外端靠外侧的位置,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隔着间隙而配置,并且所述间隙构成对从所述叶轮流入的流体进行引导的流路,在所述间隙中,在比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靠外侧、且比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外端靠内侧的区域,具有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最短的第一宽度,所述第一宽度小于所述间隙中所述流体流入所述间隙的流入开口宽度和所述流体从所述间隙流出的流出开口宽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在所述间隙为所述第一宽度的区域中,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是向径向外侧且向轴向上侧凸出的弯曲面,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小于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曲率半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在所述间隙为所述第一宽度的区域中,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随着从轴向上侧朝向下侧而在径向上扩张的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排气引导部具有:所述内表面向径向外侧凹陷的引导部内侧凹部;和配置在比所述引导部内侧凹部靠轴向下侧的位置、并且所述内表面向径向内侧鼓起的引导部内侧凸部,所述间隙的宽度在所述引导部内侧凸部与所述环状罩外缘部对置的区域中为所述第一宽度。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环状罩外缘部比所述环状罩上表面部向上侧突出。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基座部与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径向内端在径向上对置,所述环状罩外缘部的上端被配置在比所述基座部的径向外端处的上表面靠下侧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送风装置,其中,所述叶轮具有护罩,该护罩被配置在比所述基座部靠上侧的位置,并且与所述多个动叶片连接,所述排气引导部的内表面的径向内端被配置在比所述护罩的径向外端处的下表面靠上侧的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早光亮介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