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及风机技术

技术编号:17873656 阅读:3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及风机,属于离心式风机领域。上述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第一参考线及第二参考线;b.确定入口角度及出口角度。最终使得所述入口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0°,所述出口角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20°。通过对入口角及出口角的合理设计,改善了集流器内及叶轮入口的气流状态,避免了曲壁面流动分离现象从而减少了流动损失,最终提高了整台风机的效率。上述风机主要利用了上述方法所得到的集流器,从而提高了风机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及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离心式风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及风机。
技术介绍
风机在工作中,气流由风机轴向进入叶片空间,然后在叶轮的驱动下一方面随叶轮旋转;另一方面在惯性的作用下提高能量,沿半径方向离开叶轮,靠产生的离心力来做功的风机称为离心式风机。气流由进风箱流入叶轮的过程,是一个气流的主流方向由径向转到轴向再转到径向的过程。而集流器位于进风箱与叶轮之间,其作用是使上游气流均匀平滑地导入叶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集流器的形状需要精心设计,从而提高风机运行效率。因此,提供一种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及风机,这对于风机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及风机,其能够提高风机的运行效率。一种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第一参考线;所述风机的轴向切面与共用侧板相交形成第一参考线,所述共用侧板为与所述集流器匹配的进风箱及蜗壳所共用的侧板;b.确定入口角的大小;所述集流器的中部包括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进风箱及所述蜗壳,所述集流器的轴向切面确定所述通孔的型线,所述型线绕所述集流器轴线旋转36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及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第一参考线;所述风机的轴向切面与共用侧板相交形成第一参考线,所述共用侧板为与所述集流器匹配的进风箱及蜗壳所共用的侧板;b.确定入口角的大小;所述集流器的中部包括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进风箱及所述蜗壳,所述集流器的轴向切面确定所述通孔的型线,所述型线绕所述集流器轴线旋转360°形成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型线靠近所述通孔进风侧的一段为入口段型线,所述入口段型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入口段型线或所述入口段型线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参考线的夹角为入口角;所述入口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0°;c.确定第二参考线;与所述集流器的出风口配合的前盘中部包括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第一参考线;所述风机的轴向切面与共用侧板相交形成第一参考线,所述共用侧板为与所述集流器匹配的进风箱及蜗壳所共用的侧板;b.确定入口角的大小;所述集流器的中部包括通孔,用于连通所述进风箱及所述蜗壳,所述集流器的轴向切面确定所述通孔的型线,所述型线绕所述集流器轴线旋转360°形成所述通孔;所述通孔的型线靠近所述通孔进风侧的一段为入口段型线,所述入口段型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入口段型线或所述入口段型线的切线与所述第一参考线的夹角为入口角;所述入口角大于等于0°且小于等于30°;c.确定第二参考线;与所述集流器的出风口配合的前盘中部包括前盘进风孔,所述前盘的轴向切面确定所述前盘进风孔的型线,所述前盘进风孔的型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前盘进风孔的型线或其切线确定第二参考线;d.确定出口角的大小;所述通孔的型线靠近所述通孔出风侧的一段为出口段型线,所述出口段型线为直线或曲线,所述出口段型线与或其切线与所述第二参考线的夹角为出口角;所述出口角大于等于-20°且小于等于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机集流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求解效率最高时的入口角度与出口角度;具体为:先将入口角度与出口角度列出形成多个数据组合,然后利用计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皓周红张弋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通用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